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大家可能有很多感触吧!
特别是禁足在家,与孩子的相处成了大问题。
刚开始是父/母慈子孝,跟着斗智斗勇,到现在,是鸡飞狗跳还是相看两厌了呢?
今天
兰西·天下家长汇会员互动的主题就是:
怎样利用这个空档期做好亲子交流?
由于本次春节的客观原因,导致长久与孩子相处,关系变得比较紧张,很多是由于长期在家,部分孩子生活与学习没有规律,表现出来的懒散和学习行为让家长看了担忧。
而担忧的本质,睿爸估计是以下情况:
1、怕学习拉下,与其他人的距离拉大;
2、怕习惯越来越差;
3、怕孩子沉迷网络;
4、部分孩子不太听,一直想往外走,与家长的矛盾加大;
5、家长不停的教育与说教,批评,是因为现在有的是时间,可以把孩子看住、守住,看到孩子的暂时情况就开始算老账,引起孩子的不高兴,从而矛盾加大;
6、家长长期不能到岗上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焦虑,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
其实,我们
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与孩子朝夕相处,完全
可以利用这个空挡期,正确巧妙引导孩子,做到润物细无声。
可以和孩子共同来谈这次冠状病毒的由来,产生的后果、怎样来预防,我们政府是怎样办的,有没有什么瑕疵?
但一定不要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与看法,同时可以从一个历史时期看一下,中华民族每到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候我们都是同仇敌忾的,比如:抗战,非典等。
另外也可以让孩子谈一谈那些没有带口罩就外出的人,分析一下他们的心态,应该怎样去引导这些人。
可以从国际方面、从武汉人方面、从病人方面、从被感染的人方面、从正常人方面、从医护方面、从老师方面、从底层管理方面、从政府方面……等
不同角度去谈论、去分析这个问题,同时
也是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找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提醒:
千万不要强加家长的观点,这是讨论,各找各的论据,不是教育,不是说教。
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就目前的情况,每天写一篇日记,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家长与孩子都写,
可以进行一些比赛
。这些写出来,可能对今后就是一些宝贵财富,同时也可以缓解孩子与自己的焦虑与烦躁。
提醒:
孩子写了后家长不要动辄指责、评价孩子写得不好。
与孩子共同读一本书,
书可以找孩子喜欢的
。都要做勾画,都要做旁批,就书中的内容或人物进行讨论,各谈各的道理。让自己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可以做有效的沟通,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读书也可以让我们保持宁静,古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
唯有读书方宁静。
”
鲁迅先生也说过:无聊就读书。通过读书让孩子保持宁静、增加知识面;通过讨论,培养孩子的思辨思想,锻炼孩子的口才。
提醒:
不要企图说服孩子与家长的观点一致。
与孩子一起做饭,一家人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做饭来加大彼此之间的情感,培养孩子眼中有事。开始一定要表扬他们,等过一段时间,再来跟孩子讲,如果改变一些做法可能会更好。这样的话,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当孩子眼中有事的时候,成绩一定不会差,今后在职场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提醒:
千万不要去说孩子做得不好,或做的饭不好吃,
如果你的孩子有薄弱学科,你想让孩子提升与重视,可以与孩子进行商量,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看谁能够战胜。学习之前一起来设置奖励的办法,谁战胜谁获奖。
现在的家长都有文化与学业,这样做表面与孩子形成一个良性竞争关系,同时也可以在孩子目前树立一个榜样。家长一定要坚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看到你在坚持,有可能他就开始改变了。
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不玩游戏。如果孩子要玩,就一起制定制度与管理办法,大人小孩都要严格执行。
如果家长因为工作必须要上网,要看手机,可以明白告诉孩子,同时同意孩子来抽查我们,家长要经得起检查,这样就有可能会慢慢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与使用手机与网络,把精力转移到学习的有关方面。
建议家长目前少看手机,少看一些朋友圈,看多了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心慌,可能就会把这种不健康的心态转移给孩子。
提醒:
家长也需要充分利用这次时间多充电,提升自己。
建议家长与孩子再一次认真阅读龙应台的《目送》,这是一部很好的家庭教育的书与文章,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去感受它。
以上就是睿爸针对这次悠长假期的一些个人建议。要做到或做好肯定有困难,但其实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睿智的家长,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只要家长愿意去付出,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孩子的成长所走的弯路就会少。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只要做好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会顺利很多,这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奠基。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