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这一幕,燃爆了!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  2 天前  
财经杂志  ·  今年春运,72亿人次自驾在路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你的自拍照,可能正在被拿来招嫖!女孩子,请保护好你的隐私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2-01 16:10

正文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你们能想象到吗?你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每一个痕迹,都有人把它拿来兜售。


不要以为你的信息不值钱,当坏人们拿着它去做坏事时,就不一定了。


比如,之前有1.3亿人的开房信息被曝光,只要别人想要,只要花上几百块钱就能买得到;


再比如,有人拿着父母在朋友圈晒孩子的信息,盘算着怎么把这孩子拐了;


今天,我就想说说,在这个获取信息便捷的今天,你的隐私有多么地好获得,它又有多么重要!



01


你在网上、朋友圈上发的个人生活照,很有可能在被人收集、贩卖、滥用。

前一段时间,张伟在使用一款名叫探探的移动社交软件时,无意中发现了朋友刘茜的照片。

刘茜得知后,很惊慌:“张伟告诉我这件事儿的时候我特别吃惊,因为我压根没有使用过探探。”更可怕的是,她的照片竟是用来在探探上招嫖。

没使用过探探,自己的照片却被人用来招嫖?那么,这些照片从哪里来的?

答案不言而喻:就是你自己在网络上泄露的,被有心人一点点收集起来,贩卖给了别人,用作广告营销,甚至色情招嫖。

有记者甚至专门扒出了收集售卖女性生活照的灰色产业链:

在网络上,有人出售各种女性生活照,有的图片是买的,有的就是从微博上搜集的,只要19块,就能看到35位女性的大量生活照。

来源 | 手机中国网

尽管有人呼吁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要加强监管。 但不得不说,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你真的已经毫无隐私可言。




02

QQ空间里的照片

/被人印在招嫖小卡片上/


哪怕是在QQ空间上更新动态、上传照片,你就已经暴露了隐私,别有用心的人,就有可乘之机。

而别有用心的人,未必就是陌生人。

不久之前,安徽滁州一名女学生,印有她照片的色情卡片,被大量散发在校园里,背面写了“找小姐”之类的黄色信息。

她赶紧报警。很快,警察抓住了散发卡片的嫌疑人陈某,而这个人,正是受害女生的前同学,因对她怀恨在心,一直想寻求报复。

陈某经常关注受害女生的QQ空间动态。

近段时间,他发现了她的生活照片,将其照片洗印一百张后,在背后写上了“找小姐”字样,还将她微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也留在卡片上。

然后陈某来到受害女生所在的学校,在学校内将照片广为散发。

来源 | 看看新闻

你以为专属于你的QQ空间,有可能所有不怀好意的人,都在暗中窥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你已经毫无隐私可言。





03

朋友圈晒娃

/4岁孩子险遭陌生女子抱走/


衢州龙游县的杨女士,她的儿子儿媳,喜欢在朋友圈上晒孙女的萌照,记录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但他们可能没意思到,这些“关爱”的举动,差点给孩子带来灾祸。

有一天傍晚,杨女士去跳广场舞,儿子儿媳还没下班,她就把4岁的孙女,一同带到广场上。她沉浸在跳舞的喜悦中,把孙女忘在一旁。

正跳得起劲,忽然有熟人牵着孙女走来,告诉她:刚才有个陌生女人差点把你孙女带走!杨女士吓了一大跳,立即在附近查找,没想到那女子却迅速溜掉了。

从孙女的口中,杨女士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孙女在四处溜达,忽然就有一个40来岁的陌生女子上前问她,你是不是叫某某某。

孙女看了看女子,女子又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就在那边的超市,我正好碰到你了,要不要带你去找妈妈啊?

