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间theLivings
以叙事之美,重构我们的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人间theLivings

在美国摆摊,哪国人的生意最难做 | 美国梦02

人间theLivings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21 20:34

正文

图 | 关斌斌


黑人花钱大方,计划性差,我曾看到一个黑人妇女带着四个孩子一家五口到鞋店各买一双运动鞋,随即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大家一起换上新鞋,把原来穿来的半新的鞋都扔进垃圾桶里。


前言

中美建交后,失散多年的父亲和二哥有了消息。1977年,分别30多年的二哥从美国回来探亲,表达了帮我移民美国的意愿,我没有答应。

但到了1988年初,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还是提出了移民申请。移民申请排期到时,我刚好60岁,办完退休手续就立即开始移民。1999年1月19日,我和妻子禹模正式移民美国,从上海抵达波士顿。

起初,我在二哥的农场做事,而禹模则去了餐馆做“巴士”。2002年,我们从那里离开。

文本为“60岁出走美国”系列第二篇。



2002年秋,我因腰椎病离开二哥的农场,住在波士顿的二姐家。此时,妻子禹模已在中国城的爱群幼儿园找到工作,星期天在剑桥中文学校教书。她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却赋闲在家。

这不是长久之计,禹模建议我星期天去中文学校给她当助手。几个月后,我成为美术老师程远安的助手。

程远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画北京胡同,出国前就小有名气。他的妻子到美国留学,他则在国内一个人把儿子带到六岁,好不容易带着儿子移民美国,妻子却提出了离婚,儿子也被判给妻子。

多亏了绘画,程老师才得以在美国谋生。而除了剑桥中文学校的教学工作,他还在商场里开了一家画像店。

生意不忙时,他就请人在星期天帮忙看摊,自己到中文学校教学。这一年圣诞节期间,画像生意应接不暇,中文学校的课便由我在给他代了。

对于意外得来的这份工作,我很珍惜。工作不忙的时候,也会跟着学生一起画。程老师看了我的画之后,建议我可以去画像赚些钱。

美国人喜欢给朋友或亲人画一张肖像,作为礼物送给对方,各个节日都是送礼的旺季。而著名歌星、演员和运动员的肖像也是畅销品。

程老师说,在商场给客人画像,一般都是用粉笔,粉笔作画速度快,画出来还有油画般的质感。通常一张个人照收费100美元,人多再加倍。

我听了以后跃跃欲试,便向他讨教画粉笔画的基本要领,又在杂志上找到一张迈克·乔丹的相片,画了三个小时。画完后我问程老师:“你看这能卖钱吗?”

陈老师说:“很好,只是还有些粗糙,再修饰一下就可以了。”他还告诉我一个秘诀:画摊上画像的底稿都是用幻灯机投影出来的,节省了打草稿的时间,而且准确无误。这个小秘密加深了我的信心。

 

1


我决定先到地铁站摆摊试试。

那天,我拉着一个买菜用的小车,扛着自制的画架,小车里面装着绘画工具和几张明星画片(但都是别人画的),还带了一个小板凳。

我在地铁站大厅里找到一处人虽不多,但很显眼的地方,把明星画片沿着墙根一字排开,然后支起画架,坐在小板凳上就开始画。我画的还是迈克·乔丹。

大厅里,上下地铁的人一阵阵走过,大家都非常匆忙,很少有人驻足观看。大厅里还有两个售货亭和一个洗衣店,其中一个售货亭卖花和报纸,另一个卖爆米花、汽水之类的小食品。他们多少都有些生意,可我在那里呆了两天,却一无所获。

终于到了第三天,我开张了。

第一笔生意来自一个白人姑娘,她拿来一张老照片,那是她爷爷奶奶年轻时的风景照,黑白照片已经变成了灰黄色,人像偏小,面部表情也不清晰,她要求画成黑白画,所有背景全要。

第二笔生意来自一个白人老太太,她拿来两张孙子的头像,是照相馆的彩色标准像,非常清晰。

两位客人的要求不同,但都对我的画表示满意,这让我信心大增,更令人兴奋的是,后面几天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可就在我得意忘形之时,一个警察站在我的面前。他说,“地铁站不许摆摊,要摆摊,必须到总公司去申请。”

我一边收摊走人,一边在心里纳闷:明明前几天就有警察走来走去,为什么直到今天才管?

