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陈陌,
混过职场,写过小说。
扛得起嬉笑怒骂没正行,静得下锦心绣口温柔笔。
写专栏多年,读者甚众,文笔犀利清冷,常有人追问:男人还是女人?
写娱乐中花边,清透、文艺。
写舞台上人物,温柔、伶俐。
写社会里浪声,热诚、悲悯。
写银幕中红尘,锐利、耐心。
这是她和朋友的公众号:
陈陌和远方
ID:l
ast35min
☟
你是盆栽女人,还是自由女性?
她说:
2017年春节时,有过一个热点话题。一位作者热情讴歌了老家女性不上桌吃饭的优点,并指出在他的生活经验内,女性不上桌吃饭的家庭更红火。
这就是国内发展现状。
《我的前半生》热播时,关于女性到底该依赖什么,成为全民热点。婚姻不该成为依傍,但寄情工作就是条正确的道路吗?
依赖爱情、婚姻,与依赖工作、依赖亲情本质上并无不同,都是将人生的某一块、某一小部分当做自己的价值全部本身。一个女人洋洋自得“我生了孩子,比未婚未生女性高贵”是可笑的,“我一个月赚一百万,所以我比家庭妇女了不起”也同样可笑。
真正的独立生命,都明白这世上任何一件可被量化的事、任何一个标签都无法定义自己。要无遮挡的阳光雨露,也要暴风雷霆、杂草虫蚁。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关于性侵,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这几点
她说:
因为这类新闻的频发,周围有许多朋友也谈起在自己身上发生过或眼见过的类似事件。原来有这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事:被表哥、老师强抱或抚摸、在公交车上曾被若有似无的碰触、总有邻居叔叔送来让人不舒服的拥抱等等。
而且不约而同地,这些事件大部分人在当时都没有说出来。有少数说出来的,在家长那也是不了了之,甚至会得一句“谁要你去找他玩?/不会穿多一点”?
这一点太可怕。不仅性骚扰这么常见,而且从孩子到成年人,意识都淡漠得可怕。孩子面对伤害时无法鉴别,也不敢求救。甚至成年人也有替犯罪者开脱的惯性心理。
许多人都因为频发的新闻而产生一个误解:“为什么这两年/这段时间这类案件这么多?”不,不是世风日下,或什么气候问题。只是曾经大家讳莫如深的这类事件,终于被关注,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媒体,走进主流议题
。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从琼瑶到伊能静,赚得了钱,却救不了自己
她说:
过重的负担,会压垮关系。
琼瑶和伊能静每次遇到挫折,继子女的反对、网友的批评,反应都非常激烈,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要以诉诸公众的方式,发泄出来。在情绪中,她们甚至无力预估,这样的行为会对自己产生的后果,行为和期待能不能达成一致?
习惯以索取爱来代替爱的人,难免当被爱的感受不存在时,就觉得“天地万物化为须有。”
再深爱的人呐,也应该划出自身底线,告诉对方你的感受,教对方怎么对待自己,好爱人也是需要互相教的。再浓烈的感情,也可以平衡好工作和爱情的关系。
点击
图片
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刘国梁卸任 |
最不该深交的,就是那些“聪明人”
她说:
老板要身为女生的你陪客户喝酒,喝到荤话横飞、甚至动手动脚,你不肯,想找老板阐明工作职责,或提出辞职。聪明人会面带微笑:年轻人,没用的,这就是职场规则,到那都一样,别那么不懂事。
你想替被冤枉的上司、下属、同事作证出头,聪明人会嘲笑你的正义感:别傻了,感情顶屁用,这种时候和他们分清界限,明哲保身才是正道。
做一份产品方案,你期待自己的构想能实现,哪怕要加班加点,哪怕收入微薄。聪明人又递上嘲讽:谈什么梦想啊,轻松赚钱才是真。
不过就是从人退化成猴子,为了两根香蕉吃,做什么都可以。如果这就是成熟,大家全放下电脑和刀叉,回动物园住好不好?
点击
图片
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
她说:
大叔控这套渐渐不灵了,尤其是在漫长的婚姻里。那一阵春风暖热,收不住飒飒落叶声。
现实不是一出只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鸣金收兵的折子戏。
按照现在三年一个代沟的说法,忘年恋比楚汉争霸都难。
“小女孩终究会成长,由于年龄和生命曲线,大叔的继续成长的速度一定比小女孩缓慢。所以一旦两者间起初的信息差被小女孩的成长抹平,彼此间吸引力就会下降。”
点击
图片
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
当人们谈论张曼玉时,人们在谈论什么
她说:
谈起张曼玉,如果只谈她的美,或者绯闻,甚至电影,用上再多辞藻或赞美,都是辜负。
在大众期待里,美人最好是凝固在琥珀里的一只美丽异兽,不可妄动。
可比起美来,她要的是生命的广度。
让众人称赞,不过扮演的角色圆满,与他人的价值坐标系投契。而在每一个阶段都勇敢观照内心,追逐并担负,才是自在。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
梦露:裙子被掀起时,悲剧就已揭幕
她说:
晦暗天地里,乌云裂开口子,她看见金光灿灿洒在阴鸷的波涛上,她自然欣喜若狂。
让诺玛·珍·贝克蜕变成玛丽莲·梦露的年代,就是这样一个阴霾的战后岁月,整个美国被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他们急需一只口红,既充满感官刺激,又蘸满情意,混合了天真与性感的玛丽莲·梦露恰像这样一只。
玛丽莲·梦露没来得及老,没来得及看看这个已经赞许“智慧是新性感”的时代。也许她出生再晚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悲苦与挣扎,不必用口红的姿态讨好命运,却被以万物为刍狗的命运捉弄。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
她的离开,带走了一个时代
她说:
七月的最后一天,有一件很让影迷伤心的事:法国新浪潮女神让娜·莫罗离世,享年89岁。
面容有点硬朗的她,不是传统意义上颠倒众生的美人,但一经过镜头,富有生命力的美,就熠熠生辉。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一鸣惊人。那股冰冷与妩媚混合的魅力也让她成为众多新浪潮导演追逐的缪斯。特吕弗、安东尼奥尼……从此她的名字,就和这个时代连在一起。
在如今这个走“人设”的时代,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难以琢磨的女性。她时而穿着纪梵希的套裙,在《天使湾》里扮演金发美人。时而是《危险关系》里穿着香奈儿的贵妇。
她端庄、聪明、性感、犀利、率真、独立、热情,似乎又对一切不屑一顾。她像谜一样,难倒整个欧洲。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关注“陈陌和远方”
↑
她们以温柔眼、入骨笔,
写乾坤大、写草木青。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这么独一无二的号,
你不该错过。
本栏目内容是新经典与朋友们的友情互推,推荐文案由对方提供,由本平台把关,但并不代表新经典观点,请大家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公号关注。谢谢大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