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象外
象外,把艺术拉出圈外——和更广阔的世界产生连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乐游上海  ·  市中心又一新地标,明起对公众开放! ·  22 小时前  
上海本地宝  ·  不用抢!2025“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第一轮 ...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前高管组团创业,OpenAI没有竞业协议?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象外

2024年象外艺术家盘点。

象外  · 公众号  ·  · 2025-01-23 13:24

正文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一张随手拍,四川某个岩洞






阿改的编者按:


我习惯以 农历划分 一年的终点线,所以在2025年1月27日之前,都“算是”2024年。


这篇盘点,是我过去一年撰写的艺术家文章 (公众号还有雷徕、小白和之一等作者的其他文章,因风格不一,暂未列入本篇) ,其中大部分是问答——从疫情期间因行动受限采用线上问答的形式以来,这一体例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问答体有利有弊。


利在我:省去了整理采访录音、确认事实、梳理写作逻辑的时间,问题发去,艺术家回复,我前面写个综述盖个“帽子”,效率飙升,对于我这么一个拖稿王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弊也是显然的。简单的综述,难以呈现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时不免失之过简;问答体毕竟老套,问题雷同,新意自然欠奉。最要命的是,现场感没有了,那种人与人在物理空间里一来一回的互动感没有了,细节自然也就消散,然而写作这事,精彩的往往是细微之处和言外之意。时间一久,好多读者恐怕也就不爱看。


然而还能怎么办呢?我懒,不愿意隔三差五去见人,聊上大半天,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整理资料。最后还是看机缘吧。


盘点文章时,更意识到自己的懒:所写艺术家,不过四十,其中好几个还是以前写过的老相识。图集、展评,也出得少。至于策展,今年居然毫无动力,最后只做了一个。总之,是不知为什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不立flag了,还是明年再努力吧——俗话说,也不急这么一时,人还是不要跟自己的本性作对,偷个懒、躺个平,天塌不下来。


况且,现在热衷看文字的毕竟少了,恐怕大多数人,还是往短视频平台和直播间里待得多。从下面几篇点击量最高的文章的数据就能看出来,象外作为一个艺术公众号,真是毫无成绩。


好了,就说这么些闲话吧,以下放列表。艺术家部分,附上了他们的小时二三事和采访当时的梦。我大概有点弗洛伊德情结,觉得可以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入手,间接看到艺术家的另一面。少数几篇不是问答体的文章以图片链接代替——当然,所有的文章,点击大标题/艺术家名称都可以跳转到原文。


前几年的盘点 (其中去年的被和谐了) ,我一并附上,说不定有些读者有“翻旧账”的好奇和需求呢?



2022年,象外艺术家特辑


象外特辑:2021年我们写过的艺术家









点击量最高的几篇文章


👇






闲来无事看曼雷。

80521






申亮,图集。

56049






艺览北京&北京当代|图集续

37623






吕凡禾|情色与修辞。

32024






朱泓霖|想做艺术的祭司。

26955






“用摄影写诗,就是这样”。

26470






令咏|耕耘肉身。

26396






当一个画家决定回家种番薯。

25249






一个水瓶座拍摄的中国。

15170






范博文:不是奇观,依旧迷人。

15083






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中国|1957-2005

13550






木一|邵宇轩。

12159





图伊曼斯|过去

10666



+


被和谐掉的







plus:一个策展


👇




刘冰:世界的词根| 策展文章





艺术家文章


他们的小时二三事,以及当时的一个梦

👇





王希民,《麻雀》 木板,麻布,砂子,澄板土,墨等

13.5x21cm、11.5x10cm、11.5x10cm,2022



王希民



小时候老家门口的景象吧: 高高的两排杨树,杨树空隙能看到一大片胡麻地, 盛夏的中午躲在树下也很凉快,远远的能看见一大片钴蓝色的胡麻花清晰地映着风的形状,越来越近,直到听见杨树叶沙沙作响,紧接着就感受到风吹在脸上


在树下坐到下午,就眼看着乌云从天边涌过来,在天上齐齐切下一条分界线,云下的树开始向一个方向晃,用不了多久,雨点就从天上砸下。这个印象很深,能看到风雨的边界和形状,很畅快也很感慨。


