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前Nike旗下「潮牌卫衣」火遍欧美?!竟不到百元! ·  18 小时前  
昆明信息港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创意铺子  ·  比“真空”还舒服的运动内衣!1 ... ·  2 天前  
春城晚报  ·  胡歌得肺癌住院?工作室深夜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2018.2期】有限目标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思考与实践——以慈溪市周巷镇天元集镇为例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04-01 16:48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浙江省继美丽乡村、美丽县城之后的又一美丽行动,是 两美 浙江大战略的重要内容。浙江省计划用三年(2017 2019年)时间,整治全省 1191 个乡镇和独立街道, 使全省所有乡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乡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使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1]。


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我国小城镇经历了曲折变化的发展过程,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更多扮演着配角,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也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随着新型城镇化新阶段的开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小城镇的角色与地位已悄然发生改变,新时代将赋予小城镇新的历史使命。但由于多年的配角式发展,使得小城镇积累了诸多的问题,如功能设施不健全、空间秩序紊乱、内涵与特色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各类 城市病 ”“ 农村病 在小城镇并发。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国层面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小城镇空间更新发展势在必行,任务艰巨。本文尝试通过总结浙江省具体案例的规划经验,为全国层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提供探讨的基础。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现实困境


1
高改造成本与有限财政能力的矛盾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道路交通、市政水电、河道水系、环卫设施及街道立面、绿化广场等多重领域,牵涉面广、改造内容多、工程量大,且多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政府项目,整治成本较高。如建德市梅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实施道路、水域景观、停车场、市政及背街小巷等25个改造项目,估算总投资达到 7.13 亿元。而梅城镇 2016 年财政总收入仅为 2.44 亿元,这意味着如完全由本级财政承担,需要 3~5 年甚至更长远的期限才能陆续完成这批整治任务。而梅城镇是浙江省经济强镇,相比之下一般镇的财政压力更大。


2
高社会期望与有限市场参与的矛盾


由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本着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城镇环境品质的目标,承载着政府、企业、社会、居民的厚望,因此 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重中之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还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2]。但由于整治项目多为政府工程,存在投入成本高、直接回报率低甚至零回报的特点,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一些具有优质资源或靠近大中城市的小城镇,市场参与度相对较高,但社会资本也往往在整治后期有一定成效之后进入。


3
多样化社会需求与有限公共供给的矛盾


相比城市与农村,小城镇拥有更为多元的利益主体、产权属性及住宅形式。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产权属性包括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住宅形式包括商品住宅、宅基地自建房等。由于建制镇大多是基于行政村基础发展而来,因此村民、集体土地、宅基地等成分在小城镇中往往占有较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需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合理配置有限的公共供给。


4
多职能管理任务与有限行政职权的矛盾


在现有管理体制中,小城镇是县管辖的有限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其行政管理架构是部分承接上一级行政事权的职能配置。但随着小城镇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提升,城镇职能也越来越综合,如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设施,提供社会保障,环境与资源保护,外来人口管理,文化交流等,现有的职能配置已暴露出诸多不适应。小城镇在履行上述职能的很多权限和机构都不属于镇政府,存在权力与责任不对等、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等问题。此外,由于部分职能条块关系不顺,加之小城镇所管辖空间有限,存在多部门事权交叉、界限不清的现象,容易产生缺位与越位现象(图1)。


图1 天元集镇环境综合整治现状管理框架图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解决之道


1
理念与方法


a.深入调研,精准把脉,瞄准核心问题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因问题而起,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靶向精准。由于所处区位、发展历程、经济基础、规模大小等不同,小城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建设水平差异,在环境整治方面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侧重。因此,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需通过深入、详尽的基础调研,聚焦核心问题、梳理典型问题,精准把脉,使整治对策与整治项目的确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b.多规衔接,统筹协调,着眼整体提升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落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总体上必须树立高远目标,着眼整体提升,做好顶层设计。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小城镇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牛鼻子 和突破口,加快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面统筹各类专项环境治理行动规划,明确总体目标、落实分期任务,使之成为具有全局统筹意义的综合性和纲领性规划。同时,加强与城镇各类已编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强调规划的科学性与落地性。


c.有限目标,民生导向,突出整治重点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基于小城镇自身财政能力,从核心问题入手,有限目标、量力而行,不做表面文章。聚焦显著问题、重点问题,精准发力,突出分阶段整治任务,划分一般整治和重点整治区域,并分别采取中观指引、微观示范的方式,循序渐进。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导向、底线思维,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具体省情与共性问题,提出以规划设计引领、卫生乡镇创建、 道乱占 治理、 车乱开 治理、 线乱拉 治理和 低小散 块状行业治理等六个专项行动为重点,全面落实 一加强、三整治 18 项工作任务,并制定《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3]


d.创新机制,多方筹资,保障整治效果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高成本投入、长回报周期的政府工程。资金瓶颈是最大的瓶颈,财政压力是最大的压力。从建立长效机制角度,需要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目前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地方财政、上级转移支付、投融资平台、社会资本及考核补助。此外,为加快推进整治进度、保障综合整治效果,各地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如浙江多地实践的EPC建设模式,借助央企人才、技术、经验、资金等优势,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有效解决传统项目审批周期偏长、设计施工衔接不畅、投资规模不可控等问题,并简化招标环节,大大节约项目周期。