小孩子没吭声,陌生女子继续说:“我还看过你照片的。”正说着,和杨女士相熟的奶奶就过来了,陌生女子见势不对,就溜了。

杨女士的儿媳越想越后怕,经常上网晒女儿照片,去哪里、吃过啥,也都晒出来。对方既然能知道女儿的名字,还看过照片,很有可能都是从朋友圈里看来的。

来源 | 现代金报

按理说,朋友圈只有关注的好友可见。但一来,你微信好友可能有杂七杂八的人,二来,朋友圈的内容也可以被截图传播。

你已经毫无隐私可言。





04

根据明星微博内容

/网友推理出了她的家庭住址/


王珞丹是影视明星,人一有名嘛,就有人关心她的隐私。虽然从没透露过自己的家庭住址,但网络上不缺大神,推算出她的家庭住址,也是分分钟的事。

2011年,一篇名为《我是如何推理出王珞丹住址的》的帖子,在网络迅速蹿红。

帖子的发布者,从王珞丹的微博上,找到两张自拍照。这两张照片看似普通,但这位大神,却从中分析出许多信息:王珞丹住楼顶,小区是西式的,建成有一段时间了,小区至少有三个正方形花坛……

然后他打开Google Earth,截取一张北京城区的俯视图,将其分为若干区域,根据王珞丹的微博内容和一些简单的地理常识,排除部分区域,最终锁定王珞丹居住的小区。

整个过程,只用了40分钟。

来源 | 成都商报



还好发帖者只是游戏心态,并无恶意;要是坏人用上这一招,通过微博泄露的信息,找到你的家庭住址,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纷纷表示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网络“把人的隐私赤裸裸地暴露于世人面前”。

你已经毫无隐私可言。



05

你的开房信息

/可能被人卖了/


2016年,有记者以了解亲戚结婚对象为由,联系了贩卖个人信息的服务商。

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提供身份证号,就能查到开房记录、列车记录、航班记录、网吧记录、出境记录、入境记录、犯罪记录、住房记录、租房记录、银行记录、驾驶证记录等11个项目在内的材料,全套收费仅850元。

如果另查个人征信,费用为300元,查开房记录要200元。

记者征求同事同意后,报上了同事的身份证号,果然对方很快发来他开房记录的整体截图。每一次记录,都能把入住时间精确到秒。

来源 | 南方都市报

2018年8月,某酒店集团也陷入数据泄露风波,酒店入住信息被人拿到网上贩卖,中招用户可能高达1.3亿人,开房记录2.4亿条。

酒店消费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入住离开时间、消费金额等信息,都可以买得到。

来源 | 北京商报、IT桔子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你的个人信息,早就曝光在互联网上。你透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无处可逃。

你已经毫无隐私可言。



06

网上订票信息被泄露

/遭遇诈骗被骗205万/


2014年,深圳市民刘先生,委托朋友在航空公司官网上,订购了两张从深圳飞往南京的机票,机票订购成功后,支付了1360元。

但第二天,朋友收到短信,称因机械故障,取消了航班,每个人会得到航空公司300元的赔偿,短信还给了一个400开头的电话。

朋友将短信转发给刘先生。因为短信中,包含有航班号、刘先生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因此刘先生深信不疑,以为真有退款。

他拨打了短信中的电话,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结果银行账户中被骗走205万元。

来源 | 羊城晚报



而这套骗术的起点,就在于骗子竟然能准确掌握刘先生的个人信息。但究竟是谁泄露了信息?还是骗子通过什么渠道买到的?反正暂不得而知。

但个人信息泄露,让你在明处,而骗子潜伏在暗处,让更多的骗局,变得防不胜防。

你已经毫无隐私可言。



07

Wifi类APP泄密

/9亿用户信息如同裸奔/


如今智能手机时代,一些应用APP能够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隐私泄露的风险。

央视《经济半小时》曾曝出惊天消息:某类wifi链接类APP,只要消费者下载并使用,这个消费者的手机就自动成为了这个软件的一个流动间谍。

它借用消费者的手机,会窥探这部手机周边和经过地点所有的Wi-Fi信息,悄悄偷取各类Wi-Fi的密码信息,在消费者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传软件的后台,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