无。






张正 今天来跳明天的舞 100x60x7cm 石膏 2022



张正



学前班时期美术书丢了,但又憋着没去解释,最后导致每节课都被罚站在教室门口。

小学的时候总会跟同楼的几个小伙伴用楼下一堆红砖搭一个“秘密基地”,然后带着零食啥的去待到天黑,但院里有一个初中生,他每次路过都会把我们辛苦建起来的秘密基地给踹翻, 我们后来起个大早,在楼洞里埋伏好久,终于等到他,给他叽哩哇啦一顿 ,直到他保证以后不会再踹秘密基地了。我们像打了胜仗一样,边吃着小浣熊干脆面边分享胜利的喜悦,又在基地待到天黑才被各自的爸妈拽走。

结果过两天,红砖直接被原主人拿去铺院子了,楼下又恢复了干净的状态。

坐在夜间航班上的座位上,手里握着机票,却像失去记忆一样啥都记不起来,只记得自己被人群殴了一顿。 窗外是被啃得剩一条边的月亮在下面,星星在上面,中间是一堆发光的虾,在云里扑腾





杨俐 老朋友 2023 纸本彩铅+色粉 43x28cm


杨俐


母亲是裁缝,活儿多的时候要工作到很晚, 微光下母亲做衣服的场景 让我记忆犹新;还有小时候和同学一起在电视塔山上玩的场景也印象深刻。

梦醒了,不记得了





范博文 假面之舞 37x26cm 纸上炭笔 2023


范博文


大概是两三岁的时候,和一个亲戚在街上,亲戚去买东西,让我在路边等一等,然后过来一个看着有点衣衫褴褛的人,拉着我就走,拉扯了可能有1分多钟亲戚才看见,后来那人就跑了。

我经常想,要是当时那个人捂着我的嘴,抱着我跑了,我还能逃回来吗

我把一个不认识的人割喉了。(这能发吗?)




李扬 科斯滕基的维纳斯-2 81x57cm 2024


李扬


小学的时候喜欢临摹故事书上的插图,把一些玩具拆开又重新组装成别的玩具。在家里找到个傻瓜胶卷相机,就跑到照相馆去问怎么拍照的,要搞摄影——可惜照片都不在了,依稀记得拍的都很奇怪,比如说大树的根和我家后边的臭水沟什么的。

还用两个录音机一个放伴奏,另一个录自己唱的歌,还给那盘磁带贴了个自己画的封面,相当粗糙,写着什么什么个人专辑。(像这样的DIY有特别多,非常可惜的就是在外地读高中的时候被家人当垃圾都处理掉了)

身上的衣服着火了,越来越大,扑不灭 。(可能是春天的原因,肝火有点旺)





花甲瑞瑞,摄影


花甲瑞瑞


小时候比较野,顽皮捣蛋的那一类,母亲也不怎么管我,从小很自由地长大,尽管各种人来疯,但内心一直有对宁静的追求。

我记得我喜欢坐在家门口看云,尤其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像一种澎湃的能量,整个天空变成一副巨画,这个时候的云非常美,气流、空间、颜色,都在不停地流动和变化,我的整个内心,被这种宇宙能量包裹,很安静, 天空似乎知道我在想什么,我能够对它倾诉,和它聊天

晚上乱七八糟的梦太多了,不值一提。白天做的有一个,倒想记住,很喜欢杭州这个城市,就是想时机一到,在杭州造一座院子,带着老婆孩子去杭州生活。





李政徳 《新国人》系列,2006 - 2016


李政徳


三次差点淹死

最危险的一次是洪水来了,我和小伙伴在泵船上追逐打闹,天色渐暗,我从船头跌落水中。河水湍急异常,我双手本能在空中乱抓。刹那之间,我抓住了船尾的铁链,爬了回来。一般来说,在滔天洪水中,即便是成人,生还的几率也非常小。但是我抓到了那根救命稻草。