2
路径与保障


a.三方力量协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既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协调,也离不开技术团队的全程支持,更离不开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因此,需要管理部门、设计团队、城镇主体等三方力量协同,建立长效机制。浙江省为保障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专门成立了以管理部门为主体的领导小组和专项整治小组,建立了以设计院为主体的机构库和专家库。具体整治行动中由设计院、镇政府和各专项整治小组共同谋划整治建设项目和管理机制,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发挥各利益主体的主体作用,形成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的整治机制,促进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就业增收与增值。


b.四个维度联动,落实四大整治任务


借鉴浙江省的经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需基于长远目标和整体效果,从空间、生态、文化、产业四个维度出发,重点落实四大整治任务,即以城市功能修复为目标,落实城镇秩序整治任务;以生态环境修补为目标,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任务;以地域文化彰显为目标,落实乡容镇貌整治任务;以产业转型提升为目标,落实低小散企业整治任务。通过点状突破、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提升。整治过程中具体做到四个结合,即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公益项目与社会(企业、个人)项目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c.四个层面支撑,缓解整治资金压力


从长效目标出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需拓展多方筹资渠道,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主要包括省市扶持资金、地方财政、项目融资、社会资本等。以各级财政投入和项目融资作为启动资金,快速产生效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因此,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必须从顶层设计角度厘清政府项目与社会项目、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精心策划,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分期滚动推进,实现良性循环。


周巷镇天元集镇小城镇环境整治规划实践总结


1
深入调研,精准把握核心问题


a.城镇建设水平与经济强镇的地位不相匹配


天元集镇为原天元镇所在地,2013年合并至周巷镇,但集镇功能仍然保留。天元集镇所在的周巷镇是浙江省经济强镇和工业重镇,先后被列入浙江省 小城市 培育试点镇和宁波市 卫星城市 试点镇。2016年财政总收入 14.18 亿元,在全国百强镇中列第 89 位。境内个私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密集。天元集镇素有中国古旧家具 民间故宫 之美誉,形成了以永淦古玩、启发家具、阿尔特家具为代表的全国古旧家具整修、仿古制作的最大集散基地。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天元集镇的城镇建设明显滞后,无论是空间规模还是功能配置已无法满足快速的经济发展要求。在天元集镇的老镇区,空间与功能的局限对产业的制约尤为突出(图2、图 3 )。


图2 天元集镇出行结构调查分析图


图3 天元集镇机动车停车供需分析图


b.城镇环境品质与小城市试点目标不相匹配


作为浙江省小城市试点镇,虽然在行政上仍为建制镇,但在城镇功能与设施配套上,已按照城市标准打造。在周巷由 的转变过程中,城镇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风貌格局、环境品质等配套功能尚处在升级转换中,对应 的配套匹配存在一定的矛盾。与此同时,因周巷镇是由原周巷、天元合并而成,合并后尽管城镇行政中心已集中至周巷,但天元的公共服务和商业中心依然存在,其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仍一定程度上延续着集镇的发展路径,对城镇环境品质的提升形成较大制约。


c.空间利用效率与产业转型需求不相匹配


过去三十多年,天元集镇的经济发展主要来自于工业的单一驱动,但因工业门类杂、中小企业多,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严重。在天元集镇,古旧家具制造类企业用地约占集镇总工业用地的30%。但除了阿尔特家具、天元明清家具、博古家私、启发家具等大中型企业外,大部分为小规模个体家具厂。现状低小散企业占据大量的产业空间,不利于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上下游关联企业的进入,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同时,低小散企业的无序分布也对居住环境造成一定干扰(图 4 )。


图4 天元集镇建设用地现状图


d.街巷风貌特征与城镇人文底蕴不相匹配


天元集镇立镇历史悠久,商贸发展源远流长。自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以西界塘路为中心已形成集市,清朝中叶天元已成姚北名镇。每逢农历十月下旬(廿七)兰街庙会期间,宁绍地区商贾小贩云集,一时人群熙攘、百货纷呈,并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表演。至今沿革百年,天元仍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但由于过去几十年集镇的建设重心主要集中在空间规模扩张和工业经济发展上,对城镇整体风貌和特色形象塑造方面有所忽视,对主要街巷沿街立面和入城口景观缺乏控制,对背街小巷的投入改造力度不足,对具有地域特质的历史人文内涵挖掘不够,导致城镇整体风貌形象不突出和可识别性不佳。


