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的回报,往往低于付出。甚至可以说:一定低于付出。
哪怕你真的通过周密算计,手刃仇敌,最终还全身而退,先不说机率很低,单说
付出的时间与注意力,也是惊人的一笔开销
。
在这个时代,
时间与注意力,才是真正的财富,比10000个渣男还值得珍惜。
因此,如果你足够理性,在事情败坏之初,就应该告诉自己:
哎唷,好像不对劲了,那赶紧撤!止损!止损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如果还在沉没成本中继续消耗,我会亏损更多。
当你抽身离开,你就会免于自毁,也会免于后来的变态。
《我不是潘金莲》里,李雪莲为了一个承诺,一句话,打了十年官司。她一定“要个说法”。于是,将自己珍贵的10年时间,都消耗在了上访上。
孩子流产,自己成为怪物,没有爱,没有钱,没有尊严,没有成就感。只有一股恨,充斥在心间,令她彻夜难安。
可是,二十年后,她对抗的人去世,她忽然垮了下去,支撑她的那股气忽然泄了,她成了一个空的皮球,死气沉沉,心如死灰。
这仿佛是一个隐喻:你
用尽一生去报复,到头来,往往一无所有。要说法的人不在了,你失去的生活永远也弥补不了了。
这就成了一个冷笑话,令人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其实何必!倘若活成传奇,自然会有人追上来,帮你洗刷之前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