最后,还是卖爆米花的墨西哥妇女悄悄告诉我:“是卖花的告发的,他们兄弟都很坏。”

不过,虽然地铁站的画摊生意戛然而止,但一个星期内,我赚到340美元,我用这笔钱买下一台幻灯机,一些粉笔和纸,下定决心干这行了。

 

●   ●   

下一步怎么干,有几种选择:

第一,是在大商场里租一个售货亭,贵一些的全年租金大约5万美元,一般的也要2万至3万。

第二,是在小商场里租个门面,全年租金约2万美元。

第三,是到地铁总公司申请一个许可证,在地铁站租一个售货亭,每月租金只要500美元。

但不巧的是,此时正值9·11事件之后,为了反恐需要,政府正在清理地铁站的摊贩,摊位只准减少,不准增加,我只能选择商场。

而这并非易事。再加上,即使解决了摊位问题,还要解决交通问题,这就意味着我必须买车了。

起初,我骑着自行车在剑桥市附近的几个小市镇转了两天,寻找合适的车店。在禹模的坚持下,我没有买旧车,而是选择了一辆车内空间较大,适合装货,四轮驱动越野车型,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只需1.7万美元。为了省钱,除了空调以外,其他附加配置一概不要。

有了车,寻找营业场所就方便多了,最后,我在波士顿西郊water镇的一家商场租到一个售货亭。这个售货亭很大,只是地点偏僻,因此租金便宜,风险也就小了。我给自己的小店起名叫“劳克画室”(我的英文名是rock),并到water镇政府处花50美元办了营业执照。

 

2


这一年,正值波士顿的橄榄球队“爱国者”争夺“超级碗”总冠军,人们疯狂地抢购该队著名球星的画像,是个难得的商机。

我找不到球星们的清晰照片做样底,就在报纸上找到几张新闻图片,把这些图片经过取舍放大并画了出来,复制了若干份摆在店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这一年,还遇上了海地革命,有一位海地男子拿来4张从旧报纸上剪下来的老照片——几百年前海地独立时的民族英雄,有皇帝,有海军司令等。他要我把它们放大画成肖像,每个肖像复印几百张,因为数量大,价格只能是半价,但即使这样,也有不少利润。

后来我又遇到一个海地人,自称是个艺术家。我看过他的作品,钢笔画不错,还会用树皮贴出一幅波士顿的风景画。可他就是不会画人物肖像,也对粉笔画感到新奇,就经常跑来看我作画,还批评我把海地英雄们画得太丑。

不过没过多久,他却拿来两张图片要我画,那是附近一个社区学院的宣传广告。海地人就在这个学院工作,他要把这两幅画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校长夫妇,并强调:不许签名。

2003年圣诞节期间,我画的最大的一幅画是为一名爱尔兰小伙子画的。他拿来一张家人的照片,一共8个人,要我编排在一幅画里,成为一张全家福。我画完后,又找来一块大玻璃,自己制作了一个大木框把它镶起来。

小伙子看后非常满意,连声说:“这是最好的圣诞礼物”。

他自己没有车,我便开车把这重达几十斤的画像送到他住的地方。他住在叔叔家,叔叔是个酒鬼,而他就在叔叔经营的加油站打工。

我担心地问他:“这么大的画,你怎么带回爱尔兰?”

他说准备花钱让人把它包装好再上飞机,上飞机就意味着还要再花一笔。我算了算,为了这张画,小伙子花掉了他半年的辛苦钱。


●   ●   

第一年圣诞节后,我有了3000美元的净利润,这点钱与程老师相比只是个零头,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圣诞节过后,商场里的活动售货亭空出很多位子,我换到更好的位置,虽然租金贵了一倍,但预计生意也会增加。平时卖画的生意不好时,我就进一些工艺品卖。

再到一年的圣诞期间,生意果然又好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请过两个中国留学生,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帮我卖画。

 

