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先清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尝试怎么用AI解决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可落地。在AI时代人该怎么培养?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产生什么样的职业培训的机会。创业者、投资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价值。我们思考的是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发生哪些根本的改变。这个赛道创新工场投的项目不是很多,根本的驱动因素,
首先是在供给侧,首先供给的人是劳动力。
劳动力在未来几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四个因素,首先是劳动力在减少,未来十年能够进入到市场的劳动力人口是在慢慢下降,供给一稀缺,就意味着变贵,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第二部分是
新生的劳动力是95后
,他们有自己的特点,相对来说更迷茫一些,更不讲究,更快换工作,针对这个群体需要一些新的方式去吸引他们。
大家想想95后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年龄的人?可能是70年代的人,核心企业的核心岗位已经很多人都是70后了,他们都是有知识的,有收入的家长,他们在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花了很多钱培养孩子,他们在课外辅导上花了很多资源精力培养孩子,所以在孩子找工作上,他大概率还是愿意培养一下孩子,让他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
目前的学校教育体系衔接社会部分还没有做的那么好,这个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机会,在社会上培训这些人群,家长的付费意愿明显偏高。这是创新工场未来看好职业教育的原因之一。
从需求侧来看,岗位匹配是一个重要问题,从
城镇化、老龄化、AI自动化、服务业发展4个维度
出发,则会发现未来人才需求变化。
首先是,城镇化率。
现在城镇化率达到56%,但是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城镇化率会带来人口集中,带来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会有教育培训的需求。城镇化会带动公共服务,基建等各种行业的需求。
第二是,人口的老龄化。
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开始进入这个过程,中国有些城市的老龄化比例也非常高。失能老人群体已经有4000多万,每年不断的涨,但是能够照顾失能老人的养老护理人员非常少。这个市场肯定会有更多的社会需求。
第三是,AI自动化。
AI和自动化并不一定那么显著的减少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但是会对人才需求的种类发生变化,机械化的,不需要那么多同理心的,不需要那么多创造力的工种会被替代掉。更多人需要去利用这些AI技术,AI设备做更好的服务。那意味着对人才培养方式发生变化,创造力的培养、同理心和与人建立深度连接的能力更重要。
第四是,现代服务业,即第三产业。
随着人均GDP越来越高,第三产业占比越来越高。这个部分也是创新工场非常关注的大方向,广义的服务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