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点评一下?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微博视频 ... ·  22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年薪百万!DeepSeek,持续刷屏!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注意!明起,上调→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别让你的春节,只在手机里度过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2019,中国付费自习室的元年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1-02 18:08

正文

文章已获“一条”(ID:yitiaotv)授权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2019年,
被称作中国的付费自习室元年。

短短一年里,
上海、北京已经开业超过80家,
沈阳、西安、成都也有60家。

韩剧《请回答1988》中的"不要睡"读书室
和韩剧、日剧里去自习室刷夜的学生不同,
中国的付费自习室,
九成消费者是已经工作的白领。
一条锁定上海陆家嘴商圈的一家自习室,
拍摄了48小时,
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经济下行,AI浪潮迅猛,
许多人担心自己中年失业,
学习者中女性占7成,
高知、高薪群体更注重提升自己。

以自习室为切口,
我们看到了一幅当代都市人群像:
生活原来不易,
只好终身学习。
撰文   闫坤沐

上海众学空间沉浸式自习室中的"小黑屋"
半个月前,一条在上海最繁华的陆家嘴商圈,找到一家付费自习室。在这里,会员花费每小时12元或者每天60元左右的价格,就能拥有一个一平米见方的书桌。
来自习室的大多数是已经工作的白领,因此自习室也开在写字楼里,方便会员下班以后随时来学习。
学习空间分为两种,一种是阳光房,比较接近我们对图书馆式空间的想象。从位于顶层25楼的巨大落地窗望出去,可以俯瞰整个陆家嘴。
另一种是小黑屋,完全避光,每个人只能点亮自己桌前的一盏灯。

"小黑屋"中专注学习的人们
为了追求极致安静,小黑屋里不允许用电脑打字,手机也最好静音。至于吃东西、聊天更是禁止,连戴着耳机都会被提醒,注意有没有漏音。

"小黑屋"公约
为了让会员尽量专注,这家自习室做了很多细节设计:
公共休息区的大电视循环播放着各类考试的倒计时;每周都会公布会员的净学习时长排行榜;会员可以在前台用手机抵押换一个番茄时钟。
这里还提供打印机、充电线、草稿纸、文具、茶包,甚至连女孩子用的头绳和卫生巾都有,全部免费借用,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因为一个小小的不顺心,就待不住回家了。

月度学习时长排行榜
开业一年多来,这里的会员已经接近10000人。成年人学习起来要保持专心很费劲,因此一到周末,帮助大家保持“禁闭”状态的小黑屋就一座难求。一条采访了其中20多位付费上自习的成年人,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部分采访对象肖像
从左到右依次为:蔡承龙、小妍、杨奥、胡安、郭萍
 同一座城市,不同的危机感 
29岁的林晓娜(化名),公司做在线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拿过投资。今年她眼看着厕所的纸从厚实的三层变成半透明的两层,轻轻一戳就破,年会场地也由五星级酒店撤回到楼下湘菜馆,“傻子都该看出来情况不对了”。于是她开始学雅思,盘算着明年一旦遭遇裁员,就用赔偿金加上存款,去英国读个一年制的研究生,暂时避避风头。
34岁的自媒体从业者毛毛同样在2019年感受到冬天的寒意:“流量真的是越来越贵了,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前几年每到年末,同事们讨论的是来年KPI如何翻倍,但今年,大家说,“要从增长式思维转变成精细化运营思维”。

自习室落地窗外,繁华的陆家嘴
27岁的蔡承龙出生于徐州的一个县城,初高中才摸到电脑,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视野、谈吐这些软实力上和来自大城市的同事有差距:“我感觉不是因为我多么想上进,是因为他们影响了我,不然的话就落后了。”
在金融、财务相关行业,边工作边考证是常态。尤其是财务,工作内容琐碎,门槛不高,安全感低,“现在AI是比较发达的”,对28岁的杨奥来说,学习就是在和科技发展赛跑,目标是要在彻底被取代之前,坐上管理岗。

小妍是电视台主持人,工作几年后,陷入“能继续做下去但又发展缓慢的瓶颈期”。而这背后更大的危机是,主持人这个职业已经肉眼可见地走向衰落:因为综艺真人秀和短视频平台的冲击,连省级卫视的著名主持人们都纷纷做起了淘宝主播。
对于23岁的胡安来说,职场本身就是难以适应的噩梦。大学毕业后她只工作了两个月,就决定炒了老板,来到自习室全职考研:“90后没有办法,自己对领导不满意,能力又不行。”她的目标是考上哲学系研究生,毕业以后当个大学老师:“也算是一种对社会的逃避。”

"阳光房"中独自学习中的李琛
25岁的李琛是海归硕士,毕业两年,目前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管理培训生。相比于胡安,她在职场如鱼得水,说话语速飞快滔滔不绝,那是每天不停和各种人对接工作锻炼出来的。
可她每月看着自己的工资单,再对比房价,心知肚明,靠自己无论如何无法在上海买房安家。父母在老家当地过着不错的生活,能给她提供一些支持,但这也让她困惑:“你花他们那么一大笔钱,但是在上海过得还是特别普通的一个生活,这样真的值不值得?”
29岁的茴香早已经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她正过着李琛想象中觉得无力承担的那种生活:孩子刚满一岁,夫妻俩拼尽全力在闵行区边缘买了个小房子。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上班,先坐公交车,再换两趟地铁,才能到达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那是上海最瞩目的几栋写字楼之一。怀孕期间,早高峰的公交车上让座的人并不多,“车上很晃的状态,就比较辛苦”,讲起这些,她尽量笑着轻描淡写。