3


卖画的工作并不轻松,首先要熟悉美国众多的文艺明星和体育明星的名字,这样,当顾客提出要哪张画时,你能很快把它找到;如果你有不同版本,还要向客人介绍以供选择。

有时我听不懂客人要什么,只好把目录给他们自己找,没有耐心的客人就一走了之。年轻人在这方面显然比我懂得多。

除了圣诞节前的旺季,平时的画像生意并不多,这时候,我就会降低收费,甚至以半价给客户画像。因为画像赚的是功夫钱,即使打了折,材料费也只占十分之一。

圣诞节前却不然,生意非常忙,很多画师都会涨价。我虽然没有随便涨价,但也要限定时间和数量。如果估计在圣诞节前画不完,就不能接活,除非顾客同意在圣诞后交货。

节前一个星期是最忙的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连续工作15个小时,再加上路上花费的时间和回家以后的准备工作,每天只有五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但再苦再累也要拼命干,因为这最后几天,才是一年的利润所在。

 

●   ●   

9·11事件以后,美国的经济连年下滑,商场的生意越来越差,下滑最明显的是礼品生意,这就包括我的绘画。因此,我必须想办法扩大经营范围,保留绘画业务的同时,也转向生活用品和玩具。

现有的售货亭面积太小,不可能多种经营,我打算寻找新的店面。负责管理售货亭的经理介绍我到波士顿北面的另一个商场,那里有一个中等大小的店面,闲置没人租,可以按售货亭的价格租给我。这令我喜出望外,赶快与他签了合同。

新店虽然没有增加租金,却有不少附加费用。开店前要先装潢,为了省钱,我只换了灯泡,可门前的牌子不换不行,这就花了1000多美元;售货亭不用付水电费,店铺要自己付水电费。

除了开销大以外,生意也比售货亭难做,售货亭都在商场的走廊上,来往客人多,容易招揽生意。而商店则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客人走进去。

但商店也有许多好处,首先是面积大,我新进了箱包、玩具、首饰和盆景;其次,新店前面一半是店面,后面可以做仓库,自来水、厕所也都齐全;原来在售货亭卖画时,每次上厕所都要请相邻的售货亭帮忙照看,现在不用愁了;过去,货物只能堆在家里,送货人把货送到居民楼下,我还要自己搬上十九楼,现在则可以直接送进仓库;售货亭晚上要收摊,最快也得花掉十几分钟。但顾客都有一个癖好,越在下班时越要来买,但商场里的工作时间规定得很严,超过10分钟就要罚款,有了店铺,到了下班时间一落锁就能走人,非常方便。

有了店面以后,我的工作也轻松多了。

然而,店里的临时合同一年到期后,商场却不愿意与我续签。根据他们上级公司的指示,要把我这个店面改造成商场保安们的活动室。

于是,管合同的经理又帮我找了另一个店面,面积比原来的还大,租金不变,也是一年合同。因为店面大,我又多进了许多货,可还不到三个月,商场的经营经理又发来通知,限期我在一个月内搬出。

我这才知道,在美国,商场管理分两个渠道,一个是合同订立,一个是经营。合同又分临时合同和长期合同,长期合同一般都是十年,价格定得很高,适合经济上升期。但美国经济下滑以后,店家一个个都叫苦,说房租吃不消。

临时合同都是一年,主要针对售货亭,偶尔有租不出去的店面,也可以订临时合同,我是后一种。这种临时店面合同,他不在乎你出多少租金,而是一旦有了长期租用人,经营经理就有权要求你在一个月内搬出。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只好自认倒霉,开始大减价处理货物。那一个月内,我卖出的商品比平时多好几倍,因为薄利多销,倒也没有损失。只是剩余的货要寻找储存地点,有些颇费周折。

剩货中占地方最大的是箱包,批发商是济南来的一个小伙子,看在老乡的面子上,他同意退货,总算把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4


在商场开店的时候,我认识了李晓明和他的太太杨华,当时他们新婚不久。李是国内某报社的摄影记者,在国内还有一个儿子,来美国还没有找到工作。杨华是来美多年的留学生,在联邦政府教育部工作,也生过一个儿子。

