专栏名称: 一药一世界
与同仁分享药的童话世界,遨游在医药行业的宇宙,仰望社会的星空。脚踏实地话医药,仰望星空追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昨天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昨天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2025阿根廷跨境贸易实战指南 ·  3 天前  
云南省人民政府  ·  我省开展2024年推进外贸稳进提质政策项目申 ... ·  4 天前  
进出口财税通  ·  deepseek:2025年出口退税稽查新动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药一世界

谢沐风|日本药审中心主动公开每家企业的《研发申报资料概述》,究竟为何?

一药一世界  · 公众号  ·  · 2017-06-27 22:40

正文

问题: 怎样才能让我的工作学习更有效率呢??

答案: 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蓝字 一药一世界 即可!


自本人大力呼吁和宣传:众人切勿仅关注美国FDA网站,日本药品审评中心(PMDA)网站资料也是“价值连城”、尤每一产品的《研发申报资料概述(简称日本IF文件)》后,收到多位同仁来电来函,纷纷表示:没想到日本PMDA上的资料公开得如此详尽,比美国FDA还多,有的企业公开内容甚至相当于《半套资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该品种仿制药研发极具借鉴意义和帮助作用。您在日本国家药检所进修学习过,知晓日本官方这么做的出发点吗?


这一疑问引发了本次撰文,因在下深知:PMDA的这一做法绝非是“冒傻气”,而是为了追求公正公平的审评,以排除各企业间的相互猜忌,求得利益分配的合情合理与心平气和,最终构建和谐美满的行业氛围与竞争环境。详述如下:


多批准仿制药


1、日本厚生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管部门)要求PMDA在保证仿制药质量不劣于原研药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批准


厚生省秉承节省医保开支和降低国民用药负担的出发点,要求PMDA在保证仿制药质量等同于原研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批准(美国政府对FDA的要求亦如此)。


为此,PMDA绝不会蛮不讲理地提高技术门槛,批准家数完全依照“原研药自身含金量”以及“市场容量的自我调节”来确定。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由于原研药的制剂难度不大,仿制药研发易如反掌,使得大量企业申报,PMDA“来者不拒”,截止目前共批准了近200家生产企业文号。


同时,发达国家多年前就放弃了原料药生产,均是从我国和印度的原料药厂或化工厂直接采购,故这些国家的仿制药企业已将全部精力放在制剂开发、尤工业药剂学大生产上,使得业界的制剂能力大幅提升。


国家这一导向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并对社会就业带来积极影响。


“尽可能公开”原则

2、日本的《立卷审查》——PMDA网站公开的《IF文件》内容



为做到公平公正的审评,PMDA自2004年4月1日成立之初,就按照《国家机关相关信息公开法》树立了“尽可能公开”的审评原则与工作宗旨。因唯有公开,才能杜绝审评员暗箱操作和内部的腐败滋生。


为此,任何一个产品的《IF文件》均被要求公开,这就是日本的《立卷审查》,且不惧怕竞争对手抄袭。公开的主要内容如下(针对“小分子化学药口服固体制剂”):

△  一般性药学研究

△  杂质研究(基本无,呵呵~~。因制剂研究仅需关注“原料药制成0天制剂”和“0天制剂在货架期”这两个环节产生的杂质,而很多产品均十分稳定)

△  制剂尺寸、形状与片重

△  辅料种类

△  稳定性考核: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6个月各项考察指标检测结果(均为具体数据,如有多种包装、均需罗列上)

△  多条溶出曲线比对研究的详尽信息:试验方法、测定数据,比较结果等

△  生物等效性(BE)试验所有数据和结果

△  其他大量内容(请自我下载学习)

△  辅料含量和制剂工艺(唯有该内容属于核心机密、不能公开)


《日本橙皮书》网站公开内容



每一药品按剂型和规格分别罗列参比制剂与仿制制剂,同时公布每家企业产品的单位药剂价格、1日最大服用量药价和最小服用量药价,因该国处方药销售实行“国家专卖制度”—在全国任何一家医院或药房的价格均是一致的、公开的。


其中,所有仿制药售价都一致(随家数不断增多、国家会不断下调价格),唯有参比制剂售价略高,这些信息使查阅者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更令人称奇的是:还公开每家仿制药企业BE试验的受试者例数、投药量、AUC、Cmax、Tmax、T1/2等具体数据。


举例如下:截止目前,PMDA共批准了20余家阿托伐他汀钙片仿制药,每家企业均有5mg和10mg。大多数企业均是遵循“尽力做到体外溶出行为与原研药一致,其后BE试验水到渠成”的研发路径。


此时,BE试验受试者便可采用通常的18-24例年轻男性。如“日本仿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的产品:按国家规定、两规格各与相同规格的原研药比较了5条曲线,结果除6.8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均不一致外(原因如下),另外8条曲线均一致,此时两规格的BE试验都可采用通常的24例受试者。


【注】针对普通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如原研药在6.8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明显慢于自身其他介质溶出行为时,允许在开发仿制制剂时、将6.8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做得比原研药释放得更充分、更彻底些,以满足药物在胃酸缺乏患者(通常为中老年人,体内易呈现高pH值)体内生物利用度依然良好的效果,这种研发方式属于“仿制药创新”。具体如图(空圈为仿制药、实圈为原研药):

而另一家企业“日本明治制药株式会社”,比较的10条溶出曲线中有6条不一致,尤关键的1.2介质、5.0介质和水介质均不一致(在这些介质中、原研制剂呈现缓慢释放的抛物线情形,就是本人常说的“那根筋”)。


但该企业坚持认为“仿制药质量等同于原研药的判断不是依靠体外溶出行为一致、而是以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为准”,提出开展BE试验申请。


此时,PMDA会允许挑战,但必须在受试者种类(如选用胃酸缺乏人群)或受试者例数(很多企业采取此法)上“补回来”,最终该企业直至做到60例(5mg)和120例(10mg)才通过。值得庆幸的是、最终还是通过了,否则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