小学三年级,我和小伙伴横渡资江。途中,大家都用了唯一的一个篮球作为休息,只有我一次也没有用。 迄今为止,我应该是横渡资江年龄最小的人

参加“荒野独居”,赢了100万。美元。





刘冰 手稿 2004年


刘冰


我在我妈单位附近的荒地看各种植物,抓蚂蚱,观察虫子。几乎每天放学后都是这么度过的。当时有不少蝗虫、螽斯、草蛉、螳螂,我拿起来仔细看看,然后就放生掉。

有一次我蹓跶到其他家属楼附近,用火柴点燃草地上的干草,还被人给逮到。但是当时也没害怕,反而觉得很有趣。

还有一次我带着一点点零钱去双秀公园边上的游戏机厅玩游戏机,因为玩得太高兴而忘了回家的时间, 回家之后我妈一巴掌呼我脸上,我觉得特别疼,我妈真有劲儿! 这件事一直令我印象深刻。

3月24日早上六点多钟的梦,印象深刻。我梦到自己在非常安详的状态下躺在一个白色的摇篮里,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背书,摇篮摇得节奏轻缓。那个感觉很殊胜。我很久没有做梦了,这个梦刚好发生在三天前,所以印象非常深。





张仁杰 冰淇淋 190x140cm 综合材料 2023


张仁杰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一进教室就躲在一个拐角哭好久。我家后面有铁轨,每天都有运煤的火车, 小时候一听到火车鸣笛我就跑到路口敬礼 ,还喜欢把石头放在铁轨上看火车轧过去。小时候还因为骑自行车把下巴摔了两次。

梦到我捡了一只熊猫,在一个废弃的房子养大了,后来相关部门知道,要把熊猫带走,我就给它转移到了西湖边的一个商场走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把它放到更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后来我去看它,它可以站起来和我说话,我跟它勾肩搭背,边走边聊,然后我说我要走了,走的时候预感接下来可能它会被人带走,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 就给我整哭了,喘不上气 ——醒来后发现是鼻塞……接着一想,梦里的预感对了,确实是最后一面。





全能琪 莹 100x67cm 布面油画 2022年


全能琪


都是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比如说上幼儿园时的某天晚上,我妈说明天下午带我去学跳舞,但没说怎么接我,我趁老师带大家去午睡时偷跑出去,到了我妈的单位找她,结果给老师半气半吓得够呛。

最近好像没有做梦。





牛玉河 三个苹果 30cm×40cm 布面油彩 2023年


牛玉河


小学五年级时,父母出门,因为担心我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锁在了家外边,于是我爬树翻墙进到家里,放开胆子 把我爹的酒偷喝了一大碗,直接把自己干翻在地

无。





吕凡禾 散步,去钻小树林 145x97cm 纸本水墨 2024


吕凡禾


我姥姥带我的事记得都很深刻,说一件事:小时候寒暑假都会去姥姥家待着,每次去,离老远就能看见姥姥站在阳台上望,等着我——以前没有手机,她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到,但每一次都站在那等我;走的时候也在阳台上望着我招手,一直到看不见我。

昨天梦见撬开贝壳,找到三枚闪闪发亮的橘色珍珠 ……




包锐 云3 70x8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4


包锐


小时候住的是那种老式的筒子楼,没有电梯,全靠爬楼,下一层楼梯与上一层楼梯间有一个扶手隔着。有一天突发奇想,不顺着楼梯走,我要横过来下楼,也就是翻过那个扶手围栏,跳到下一层楼梯上。

当我整个人挂在扶手上的时候,这一层的一户住户开了门,我的脑海中飞快地做出判断:一是翻回来跑上楼,但我否决了它,因为这会被她得知我住在楼上,二是加快速度翻下楼,不过这也被我否定了,因为我觉得这会让我看起来像小偷,于是我就选择了第三个方案——哪都不去,趴在扶手杆子上装睡,为了逼真,我还特地模拟了浅浅的呼噜声。直到后面的住户穿上鞋收拾完下楼离去, 这是我度过最漫长的两分钟

我梦到我的猫,它的品种是养到5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一只乌龟,然后梦里刚好是它变成乌龟的那一天,它刚朝我喵喵叫、顶顶我、讨完吃的后,就慢慢变成乌龟了,叫它名字也没反应,然后也不再有任何动作,好像不认识我们了一样,整整两天它都在原地没动过。 我心里空落落的,然后把家里剩下的猫粮猫砂都扔掉了





吴尚聪 倩影(18件),2023,三合板,丙烯,12×5.5x1.5cm


吴尚聪


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很小很小的时候, 大概三岁,在昭觉寺,我独自跑到一个殿里画佛像 。然后全家人在寺院里四处找我。