在我从第一个店搬到第二个店时,他们夫妇俩热情地帮我搬家。在我的店关停之后,李晓明还帮我在自由市场处理剩货,所得的利润我们平分。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感觉在自由市场做生意比在商场里容易,租金低,风险小,只需要周末工作两天,人又不会太累。所以我又继续进货,同李晓明一起在自由市场卖。只有在圣诞节期间,我才到商场里去租售货亭,平时经营玩具,圣诞节期间经营画像。两人一起合作了约两三年时间。

李晓明生在旧军人家庭,爷爷是阎锡山手下的一名少将,投降解放军后做文职工作,父亲是解放军中的一名文艺工作者。

他自幼多少受到一些文艺熏陶,除了喜欢摄影外,会唱歌、拉手风琴,还做过游泳教练。只可惜英语水平太差,使他的一身本领无法在美国施展。最让人丧气的是,没几年,杨华就与他离婚了,其实他们离婚并不是因为感情破裂,而是社会地位不匹配——杨华的父母在中国时都是大学教授,这对老夫妻不喜欢这个女婿。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李晓明除了帮我卖货以外,其他时间还常到地铁站去拉手风琴,杨华也怕同事或朋友看到她的丈夫在地铁站卖艺。

离婚不久,李晓明回中国去了,据说后来又回到美国,但是我与他失去了联系。

 

5


做生意时,我可以接触到美国社会各色人种,因为我卖的都是低档货,接触的顾客也多是社会下层的人物。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美国白人买东西计划性强,一般都比较理智。一般要么不买,要买就不还价。

黑人花钱大方,计划性差,在我看来,他们也太浪费。我曾看到一个黑人妇女带着四个孩子一家五口到鞋店各买一双运动鞋,随即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大家一起换上新鞋,把原来穿来的半新的鞋都扔进垃圾桶里。

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美国人多数比较穷,但他们舍得给孩子买东西,所以我卖玩具主要做的是黑人或南美人的生意。卖画和画像主要是做美国白人生意,也有少数黑人买画。不过在圣诞节前最后几天,黑人的钱都已经花光了,主要是白人在买东西。

当时的亚洲人买东西,以韩国人和日本人最大方,印度人、中国人、越南人、柬埔寨人买起来就比较挑剔。

有时也会遇到白人买东西,看起来举止文雅,却拼命砍价,那往往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是新移民,经济条件薄弱。

我最喜欢与巴西人打交道,他们买东西从不砍价,而且一次会买很多。其原因可能是巴西限制进口,物价比美国高。


●   ●    

后记:

2008年,我们的女儿和儿子两家人都先后移民美国,他们五人全由禹模和我出具经济担保。虽然二哥也曾经表示愿意帮助我们,但我们还是想尽量靠自己实现经济自立。

也是在2008年,我退休了。

这一年,是我来美国十周年。之后,我的“劳克画室 ”又维持了四年,待到儿女们都自立以后,2013年,我停止了卖货,和禹模彻底退了休。

(本文由张作训口述,罗四鸰整理)

编辑:侯思铭

人过六十,在美国做农民 | 美国梦 01



本文系网易人间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工作室,可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人间,只为真的好故事。



人间theLivings

网易非虚构写作平台

只为真的好故事


活 | 在 | 尘 | 世  看 | 见 | 人 | 间

微信号:thelivings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祭毒 | 窥探 | 南航 | 津爆 | 工厂 | 体制 | 马场的暗夜

抢尸 | 形婚 | 鬼妻 | 外孙 | 诺奖 | 子宫 | 飞不起来了

荷塘 | 声音 | 女神 | 农民 | 非洲 | 何黛 | 切尔诺贝利

毕节 | 反诗 | 木匠 | 微商 | 告别 | 弟弟 | 最后的游牧

行脚僧 | 北京地铁 | 高山下的花环 | “下只角”的哀怨

华莱士 | 创业领袖 | 天台上的冷风 | 中国站街女之死

褚时健 | 十年浩劫 | 张海超托孤 | 我怀中的安乐死

林徽因 | 口水军团 | 北京零点后 | 卖内衣的小镇翻译


▼更多“人间”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