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我在这里老去,也在这里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晚报  ·  如何进校参观?哈工大发布最新通知 ·  3 天前  
新晚报  ·  如何进校参观?哈工大发布最新通知 ·  3 天前  
湛江日报  ·  拖延症能一键关闭?“开关”在这→ ·  3 天前  
湛江日报  ·  拖延症能一键关闭?“开关”在这→ ·  3 天前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监视英语老师的一节课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关于“渺茫的歌声”的小题大做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2-28 09:4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东坡诗句《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一)》中的“淼茫”一词展开,探讨了其历史背景、词义演变以及汉语音形义的关系。文章介绍了章惇的出身问题,以及“淼茫”在古诗中的用法和含义。同时,通过对比“飘渺”和“渺茫”,说明了汉语词语的妙处在于音形义的结合,并且探讨了汉语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形成是“层累”地形成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淼茫”一词在古诗中的用法和含义。

文章介绍了苏轼诗句中“淼茫”一词的起源和含义,以及其在古诗中的用法。

关键观点2: 汉语音形义的关系。

文章通过探讨“飘渺”和“渺茫”的区别,说明了汉语的妙处在于音形义的结合,并探讨了词语的隐意和用法会随经典篇目的情感而附加到词语上,影响后人的使用。

关键观点3: 汉语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形成是“层累”地形成的。

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说明了汉语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不是简单的词典释义,而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附加情感和隐意,形成一种隐形的规则,影响读者的理解和使用。


正文

     近日读东坡诗句,《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一)》,其中有“方丈仙人出淼茫”一句。据说章惇的父亲章俞,少年时与岳母私通生下的章惇。所以他在自己出身问题上有着特别的敏感,东坡此句说章惇如化外仙人出身无处可考,虽是无心的一句,大概触动了他的隐通,为后来反目为仇,置之死地而后快埋下了伏笔。可见天下卖弄才情的,最终也会被才情所累,理固宜然,而以坡公为甚。——这些俱是题外话。不过,“淼茫”一词倒是引起我的注意,让我联想到朱自清《荷塘月色》里“渺茫的歌声”。以前总以为怪怪的,因为今天我们用“渺茫”一词,主要是指机会很少,比如希望渺茫。但在古人那里,“渺茫”一词,更多是指模糊不清的样子。比如“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不仅能够指空间上远隔而模糊不清,也能够指时间上远隔而模糊不清,比如“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东坡的“淼茫”,也有出典,晋朝的郭璞写《江赋》,其中有句云:“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而“淼”字其实就是“渺”字的别体或者本字。

       这样看来,朱自清写“渺茫的歌声”,就是指模糊不清的歌声,并没有不妥,他在古典文学中浸淫已久,其语汇大多出于古典,是自然的道理,我们用今天对语词的理解去理解他当时的说法,有时候就会不明所以,如果再加上一厢情愿地过度解释,就只能显出自己的浅陋来了。


      不过,此处不用“飘渺”而必得用“渺茫”,却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可说。汉语的妙处,就在于音形义的结合,眼见而为形,声发而成音,但根子都还在内心的“气”上面,而这种气,其实就是性情的载体。所以,人们写完文章,必须读上一遍,感觉音声妥帖了,才觉得大功告成。鲁迅说自己做完文章之后,“总要读两遍,自己觉得拗口,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读得顺口”,就是发而为声正与意合。为了声意相合,古人就发明很多意思相同的形容词。比如一样是讲草木茂盛的叠词,就有:苍苍,郁郁,葱葱,茏茏,芊芊,莽莽,芃芃,蓁蓁,萋萋,薿薿,棽棽等等。其原因就在于发而为声要能够顺意,意有千端,声拟百态,以声显意,文气始顺。具体来说,从韵母看,“缥缈”属于齐齿呼,从声音上说比较纤柔,更富柔媚之态;而“渺茫”属于开口呼,感觉声音更加厚重,有一种怅然的感觉。作者认为“渺茫”才够熨帖,于此或许得窥作者彼时复杂心情。这么说来,朱自清用“渺茫的歌声”还是有道理可说的,这是道理之一。


     道理之二,汉语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不如词典里的释义一般“干净”,借用顾颉刚先生的术语,汉语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是“层累”地形成的。词语以往的用法,甚至是一些包含有这些词语的经典的篇目本身所拥有的情感都会附加到这个词语上去,成为一种隐形的规则,制约着后人的使用;也会在读者读到这个词语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唤起以往作品中的情感,使得眼前的作品的意思变得更为丰富复杂。《荷塘月色》里“脉脉的流水”就是一个例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脉脉”是说水流的样子,这首诗是说牛郎因为水流湍急,不得过河而与织女相会。但是,因为牵牛织女的爱情,让这两句诗本来的意思里附着了太多感情的因素,所以,后来只要一用“脉脉”,似乎总会给人情深意浓的感觉。再回过来说“渺茫”,虽然字面意思上是“模糊不清”,但因为古代众多的诗文里,都还是有“怅然若失”的感觉,比如“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寇准《书河上亭壁》)“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柴望《越王勾践墓》) “几回欲去醉花傍,此事如今转渺茫”(林亦之《林少朋挽词三首》)则基本就是“渺茫”今天常用意思的用例了。所以,后人用“渺茫”这个意思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总会往怅惘的语境里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个情况,非特作者会有这样的选择,即便作者未必有此想法,一个深受文化熏陶的读者,也会不由自主地因为这个词语而生出那样的情愫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了。


      因为一个词语而拉拉扯扯讲这许多话,其实倒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小题大作。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汉语使用中的“门道”在,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文章的意趣或许会大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