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线调研的同事们反馈回来一条看似很平淡很无用的信息:他们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调研一些新能源储能项目,清洁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时,无意中发觉浙江省嘉兴市对口扶贫援助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自2018年以来在一片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披荆斩棘,五六年的时间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建立起了纺织产业链,现如今浙川产业协作示范园已经入驻企业43家,在网上查阅新闻,发现了一篇2024年5月的媒体报道。
市场的分析人士们,应该是清楚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但这个纺织园区的建设始于2018年,正值中美贸易战开启,沿海地区很多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东南亚转移,但仍有国内的一些产业,一些企业,一些省市为了内陆兄弟省份贫困地区的脱贫摘帽,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实施产业协作,成产业链的向内陆转移相关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方面为贫困地区的务工人员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就业增加等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这一切的一切,我想他们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为了共同富裕,为了民富国强,为了中华民族崛起。中国的制度优势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反观美国,加州的大火,没有消费队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大力度灭火;美国军机撞毁民航导致人员大量死亡之后,救援进展缓慢,做到了无一生还之后才慢腾腾的打捞尸体。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并不是说对企业家抄家资产罚没,搞瓜分民营企业资产,而是引导企业家提高社会责任感,通过向落后贫困地区加大产业投资,扶贫投入等,以产业脱贫,产业致富等为路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贸易战开启的2018年,这些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没有匆忙向东南亚转移,而是响应国家扶贫攻坚号召,积极的向内陆贫困地区转移,这体现了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但是站在这一事件的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一些分析师们,动不动贸易战对我们极大利空,导致产业链大量向东南亚转移,企业大量关停倒闭等等,对我们经济发展不利,不利于出口等等,但是实际结果呢,这些年来出口增长速度反而比较快。
类似于嘉兴市对于扶贫援助宜宾市屏山县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协作,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的案例,或仍有不少,只是我们很少有人关注到。这里面我们重点分析与钢材有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就是产业园区的建设,包括厂房、宿舍、办公楼等等这些肯定是用到大量钢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