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探究:IMF世界经济展望:关注服务通胀和贸易摩擦风险
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1]。该报告以“全球经济裹足不前”为题,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为3.2%,与4月预测相同;2025年为3.3%,较4月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发达经济体的增速预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中趋同。
具体而言,
(1)
美国
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值较4月下调0.1个百分点至2.6%,反映出该国今年初的增长慢于预期。随着劳动力市场降温和消费放缓,财政政策将开始逐步收紧,经济增速预计在2025年放缓至1.9%,并于明年年底回归潜在水平。
(2)
欧元区
的经济活动似乎已触底回升,2024年经济预计将出现0.9%的小幅回升(上调0.1个百分点),原因是上半年服务业势头更加强劲,以及净出口高于预期。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将上升至1.5%,这得益于实际工资上涨带来的强劲消费,以及今年货币政策逐步放松背景下金融环境宽松带来的投资增加。制造业持续疲软,表明德国等国的复苏将更为缓慢。
(3)日本
春季工资协商谈判(“春斗”)带来的强劲工资增长预计将从下半年开始支撑私人消费止跌回升。但鉴于日本第一季度暂时性的供给扰动和私人投资的疲软,IMF将该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预测值上调,这主要由亚洲经济活动走强推动,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中国2024年的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私人消费反弹以及出口表现更加强劲。在供给侧因素的制约下,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将放缓至4.5%。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也上调至7.0%,反映出2023年增速上调的影响以及私人消费前景的改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对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巴西和墨西哥2024年的增速下调,前者反映了洪灾带来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需求放缓。对于中东和中亚地区,石油生产情况和地区冲突继续对经济前景造成不利影响。沙特阿拉伯2024年的增速预测值下调0.9个百分点,主要反映石油减产期延长的影响。苏丹的增速预测值大幅下调,因为持续冲突给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速预测值也有所下调,主要因为尼日利亚第一季度的经济活动弱于预期。
IMF认为,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保持平衡,但一些短期风险愈发凸显。
这包括因服务业价格居高不下而产生的通胀上行风险,以及贸易或地缘政治形势再度紧张所带来的价格压力。
对于前者,由于劳动力在服务业成本中的占比较高,服务业通胀长期持续的风险与工资和价格的设定都密切相关。更高的名义工资增速若与低下的生产率同时出现,则会使企业难以应对价格上涨,这可能会增加工资和物价通胀的粘性。对于后者,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会推升供应链中进口货物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增加短期内通胀上行的风险。
通胀高企的风险使利率可能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维持在更高水平,进而增加了外部、财政和金融风险。利率差异导致的美元持续升值可能会扰乱资本流动并阻碍计划中的货币政策宽松,这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在潜在增速下降的情况下,财政状况的改善无法抵消实际利率升高的不利影响,那么持续高企的利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借贷成本并影响金融稳定。
此外,鉴于多国今年将举行选举,其经济政策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并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负面溢出效应,这增加了基线情景的不确定性。这种潜在的转变会带来财政挥霍的风险,从而使债务形势恶化,这不仅会对长期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助长保护主义。贸易关税以及全球范围内产业政策的增加,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跨境溢出效应,从而带来代价高昂的逐底竞争。相比之下,促进多边主义的政策和加快实施宏观结构改革可以促进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并推动经济增长,这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
IMF指出,随着产出缺口开始缩小以及通胀消退,政策制定者面临两项任务:
一是坚持不懈地恢复价格稳定,二是解决近期多场危机的遗留问题,包括补充失去的缓冲以及持久地提振经济增长。
短期内,这将需要对政策组合进行仔细校准和排序。在通胀上行风险已经显现的国家,央行应避免过早放松政策,并对在必要时进一步收紧政策保持开放态度。如果通胀数据显示价格将持久地恢复稳定,那么货币政策应逐步放松,这将同时为开展必要的财政整顿提供空间。部分国家在过去一年经历了财政滑坡,它们需收紧财政立场的幅度可能比先前预期的更大。由于财政政策回旋余地缩小,当局应切实履行实现财政整顿目标的承诺,并辅之以稳健的财政框架来调动资源。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近期的政策分化突出表明需要管理汇率和资本流动波动的风险。鉴于经济基本面仍是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应对措施是允许汇率调整,同时利用货币政策将通胀率保持在接近目标的水平。根据IMF的“综合政策框架”,新兴国家应审慎适用外汇储备,并保留外汇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严重资本外流。宏观审慎政策应尽可能降低大量外币计价债务风险敞口带来的脆弱性。
在应对短期挑战之余,IMF认为政策制定者也须立刻采取行动,以重振中期增长前景。自新冠疫情以来,各国生产率趋势出现了显著差异,这表明并非所有因素都是周期性的,且当局需要果断采取政策行动,提升商业活力并减少资源错配,以此解决薄弱问题。这包括进一步增加劳动力供给,尤其是通过更好地让女性和移民参与劳动,从而缓解人口压力、增加潜在增长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