2
全面统筹,精确落实分期任务


a.制定以统筹各类行动计划为目的纲领性整治规划


近年来,天元集镇针对 三改一拆 ”“ 四边三化 ”“ 五水共治 ”“ 治危拆违 等陆续编制有多个专项环境整治规划,但各规划多关注局部地段或某一专项的问题,缺乏整体统筹。小城镇综合整治规划通过对已有各类规划和行动计划的梳理,结合实际情况,并充分对接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已有规划,制定集镇近远期整治目标、划定近期整治范围,明确近三年整治任务。


b.明确分期整治目标与任务


就浙江省 治脏、治乱、治差 三大环境整治任务而言,天元集镇主要面临的任务是 治乱 ,包括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问题。近期目标为用三年时间针对交通混乱、镇中村混杂、城镇风貌不佳等问题,以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沿街景观整治为重点,形成整洁有序、幸福宜人的宁波活力卫星城镇新面貌,争创 国家卫生城镇 ”“ 国家园林城镇 ;远期目标为通过环境整治最终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质量,探索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美丽小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全国小城市建设样板。规划通过综合分析评估,划定天元集镇区1.35平方公里作为近三年整治范围,其中核心区 0.15 平方公里作为重点整治范围。同时根据省整治要求落实三大重点整治任务,即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和乡容镇貌整治(图 5 )。


图5 整治目标与任务分解示意图


3
重点突破,精心引领环境品质提升与产业转型


a.以城市功能修复为目标,落实城镇秩序整治任务


以打造精品小城市为目标,坚持民生导向,补齐功能短板。在天元老镇区,一是通过改造污水管网、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改善老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图6、图 7 );二是通过拆违拆危、河道水系治理,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和邻里交往的公共场所。


图6 天元集镇污水管网整治分析图


图7 天元集镇环卫设施整治分析图


以道路街巷治理为抓手,整治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等问题。一是通过打通断头路,优化道路网络,实行货运交通管制,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缓解集镇交通拥堵。二是通过改造道路断面,满足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停车及街道两侧商业店面的不同需求,提升街道功能,恢复城镇空间秩序(图8)。三是合理渠化交叉口,疏通交通拥堵点,规范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四是规范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在保证道路畅通的前提下进行适量工程性改造,沿路挖潜部分停车位,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五是加强管理,规范停车秩序,严管路内占道经营。


图8 天元集镇道路断面整治分析图


以综合管线治理为抓手,整治线乱拉的问题。规划对主干道路及次干道路线缆进行地埋改造,拆除原有入户飞线,移除原有通信杆,入户线缆全部共建共享。老镇区根据原有线路分布情况、建筑立面特色、周边绿化景观因地制宜探索十大整改方法(图9)。


图9 天元集镇管线整治方针及方法示意图


b.以地域文化彰显为目标,落实乡容镇貌整治任务


挖掘地域文化符号,展现地域特色风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天元集镇历史文化资源,并充分结合地方优势产业特色,加强整体风貌管控。通过充分挖掘集镇历史悠久的经商文化、名扬海内外的古旧家具文化、逐渐兴起的古玩文化内涵,重点提取明清建筑形式及建筑构造元素,全面引导重点街巷、重要节点、特色建筑、景观小品的整治提升,塑造源自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城镇风貌。强化整治项目的设计引导,把文化元素融入小城镇的大街小巷和居民生活场景中,有机更新现存的传统街区、传统民居和老厂房,形成有内涵的公园、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展示浓郁的市井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图10 12)。


图10 天元集镇主要街景立面改造方案示意图


图11 天元集镇浙东民居设计方案示意图


图12 天元集镇天潭路整治实景图


c.以生态环境修补为目标,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任务


天元集镇地处滨海平原,区内水系发达、水网密集。集镇内现有大面积的河道和坑塘水面,丰富的水系资源是具有重要景观利用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但由于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水体环境破坏,水体、水岸景观不佳,生态环境堪忧。整治规划通过 河道综合治理、规范企业排污、控制蓄禽养殖、加强水体保洁 ,实现水生态环境的整体修复。其中河道综合治理包括:全面消除黑臭河,进行河道疏浚、护岸加固、护岸绿化,实现 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的河道整治目标。同时,对河道蓝线和绿线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建设滨河绿化,植入小品、休闲座椅等,打造居民休闲游憩的公共空间(图13)。


图13 天元集镇河道整治效果图


d.以产业转型提升为目标,落实低小散企业整治任务


基于民营经济发达、大中型企业亟需转型升级的诉求,规划通过整理 低、小、散 企业,缓解居住与企业用地混杂的问题,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主导型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针对现状实际情况,规划提出保留、整合、搬迁、退出四大整治对策。重点保留天元明清家具、阿尔特家具、博古旧家具、启发家具四家古旧家具大型生产企业;对与城镇定位相符的小微家具企业,如中太家具、长申古玩家具等,实施整合集聚发展,统一搬至智慧生产区;对基地内发展较好的非主导型大中型企业,如宁波科飞电器等,建议远期搬迁至周巷城东智能家电科技园区;对 四无② ”“ 低小散 ,以及不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涉及企业实施 退二进三 ,逐步退出。


结合整治过程中的产业空间整理,植入古旧家具专业交易市场、会展中心、产品研发基地等功能,使古旧家具产业从生产、加工、销售到后期运营、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可进一步延伸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功能,将古旧家具产业与旅游业、建筑装饰装潢业、展览业等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观光式、体验式、互动式旅游。


目前,通过综合整治,素有 中国古旧家具民间故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