同年,另一件事就是90年代初,成都的猛追湾游泳池那儿,摆了古董的地摊一条长街,字画玉器古瓷铜佛很多珍品,记忆犹新,可惜!遗憾,当时价格应该不会高,只恨生不缝时。

这个梦一定是偷来的: 我梦见自己跟一只手有十个手指头的人握手 。我只记得这个了。





韩桂田 无题 铅笔、⽔彩、丙烯 31*31cm 2023


韩桂田


记得大概几岁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触屏手机,和妈妈同时在车上, 我用手机给她发了一条短信“我爱你”,然后我妈妈给我回复了一条“谢谢” ,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无。





慕永政 N系列 100x150cm 木板油画 2023年


慕永政


我爸是中学老师,我小时候在学校长大,大概是一年级吧,我爱玩火, 有一次把堆在教室后面的树叶点着,差一点引起火灾,然后被我爸追着打 ——再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是听父母讲的发生了一些故事,然后就一家人转到另外一个小学了。

还有就是我从小厌食,好多东西都不吃,一到吃饭我就情绪低落或者哭鼻子,因为这事家里不知道摔碎了多少碗,闹过多少次矛盾。长大后我什么都吃,现在来看,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对当时那个时代传统家庭的一种本能反应吧。

我一直有半夜醒来记录梦的习惯,记录时, 梦境像潮水一样很快就会消失,很神奇 。我很迷恋这种能意识到又抓不住、表达不出来的感觉。

最近记录的一个梦境,大概是在一个穿越的老火车上,我一个人,侧面趴在窗户边的吧台上,窗户外面是一片模糊的沙漠,有形状,有逆光,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一只手从耳朵里面拉出来一只甲虫 ,是另外一个视角的我看见的。

我有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是在梦境中,我正试图用画面去表达,但画了一半,感觉好像失败了。





朱泓霖 异·界No.27 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朱泓霖


姥姥蒸馒头,在馒头上卡红色小花朵,是我儿时最早的视觉印象;儿时海边溺水的镜头一直在脑中,成为对海和蓝色的最早认知;还有小时候梦魇的镜头, 那个高大的漂浮的身影是个人幻觉的最初记忆和体验

很少做梦。





李满金 背影 布面丙烯  60x80cm 2023年


李满金


记忆里面最深刻的就是:爬山。 其他几乎都是劳作场景:挑水、砍柴、收稻子等 。唯一一件特别一点的就是我小时候特别想买一条裙子,妈妈答应得很好,我在村口等了半天,最终买回来的还是上衣和裤子,她觉得这样更方便耐穿,裙子有局限性, 我当时特别伤心 ,记忆深刻。

最近好像都没有做梦,睡得很踏实。





邵宇轩 Continuous Variation System I, 布面油画, 80x110cm, 2023


木一



五六岁的时候和我外婆一起睡午觉, 起床去我妈房间尿尿,看到她变成了一个很硬的、很光滑的怪物

我爸几乎每天晚上睡前给我挠背讲故事,是自己即兴编的,叫《小羊贝贝》。小羊贝贝以我为原型,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看的第一本书叫《小小车迷》。

梦到我死了

在梦里,我突然领悟到我和其他一切物质一样,只是一堆在发生反应的物质。当我理解了这个,我立马就被拉到另一个世界,我回归了我最初无所不在的时候。一个纯黑色的世界中漂浮着一个白色方块,然后我知道我死了。

我没有害怕,只是好奇。但是我本能地强迫自己醒来,接着感到强烈的耳鸣和短暂的失明,我的颌骨被收紧,直到我再也感受不到我的牙齿。 我感觉我的身体消失了,它变成无所不在的粒子

