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号“六尘"(微信ID:liu-chen1994)授权转载。
上古时期,中国人的服饰大多分成两截。上体的叫衣,下体的叫裳,所谓“上衣下裳”,其造型有点像服务生的围腰。汉服一般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叫“衿”的小带用以系结。为了不使衣服散开,后来发展到横着系上一根带,也就是后来的腰带。
晋代傅玄《裳铭》:“上衣下裳,天地则也。”古人认为衣裳象征天地
古人只有“带”而无“腰带”的概念,因此并不经常像我们那样束在腰上。带最早有两种材质:布帛和皮革。前者叫大带,后者叫鞶(pán)带或革带。大带之制始于商周,其系束方式是由后绕前,于腰前打结,束紧腰后自然下垂。垂下来的部分有个学名叫“绅”,《礼记》说它的长度是“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所以你别以为腰带可以乱系,这玩意儿的材质、颜色、宽度乃至垂下来的长度,在古代都是象征着政治地位的。有一次国君去看望孔子,孔子病重穿不了朝服,又怕失了礼数,就只好把朝服盖在身上,又把大带放在上面。
啊,对了,“绅士”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从现存的考古资料来看,那时候的“裳”普遍提得比较高。比如这件三千年前的石像,虽然只残存一半,但仍可看到大带是提到腋下的:
商代白石跽坐人像,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商墓出土
布帛的腰带虽然飘飘忽忽的很漂亮,但却挂不住贵族们随身佩戴的蔽膝、组玉和刀。所以商周贵族就耍了个花样,在大带里围上鞶带来挂东西。如果只用鞶带呢?对不起,你就是底层人民。鞶带在一开始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状况直到带钩及带饰的发明才得以改观。带钩有点像现在的皮带扣,横装于带端用来搭接鞶带两头。
战国玉带钩,新郑市博物馆藏。当年帮公子小白挡了一箭的就是这玩意儿
鞶带是皮做的,出土时往往烂得连渣都不剩。所幸的是到了西周晚期,鞶带上开始用金、贝、铜等装饰。借助这些残存的饰品,我们得以管窥当时人们腰带的高度: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骸骨图,鞶带贝壳饰物位于墓主膈肌处,也是很高的
当然,人俑也是我们了解当时腰带高度的重要来源之一: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木俑
由于上衣下裳穿着很不方便,所以周代又出现了上下一体的大袍子,学名“深衣”。裤子被发明后,老百姓又习惯了穿着裤子干活,上身就穿一件短上衣,雅称短褐,俗称短衣帮。这样,高腰带就慢慢成了权贵的专属。
《清明上河图》里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腰带位置和我们今天差不多
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可以看到帝王将相们顽强地保留了高腰带的贵族传统
到了唐代,上衣下裳就不怎么吃香了。此时受胡人影响,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男子皆以圆领袍和革带为标配,这种风格直接影响了宋明两代的官服和皇帝常服。由于革带是民间来的,所以一开始大家都系得比较低调,比较务实:
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中的《野宴图》
但贵族的印痕是不会被磨灭的,宋代的权贵们又渐渐把腰带拉高了。比如宋太祖,我们最常见的画像是这样的:
《宋太祖坐像轴》,故宫博物院藏
但其实还有一幅这样的:
《宋太祖立像轴》,故宫博物院藏
高,实在是高。
到了明代,腰带一分为四:儒者表示庄重的时候系大带,军队用类似于唐朝的革带,老百姓用细绳一样的“绦带”。而官服中则出现了一种纯装饰性的玉带,可称高腰带的巅峰之作。我们常看明清小说有“玉带虚束”一词,你知道是怎么个“虚束”吗?
何朝宗德化瓷文昌帝君像,福建博物院藏
这种腰带饰品太多,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所以只好穿过腋下的两根带袢挂在衣服上,还要经常用手端着(如上图的沈粲像)。又由于后重前轻,所以前面会异乎寻常地高,简直高到要突破天际。韩国人继承了明代衣冠,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老照片:
1919年的高宗李熙,腰带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对了,还有韩剧。韩国历史剧的服饰还原度一直相当不错。这是《张玉贞》的剧照,注意皇上腋下的那根小带子:
而我们似乎只能从戏曲里能看到“虚束”了,比如这出《铡美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男式的上衣下裳唐以后就在民间式微,但文人一直保持了喜欢穿它的传统。我们看宋徽宗最著名的《听琴图》,在这幅画里,他穿着衣裳弹琴,外面还披了一件大氅:
赵佶《听琴图》,故宫博物院藏
脑补了一下他弹完琴站起来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
怪不得说宋徽宗的审美举世公认。这色彩搭配和高腰设计……还真是经典啊……
侯亮平唱了三次的《智斗》背后有哪些真实历史:胡传魁、阿庆嫂有没有原型?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侯亮平唱了三次《沙家浜·智斗》,阿庆嫂到底怎么不寻常?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