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被“爆炒”的跨境ETF集体跳水 ·  4 天前  
界面新闻  ·  茅台回应多地冰淇淋门店闭店 ·  4 天前  
界面新闻  ·  白酒“杀疯了”?五粮液、国窖1573等再破价 ·  6 天前  
界面新闻  ·  B站15年来首次拿下央视春晚转播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奴隶社会

工作、婚姻与自我:一个30岁女性的困惑与突围

奴隶社会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1-10 08:02

正文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793 篇文章

文内图片来自网站pixabay。

作者:Jingwen,咨询和科技行业大厂打工人,一直在认识自己的路上。本文来自:有四下子。


1

从小地方到大城市


我出生在一个东北的小城,父母是体制内的公务员和老师。现在回忆 18 岁以前的生活,可能最简单的方式是贴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标签。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的同桌是一个混子,经常欺负人。有一年过年,我和表哥在外面散步,遇到这个同桌,我哥想帮我出气,他们就开始打架,结果我表哥当然是打不过人家,我们很狼狈地回家了。


三年级开始,我慢慢发现好像因为我总是考满分,没有人欺负我了,大家都很客气,很尊重我,即便做了什么错事也会被原谅。再后来,我父母也习惯我每一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他们对我的期待很高,不过有个插曲是中考是我表现最差的一次考试,只考到一二十名,我爸好几天没跟我说话。


到了高中,第一次摸底考试就比第二名高 40 分。因为我们是县城中学,已经十几年没有人考过清华北大,中考后有些同学去了吉林市的高中。


高中我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一直很稳定,一方面是想证明留在县城的我也一样有实力,另一方面我一直非常坚定地相信高考就是我的机会、我的舞台,我早晚会离开这个小地方,去大城市。后来高考也确实是我学生时代发挥最好的一次考试,我考进了吉林省前 100 名,也是我们高中可能 20 年来第一个考上复旦大学的学生。


2

伴随成长的焦虑与恐惧


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记得里面有一封信,大意是说从今后起,你们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很多的选择。我当时就感到一种焦虑,一种恐慌,我想什么是选择,好像其实没有为自己做过选择,也不需要做什么选择,我只需要好好学习,高考选志愿也是因为成绩太好了,最热门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不报这个专业浪费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觉 18 岁的那一份面对“选择”二字的焦虑和恐惧一直伴随着我,哪怕过去了十几年,我做很多选择的动力都是恐惧。



刚上大学要英语分班考试,我和旁边同学搭话问她考得咋样,她说我有托福成绩可以免考,我说“哦,这样”,其实我连托福是啥都没听说过。上专业课,再怎么学也只能拿到中等偏上一点的成绩。


大一参加过一次讲座,一个学长特别有煽动性地说,可能考上复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人生的最高点了,不要让你整个人生都在回忆 18 岁那一年夏天的高光时刻。其实他应该是一个卖课的人,现在看,他就是在贩卖焦虑,但是当时是真的狠狠戳中我最深的恐惧。也因为这样的恐惧,让我整个大学期间一直努力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跟上那些主流的选择,考托考 G(GRE),交换、实习、保研、找工作。


最后结果看起来都还不错,研究生毕业我进入一家外资的咨询公司,从各方面条件来看对应届生是非常好的选择了,办公室在静安寺 CBD,入职培训是到美国芝加哥总部培训一周,加班餐补丰厚,在静安寺想吃的餐厅可以随便吃等等。


但是不夸张地说,我从开始工作就一直在痛苦。比如想要做到最好、不敢拒绝,但是工作量和压力太大,经常深夜痛哭;比如觉得工作内容毫无意义,累死累活其实都是在表演;再比如 Peer(同辈)比自己先升职、内心不平衡、接受不了。很多问题我以为换一份工作就能解决,但其实并不是。


慢慢发现好像最大的矛盾是,我希望能按照以前的模式,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把自我的价值寄托在工作中,就需要通过升职加薪被认可。但是有很多其他的因素让我不能那么顺利地实现,比如资源本来就有限,比如大环境不好,比如我因为换过几次工作付出一些沉没成本,导致起点比别人低,那是不是我就是一个失败者呢?过去顺利的经历让我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


当时我最痛苦的时候,恰好有机会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面说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别人的成功不是我的失败,有一种如遭雷击的感觉,这本书也是我自身一个松土的开始。现在社交媒体上逐渐有很多这方面的讨论,“人生是旷野”也是时下流行的说法。深陷在优绩主义、精英主义,单一的价值评价当中,原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受害者。



3

从恐婚到步入婚姻


十年前的暑假在云南支教队里,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我们本科是同一届的校友,研究生他比我少一年所以早一年工作。


我毕业刚工作时,我父母跟我提出说你们在一起也这么久了,应该考虑结婚了,这在他们看来可能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对我来说却是有一种晴天霹雳的感觉。


我在工作上非常迷茫、痛苦,可能随时会有很大的改变和调整,但是我父母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结婚,反正早晚都要结婚,谈恋爱这么久不结婚就是有问题,那就换下一个能结婚的谈。


婚姻对我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概念,我对于婚姻的想象非常贫乏,往往和影视剧里女性怀孕生育了事业就会止步不前,为了家庭做出各种牺牲,困在婆媳矛盾柴米油盐当中联系在一起。


我看不到婚姻里女性除了因此服从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之外,能获得的好处在哪里,也害怕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要和另一个人强行绑定在一起,进入这种不可预知的巨大漩涡。我也因此和爸爸大吵一架,两边都很受伤,互相觉得无法理解。