然后我醒了,我不确定一切是否依旧如初。





赵达 黄昏的天空 2023 纸本丙烯 47x37cm


赵达


小时候看到树叶上 一只很小的螳螂快速捕捉了一只正在飞的大苍蝇 。以及不少其他和自然生命有关的经历…….太多了。

梦见家里小孩儿在远处骑自行车摔倒了,一些大人好心把她扶上公交车,我急忙追上车,说我是她爸。





孙珂 无面之面庞 (右)45x30cm 布面 油画 2024


孙珂


那时家长要上班,又没到上托儿所的年龄, 只能把我反锁在家,一个人画画 ,小小的图画本,正面画完画背面。

朋友送我一块像砖茶一样的咖啡。





娜塔莉娅 我们曾是红色 布面油画 40 x 50 cm 2021


娜塔莉娅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记得在波兰首都华沙的国家博物馆里看到了扬·马特耶科(Jan Matejko)的《傻瓜斯塔尼克》(The Fool, Stańczyk)这幅画。 每年夏天,母亲都会带我去那个博物馆,每年夏天我都会与这个画在舞台后面的傻瓜相遇 ,他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红色的身影映衬在棕色的色调中。我的品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仍然记得自己是如何与这幅作品建立联系的。那时,我也想创作出同样能唤起共鸣的东西。

我梦见自己正试图用一台打印机把整个街道 ,包括长椅、路灯和一个公园都扫描进来。





陈赟 Man on Wire 木板坦培拉 60x80cm 2023年


陈赟


第一个画面是常常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看屋檐落下的水滴;第二个画面是 大半夜离家出走,坐在漆黑的拐角处想着我妈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我 哈哈哈。

刚好从梦中醒来,赶紧先记录一下。

我梦到有很多人挤在台阶上,场景像是在一个古堡里,灯光有些昏暗,众人沉默不语,都低着头,很有秩序地在给一幅巨大的古画做修复和整理边角。

我站在台阶的最下方,正思索着怎么捆绑手里拿着的边绳……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指挥,我没听明白什么意思,只见大家都在往一个方向逃离,我心中猜测是否恐怖袭击?

但我不知道危险在哪里,跟着跑了一小段,陆续与三个人挤在一个狭窄的窗边,有柱子遮挡着身体,此时看着窗外明亮的光,祈祷着不会有危险的事情发生……

接着我就醒了 。(2024.10.20)





李振洲 红唇 布面油画 2019-2022


李振洲


我记得 小时候父亲很暴虐,经常罚我跪在门后面,我拿小石头在墙上画小鸭子 ,先画一个二,再画一个嘴巴和身体,最后画眼睛,我画在墙上,一遍又一遍,一层又一层, 那个时候绘画带我脱离眼前的痛苦

后来我经常生病,常年卧床,睡不着的时候我就盯着墙上的年画看,一看就半天,有猛虎下山、仙鹤图等,我畅想自己身在其中,飘飘欲仙,这是图像带给我的享受。

十六岁经历强拆和殴打,体验到信仰崩塌家破人亡的感受 ,开始反思社会、人性、制度、历史等问题。最近的事就不讲了,等再过十年我再反观来总结它。

我最近害怕做梦, 我希望可以永远不做梦





朱墨, 同时收录进《红石榴》和《惊涛骇浪》系列的一张照片


朱墨


前些日子还和朋友在聊,虽然来自一个八十年代初的普通工薪家庭,但我从未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所匮乏。很多具体的事情都忘记了,倒是记得一件伤心的事。

爸爸手巧,我缠着他做军舰船模。爸爸从船的骨架开始做,我就在旁边看,直到油漆刷了船体才完工,记忆中整只船漂亮极了。我家住在疗养院宿舍中,院子里有一片池塘。于是爸爸带着我去池塘那试航。船下水航行到池塘中央后,就开始一点点往下沉。 当时太阳正在落下,我就眼睁睁看着那只船沉入到池塘之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不太能完整记住做过的梦了,不像年轻的时候。我努力想了想,只想到一个场景: 阳光猛烈,我变成了一个球,一直在沿着海岸线在往下滚 。很多朋友在旁边叫着我的名字,可我怎么都停不下来。





刘梓峰 一段语音与三个手势的对应关系-2 120x160cm 木板油画 2024


刘梓峰


挂在姥爷后背上在深水区抓到海蜇时我回头看向岸边的瞬间 。小学时画了一只鹰被同学说是我爷爷帮我画的。写了一篇文字来向我爸论证为什么要买一把新吉他。突然一下想起来很多,就先说这几件吧。


无。






令詠 天地男女 2023 畫布油彩 45.5x53.2x2.5cm


令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