茴香工作的环球金融中心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到了周末,她还得经历一样的往返路程到自习室学习考证:“我和我老公收入都非常低,各种贷款,各种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需要消费的地方”,她期待着以后能涨点工资,给宝宝更好的生活。
来自习室学习的并不都是外地人,25岁的上海人黄荣靓只要周末不加班,都来这里报到,考注册会计师(CPA)。总有人和他说上海人排外,他对此并不赞同,“这里其实是不鼓励你混吃等死,你有本事就留,你觉得适应不了这个节奏,就换一个节奏,并不是说不好,对吧?”沪漂如果不想努力,还有回家乡这条退路,可上海人反而退无可退。
 学习者中女性占七成,男性只有三成 
37岁的李晔算得上成功人士,从镶着金边的“四大”(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简称)出来后,成为投资人。为了备考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的MBA,他也成为自习室的一员。
让李晔想不通的是,他所在的空间经常是七八个女生中间点缀一两个男生:“有一天晚上我周围坐了10个人,竟然全部都是女生,我是唯一的男性。”这种自习室里的性别比例差异,在职场上却并不明显:“难道是男生不愿意学习吗?”李晔和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得出结论。
李晔的观察和自习室的会员数量是吻合的。这家自习室的四家分店一共累计有近万名会员,其中女性占了将近七成。

李琛能回答李晔的疑问:职场女孩身上的危机感,是以30岁为节点倒推出来的。她发现职场上那些30多岁有家庭和孩子的前辈,总是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明天孩子幼儿园要办亲子活动,可是单位的报表还没做完,你到底选哪个?把她们的纠结看在眼里,她心有戚戚,开始盘算自己还能有几年心无旁骛专心学习的日子可过。

公司活动中的李琛
30岁的从含霖未婚未育,她对自己的命运看得也很清醒:“女孩子过早的就会被判定为以后要去结婚生孩子,限制她的职业发展,所以她反倒需要更加努力学习,想办法比职场中同样的男生跑得更快,这样子她才可能在被选择的时候拿到一点点的主动权。”
40岁的郝女士家里有两个孩子,儿子14岁,女儿12岁。在公司里,她是财务,同时要兼任行政、人事,“我觉得现在社会对一个人来说给的角色太多了,最烦最累的就是上完一天的班,回家再看到小朋友作业还没有写完就很来火。”
男性和女性都上班,但女性永远被要求对家庭承担起更多。最新的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男性做家务时间全球倒数第四,每天陪伴照料孩子生活的时间平均为17分钟,而中国女性平均是53分钟,同时中国女性就业率全球第一。
数据来源:《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
每到周末,郝女士带着女儿来自习室做作业,儿子被单独留在家,“眼不见为净”。把女儿送进小黑屋,自己就能获得三个小时的独处时间,“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不试一下,你不知道自己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学习对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7岁的张曦桐在半导体行业做销售,客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手机厂商,一旦忙起来,不止996,而是要007。繁重的工作让人浮躁,好不容易挤出时间看书时,看到后半段已经忘了前半段在说什么了。
蔡承龙和杨奥都住在共享公寓,只拥有一间卧室。如果在家学习,不一会儿就想点外卖,或者躺下休息,难以专注。
李晔房子买在嘉定,通勤单程就要两个小时。为了方便学习,他特意在陆家嘴附近租了公寓。每天下班后,他要在自习室至少发呆一个小时,九点左右才能从工作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这时候最怕的是有电话进来:“等到你把那个工作处理完,哪怕就半个小时,再回来的时候,要再进入状态又需要一点时间。”
让他庆幸的是,每当他学不下去,身边总有更优秀、更自律的人能鼓励他:“德勤的一个manager,我的前同事,每天早上5点起来,坚持了快一年的时间,刚刚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

在自习室窗边看书的男性
黄荣靓家距离自习室单程就要一个小时,但他只要周末不加班,都来自习室报到:“在家,这个时间就完全废了。”路上的时间也不能浪费:“一小时刚好够我百词斩复习一下,如果百词斩读完了可以微信读书,微信读书读完了可以薄荷阅读。”
胡安尽管嘴上说着自己是不靠谱的90后,但却每周都在自习室的会员学习时长排行榜上。这里每天早上8点开门,晚上11点关门,比图书馆弹性大得多。成为熟客后,胡安被允许待到凌晨一点再离开,自己替店员关门。
可是胡安并不是待的时间最长的。在刚过去的一周,冠军的学习净时间为5955分钟,这意味着一周7天,每天坐在书桌前超过14个小时。

