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兴产业汇
东吴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研究成果发布平台,为您及时发布最新行业动态、公司跟踪,为您识别风险,挖掘价值!——曾朵红/汪林森/于潇/曹越/阮巧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兴产业汇

【东吴电新】电动车3月月报:产业链排产稳步增长,材料涨价如期落地

新兴产业汇  · 公众号  ·  · 2025-03-31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投资要点

国内2月销量89万辆,同增87%,淡季不淡,我们预计25年增长25%。 25年2月新能源车销89万辆,同增87%,淡季不淡,同环比+87%/-6%,渗透率41.9%,同环比+11.8pct/+3pct;1-2月新能源车销量184万辆,同增52%,渗透率40.3%,同增10pct。出口13.1万辆,同增60% 。25年“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补贴支持范围扩大,叠加高阶智驾下沉,电动化进一步提速,我们预期25年销量1600万辆,同增25%。

欧美2月销量略超预期,25H2新车周期在即,全球未来两年20%左右增长。 25年2月欧洲主流9国新能源注册量17.4万辆,同环比+18%/+2%,渗透率23%,同环比3.2pct/-0.3pct。美国25年2月新能源车销量12万辆,同减4%,环比持平,渗透率9.6%,同环比-0.4pct/-1.2pct。我们预期欧美25年销量平稳增长14%,但25H2新车周期开启,26年接力国内增长。全球看,我们预计25年销量超2000万辆,同增23%,26年销量2408万辆,同增16%,26-30年复合增速维持10-15%。

Q1淡季不淡,4月环比稳步向上,25年需求预期30%增长。 Q1锂电产业链排产同增50-70%,环比下降5-15%,行业淡季不淡,4月锂电产业链排产我们预计环比增5%-10%,同比30-50%,稳步向上,预计Q2进一步向上,整体恢复24Q4水平,预计环增20%,同增30%+,全年我们预计行业排产增长30%左右,景气度持续向上。

涨价顺利落地,叠加高压密&快充迭代,后续盈利改善可期。 产业链看,铁锂B端已顺利涨价2-3k,C端谈价顺利,涨价基本落地,Q2起盈利弹性明显,单吨盈利有望提升1-2k;负极原材料上涨较多,Q1有低价库存摊薄单吨盈利仅微降,好于此前预期,下一轮订单执行时我们预计原材料涨价可传导,盈利修复;干法隔膜节前价格上涨30%,单平净利改善7-8分左右;考虑涨价落地,一线厂商Q1盈利改善可期,随着需求的持续回升,25H2我们预期供需拐点确定,价格持续向上可期,龙头厂商预计恢复合理盈利。价格弹性看铁锂正极>六氟>铜箔>负极>碳酸锂>隔膜。同时龙头新品增多、海外布局逐步见效,25-26年开始量利双升,成长空间打开。

投资建议: 行业估值底部,具备业绩支撑,旺季在即供需反转,强烈看好锂电产业链!首推格局和盈利稳定龙头电池( 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结构件( 科达利 );并看好具备盈利弹性的材料龙头,首推( 湖南裕能、尚太科技、天赐材料、天奈科技 ),其次看好( 璞泰来、新宙邦、容百科技、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等 ),关注( 富临精工、中科电气、龙蟠科技 )等;同时碳酸锂价格已见底,看好具备优质资源龙头,推荐( 中矿资源、永兴材料、赣锋锂业、雅化集团 )等。

风险提示: 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投资增速下滑。


正文




团队介绍



往期报告:


2024.10.26: 【东吴电新】电动车10月月报:产业链旺季延续,电池龙头盈利新高,铁锂价格拐点将临

2024.09.21: 【东吴电新】电动车9月报:国内销量亮眼+海外大储爆发,产业链旺季持续

2024.08.25: 【东吴电新】电动车8月月报:国内本土电动车销量亮眼,产业链Q3需求改善

2024.06.26: 【东吴电新】电动车6月月报:国内本土电动车销量亮眼,产业链Q3旺季可期

2024.05.16: 【东吴电新】电动车5月月报:政策落地需求有望提速,中游盈利底部明确



识别二维码,关注新兴产业汇,获得更多精彩文章!


图片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reen__Energy) 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电新研究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电新研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 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 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北交所基准指数为北证50指数),具体如下: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基准5%以上。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如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