当然我和我老公是互相信任的,我们也都是不想让父母伤心的小孩,最终决定结婚时就是商量好,几年之内不会要孩子,如果父母强行干预就离婚。


2020 年国庆我刚办完婚礼,决定接受北京的 offer,也意味着离开一直工作生活的上海,跟老公分居两地。家人虽然都不理解,不过因为工资有增长,也不好说什么。


这个选择也是我对于生活的“逃离”,一是想离开精英气质的上海和咨询工作,换个环境;二是想离开“婚姻”这个巨大的概念,体验一下自己一个人的生活。那段时间我和老公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每个周末要么他飞到北京,要么我飞到上海。


有时候我大小周周六上班,他飞一趟过来也就周六晚上做顿饭,周日上午在公司附近逛逛,下午就要回去了。因为我的工作选择,他需要周末有一天搭在路上,需要平时一个人照顾小猫,但是他没有跟我抱怨过。我慢慢感受到不管婚姻在社会上的形式被塑造成怎么样,对我们具体的两个人来说,我们可以自己去定义它,可能可以不是一种剥削,而是 1+1>2,是一种安全感的来源。



可能除了婚姻里女性的角色是被塑造的,婚礼本身也是一种杂糅了很多看似习惯但是很不合理的设定。比如我就非常不喜欢父亲牵着女儿的手交给丈夫的环节,这里的女性好像是作为一个“东西”被传递交接的,所以在我的婚礼上就没有这部分,我和老公是平等地走向对方的。


再比如我们也没有买钻戒,一方面是因为没钱,这个钱花在其他地方更值得;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商学院学生,我知道钻石的昂贵本身就是一个针对女性的超级消费主义陷阱,就没必要往里面跳了。


其实十年的感情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你因为某一点爱一个人,可能也会因为这一点厌倦他。我深以为然。


我老公是一个非常善良,同时也很松弛的人。上学的时候会削好苹果送到我宿舍,路上看到自行车倒了要扶起来,最大的爱好是做饭下厨逛公园。但是我曾经心有戚戚的是,他怎么这么不上进,跟不上我的脚步,没有我认识的其他同学优秀、精英。同样是经历过高考独木桥的人,在学校里我每天忙于学习考证,实习面试,积累经验去行业里的头部公司;他却对求职的竞争没什么实感,找到一份实习能拿工资就对自己很满意,秋招找工作也是只拿到几千块月薪的职员岗位。可也是这样的他,在我焦虑流泪的时候,想要去别的城市的时候,犹豫降薪换工作的时候都无条件地支持。


现在想想,在选择另一半时可能会想要附加很多条件,比如责任心、上进心、能力强、家里有房等等。但是真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一个完美的帅气霸总精英可能是精心设计的杀猪盘,或者是吸干别人照亮自己的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一个人总有 AB 面,优点转身就变缺点,现在的我会觉得最珍贵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改变别人和改变自己都很难实现也没有必要,最难得的幸福就是有人能接受你做自己。



4

比起有用,我更想做个有趣的人


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我老公下班后可以安然地躺着看手机看电视,我却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总是想找点事情做。


在咨询公司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工作日每天要 11 点下班,周六周日我还报名了素描课和钢琴课。


后来换到现在外企不加班的工作,下班后我去健身,报市民夜校,学即兴喜剧、戏剧表演,周末常常跟户外团出去到周边江浙爬山一整天。去年考了驾照,学完了营养师课程、考了公共营养师证书,还做了自己的播客节目,最近开始学自由泳。


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却也说不清对于这些没太多用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驱动力。我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三分钟热度。


随着最近的自我探索越来越深入,我渐渐发现一个事实是,在工作上我的需求没办法被完全满足。即便过去几年我切换过很多不同的行业和职能,我以为会有所不同,却总会陷入无聊无趣的状态。我渴望学习和成长,挑战与成就,渴望自主地表达,深层次地链接别人,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一份工作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设计的。


能够满足基础因素,包括薪资福利地位等,已经是对工作本身能有的最高期望了,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完全将自己的意义寄托在工作上。


而工作之外这些年做的看似没用的事情,反而是让我知道自己在世界上能留下一些印记,生活不是从我身上碾过,而是我在推动自己去拿回生活的主动性。所以当听到别人质疑我说,“哦,工作这么忙还这么有精力”的时候,我也不再不好意思,而是会更坦然地说,我想要更多的链接、创造、自主,因此我选择去做这些事情。


电影《好东西》里,小孩作为鼓手第一次登上舞台演出,获得了鲜花掌声,后来写作文时却说“我好像没那么喜欢打鼓”。我想这也某种程度是一种答案:想做就去做,如果没那么喜欢就停下来,再试试别的。寻找热爱和行动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重要的是,在当下的每一刻,我都已经在过我想要的生活。


▲ 这是今年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纵身一跃的瞬间,来自一位温暖的陌生朋友。


站在“3”字头的年龄开头,庆幸遇到了很多的链接和看见,才有机缘第一次尝试梳理我的人生,可能写下这些文字,也意味着我终于能接受那个拧巴的、脆弱的、挣扎的,但是不妥协、不停步、不放弃的自己。


-  END  -

推荐阅读

国企7年,30岁考研再出发,如何迈出这一步?


大环境这么差,他为什么能有机会?


破茧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