茴香学习的背影
茴香正在考的证书叫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比更主流的CPA考试难度略低:“考试这件事也要看自己的实力,我是学渣型的,挑一个自己能够攻克的考。”这个考试有13门,每3个月考一门,考试过程贯穿了她整个孕期和哺乳期。
怀孕九个月的时候去参加考试,茴香满心以为自己会是全场的焦点,但去了才发现,所有人都低头专注于自己眼前的试卷,并没有人会特意多看她一眼。考试最考验的并不是她的大脑,而是她的膀胱,由于受到胎儿的压迫,她频繁想上厕所,但考试全程要四个小时,“这个还挺尴尬的”。
生完六个月,她又开始备考,八个月就给孩子断了母乳。最近一次考试,她为了方便租住在考场附近,三天没回家,对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愧疚感比考试的压力更折磨她。
 努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真相 
学习是一件孤独的事。在自习室,我们也见到了一些人崩溃的时刻。
脱产考研的柳鑫(化名)经常蝉联学习时长排行榜的冠军,我们很想采访她,但几次沟通都被她拒绝。当时距离考研还剩下13天,她正面临心理波动期。有一天,她站在自习室的阳台上吹风,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有时候真想跳下去。
和应届生不同,脱产考研意味着没有退路。如果考不上,职业履历也断了,回到职场几乎等于重头开始。胡安用开玩笑的语气在下面留言安慰她:下面一层有平台,你跳也跳不下去。

蔡承龙前不久也经历过一次低谷,他为一项考试准备了几个月,但考完就知道自己肯定过不了:“把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投到这上面,然后发现并没有成功,整个人还是比较难受的。”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正值年底,工作扑面而来,并没有留给他太多时间沉溺于这种痛苦。
28岁的周明锋(化名)要求我们在采访中一定不要用他的真名,因为他正在考研这件事,没敢让老板和同事知道。年底是金融行业裁员高峰期,一旦老板知道,一定会认为他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优先选择开了他。
他算了一笔账:以他们公司的年终奖水平,差不多能抵消他的N+1赔偿金:“如果被裁,就相当于用本该发给你的奖金打发你走了。”可现在正是他最需要这份工作的时候:如果考上了,他需要攒学费,如果没考上,他就更要回到工作中,假装没有做过这场梦。
茴香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并没有为她换来命运的优待。她的房子买在2017年,现在再回头看,属于“高点上车”,朋友比她晚买了一年多,通勤时间就比她缩短了将近一个小时。有时候一个人再怎么努力,敌不过在合适的时机和地段买对一套房子。

在自习室的其他人眼里,从含霖是个绝对的大神:她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又接连考过了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CPA)和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三级,其中前两者的通过率不超过15%,后者是全英文考试。
她的努力在只希望找个安稳工作的胡安看来,不可理解:“我一直以为复旦交大的人毕了业应该可以一帆风顺,但是我发现他们更焦虑。”
从含霖自己知道,学习曾经是她的解药。中考的时候,她差一点考不上高中要去读中专,家人想办法让她在偏远的地方上了末流高中,后来她考上一般211,又考上复旦的研究生,每一步在上一个台阶。
但是去年,这个解药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了。那时候她裸辞了上一份律师的工作,想进更好的律所。前三个月,她很享受,就像给自己放了个难得的大假。10月开始投简历,投了三个月,50多封,几乎没有什么回音。回头看看这些年,她为了考证几乎没有什么社交,而对比身边的同龄人,那些自媒体创业的、做微商的,“都比靠学习变现赚钱来得快”。
“学习不一定有用”、“努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在采访过程中,她不断重复这样的观点。
 学习这种事,就怕万一,万一有用呢?
学习、努力,一定有用吗?我们对每个采访对象都抛出了这个问题,让人意外的是,得到的回答几乎全是否定的。从表现看起来,付费上自习的成年人们,认知和行动是矛盾的:明知学习不一定有用,却依然要为此投入这么大精力。

图片仅为示意,图文无关
面对我的疑问,周明锋(化名)说,学习是自己和自己的一场赌局:“学习确实不一定有用,可是你说我没背景没资源,我还能做什么?这种事儿就怕个万一,万一有用呢?”
郭萍是学习习惯的直接受益者。初来上海时,只有16岁,还不会用电脑。朋友建议她学打字,她并不理解有什么用,但当靠这项技能获得第一份工作之后,她开始转变想法。此后的10年里,郭萍通过自考拿到本科学位,又考了高级采购经理岗位证书,目前在一家能源公司做采购工程师。
对李琛来说,学习是她对抗泯然众人的虚无感的一种方式。她本科拿过国家奖学金,留学时读的商学院全球排名前50,她曾经以为自己会是电视剧里那种走路带风、金光闪闪的人,但工作后发现,干的还是最基础的工作。尽管考CFA并不会对她的工作有直接帮助,她还是交了将近1000美元的报名费:“持续地去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的话,会告诉你,你曾经还有那样的路,想要去走,还有那样的人,你想去成为。”

学习者的笔记
在短暂的自我否定之后,从含霖也选择了和自己和解:“我也知道自己确实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包括我不是法学的本科生,我英语确实不太好,包括我以前服务的都是一些内资客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