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
悉尼印象
ID:
xiniyx
疫情反复无常,病毒又狡猾至极,所有人的生活都收到了影响。
有了疫苗,才是宣告着疫情的结束,才能让所有人的生活恢复到从前。
而各国也是在加紧研究,此前已经有许多疫苗都传出了好消息。
研究人员之前已经注意到该疫苗的副作用,但被列为轻度或中度。
7月发表的1/2期研究报告说,接种疫苗的1000名参与者中约有60%出现了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和注射部位反应,均被视为轻度或中度。并且随着研究过程中,所报告的所有副作用也都消退了。
当时这一道消息一出,无论是给澳大利亚还是世界那些期待着疫苗的人们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不过好在9月12日,牛津大学宣布研发中的疫苗恢复人体试验,研究在继续进行。
其中一名志愿者,44岁的计算机生物学家Luke Hutchison,讲述了自己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在8月18日打了第一针后,他在几天感觉有点不舒服,并且发低烧。
9月15日,他在一家诊所接受了第二次注射。
八个小时后,
他躺在床上无法动弹,
发烧超过101华氏度(38.3摄氏度)
并且在颤抖、发冷、
感到剧烈的头痛还呼吸急促。
他说,他接受注射的那只手臂,疼得就像“在我肩上压了一只大鹅蛋”,那天晚上他几乎没睡,
并且他的体温连续5个小时
超过37.7度。
12小时后,
Hutchison
说,他感觉自己才逐渐恢复正常,他的能量水平也慢慢恢复了。
之前签署了一份冗长的同意书之后,
Hutchison
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出现症状。
但他仍然对这种严重性
和持续时间感到震惊!
9月16日,他在推特上说
他经历了“完全的不同的类新冠症状”
Hutchison
形容到,在接种了Moderna开发的新冠疫苗后,他半夜惊醒,浑身发冷,发烧。
另一位新冠疫苗试验参与者,也是辉瑞公司的志愿者经历了相同的反应,
半夜醒来时浑身发冷、颤抖得厉害,
甚至硬生生咬碎了一颗牙齿。
他注射的助推器在手臂上也造成了剧烈的疼痛,接着他在凌晨1点左右出现了类似流感的强烈症状。
不过尽管如此,他仍然支持疫苗,并说他是科学的大倡导者。
如果他事先知道的话,他会建议在周五打针,这样他就可以在周末休息了。他认识到,感染病毒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会更糟。
“如果它得到批准,我仍然认为人们都应该接种疫苗,”他说,“但我希望所有的副作用都能事先明确。”
时刻了解澳洲身边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澳洲印象APP
马里兰州一位20多岁的参与者说,他在第一次注射后感到恶心,但直到第二次,他才“真正感觉到了东西”。
同样参加Moderna研究的一位50多岁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妇女说,她没有发烧,
她说她第二天醒来时感觉好多了。但她补充说,Moderna可能需要告诉人们,第二次注射后需要休息一天。
同时她表示,其他参加试验的人也加入了几个私人Facebook小组,并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她说,这些小组的其他成员还称出现了发烧和手臂疼痛的反应,就像打了破伤风疫苗,并补充说“之后不能去举重或锻炼。”
她说:“但如果这证明有效,那人们将不得不更加坚强。”
“第一剂没什么大不了的。然后第二剂肯定会让你一天下来。。。反正第二次注射后,需要休息一天。”
Moderna和辉瑞已经承认,他们的疫苗可能会引起与Covid-19轻度相关症状类似的副作用,例如肌肉疼痛、发冷和头痛。
随着公司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进展,几家疫苗制造商在报告更严重的反应后放弃了最高剂量的疫苗。
纽约西奈山传染病专家Florian Krammer在推特上说,Moderna第一阶段试验报告的副作用“令人不适,但并不危险”。儿童和孕妇是否会出现类似症状,还有待观察。
Hutchison表示,他担心制药商没有充分告知公众潜在的副作用。
他担心,如果疫苗获得批准,如果副作用的消息传开,可能会引起公众的抵触,这就是他决定现在公开的原因。
白宫将其在破纪录时间内将疫苗投放市场的计划称为“扭曲速度行动”,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制药公司试图平息这些疑虑,在9月份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承诺“与科学站在一起”,而不是政治立场,称临床试验不会牺牲疫苗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华盛顿大学知情公众中心的疫苗研究人员Kolina Koltai表示,
疫苗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年轻人不会像40岁以上的人那样生病,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感染病毒后也不会有严重的健康后果。
斯隆凯特林纪念馆的流行病学家、健康政策与结果中心主任Peter Bach说,打疫苗“反而是不寻常”,因为对一些年轻健康群体来说,这可能是“次要的”。
换言之,接种疫苗和比如戴口罩都是有助于免于病毒侵扰的方式。
疫苗一直是大家所期盼的,疫苗无疑是战胜病毒最重要的一步。
对于我们来说,疫情持续的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可对于疫苗研发来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各国研究人员都在加急疫苗研发,把原本几年的耗时缩短到了如今的不到一年,
这让所有人也是捏了一把汗。
在研究人员辛苦的同时,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
毕竟疫苗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的预防病毒,而不是为了追求“快”。
希望真正有效的疫苗早日出现,疫情早日结束,大家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