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雁(
发自上海)
编辑:彭冬林
排版:张迎新
2019年3月21日,全球知名视光企业依视路秉承着“
改善视力,改善生活
”的理念,携手眼科专家于上海共同发布《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
发布会现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视光系主任刘陇黔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科主任瞿小妹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专科主任曾骏文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副主任杨晓教授,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李丽华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琦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接触镜专科主任姜珺副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视光部倪海龙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许军教授,北京同仁医学科技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吕燕云
等专家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专家合影
事实上,近50年以来,近视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且呈低龄化、重度化发展,成为严重的公共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和家长的关注。201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伊恩·摩根发表综述文章指出:最近的全球近视大流行是近视与高度近视的双流行。
其中,中国的情况尤其严重。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戴上眼镜,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近视率高居全球第一。有报道指出: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已经成为我国45~59岁工作年龄层双目失明的主要原因。
研究显示,
近视管理的两个关键点在于
:让没有近视的人不发生近视;让已经近视的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在此背景下,《近视管理白皮书》项目于2018年11月8日启动,历时半年,经过不断修改,汇聚众多专家智慧和心血,反复修改,最终成型,并顺利发布。
据悉,
该白皮书是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下,面向视光工作者和近视患者制定出可行、可信、可及的近视管理规范方案,共包含5个板块:近视管理的标准定义、屈光档案的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以及近视预防、非进展性近视的矫正、进展性近视的矫正。
其中非进展性近视的矫正、进展性近视的矫正占篇幅最多,也正反映出目前中国近视孩子多,并且需要控制视力进展。
Mr.Eric Thoreux
依视路集团全球首席运营官 Mr.Eric Thoreux
在开场致辞中表示,目前全球有20亿近视人群,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一半人口近视,且10亿人口将发展成高度近视。面对这样现状,依视路秉承“改善视力,改善生活”的理念,发布《近视管理白皮书》,让近视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更好的解决。
杜马诺
依视路大中华区总裁 Arnaud Ribadeau Dumas(杜马诺)
指出:想要改变中国近视人口多且矫正人数少这一现状,视光医生的力量不可缺少。对于近视防控的严峻现状和目标实现的紧迫性,未来几年,依视路将致力于让更多的中国国民了解眼健康的相关知识,并且打造一个为全中国服务的近视管理标准。
姜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接触镜专科主任姜珺副教授
在发言中表示,目前中国近视率超高,儿童过早地发生近视以及错误的治疗会造成近视快速发展,不但降低视力,还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眼部并发症。《近视管理白皮书》的发布,有助于保证近视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开展。
随后,姜珺教授、李丽华主任、杨晓教授现场解读了《近视管理白皮书》的内容。
李丽华
杨晓
其中,姜珺附教授的解读侧重于近视管理标准定义和屈光档案的建立两个板块。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李丽华主任
则解读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筛查与近视防控与非进展近视的定义两个板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副主任杨晓教授
解读了进展性近视的定义。
随后,各位专家们走上舞台,共同打开了近视管理白皮书的大门,近视管理白皮书正式发布。
林国樑
依视路中国镜片事业部总裁林国樑
在总结发言中
表示:“能在6个月的时间把这么艰难的任务做出一个标准和指南给行业是很不容易的。设立标准不容易,但执行更难,让所有消费者、从业者都了解这个内容都更加艰难。希望各位专家能把白皮书内容贯彻到日常工作,推广给消费者。”
据悉,当天也是2019依视路长风论坛举办的日子,现场还举行近视管理专家论坛及现场验配。
论坛现场
加州大学伯克利视光学院刘悦教授、美国休斯顿大学Mark Bullimore教授、Björn Drobe博士
在论坛上分别作了《CRT 换片参数考虑因素》《CRT角膜塑形镜安全性分析》《依视路好学生红宝贝:一款通用,安全,有效的近视控制镜片》的主题演讲。
从上自下:刘悦教授、Mark Bullimore教授、Björn
Drobe
博士
专家声音
近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屈光档案。孩子视觉健康需要动态的监视,当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和家长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视光系主任刘陇黔教授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近视管理的第一个步骤,白皮书也将它作为重要的一部分。档案管理能够比较早的发现近视高危人群,早一点干预,防止高度近视发展。近视管理工作不仅是医疗机构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科主任瞿小妹教授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世界第一,《近视管理白皮书》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让没有近视的孩子预防近视,已经近视的孩子控制近视发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专科主任曾骏文教授
每年近视增长75度以上,称为进展性近视,我们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的方法有很多,眼镜、药物控制等等,如果单一的方法没有办法控制,就考虑多种方法结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副主任杨晓教授
白皮书能培养更多的操作规范的视光从业者,让视光行业的价值得以体现。同时,面对中国各地卫生差距大的现状,白皮书给了各地的医疗机构一个规范的标准可去执行。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李丽华主任
视光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近视管理白皮书》给视光从业者们制定标准,让近视管理工作规范、高质开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规范的诊疗服务。
——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琦教授
近视是多因素的,环境是比较容易进行近视防控,但有些患者因为别的影响因素,导致矫正过程中度数的上升,可以考虑结合别的近视矫正方案进行联合治疗。近视矫正需要综合很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接触镜专科主任姜珺副教授
近视防控的专业知识,孩子和家长的阅读理解很困难,而科普,是把专业的知识用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呈现。在未来,结合《近视管理白皮书》的内容,将通过更生动形象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了解近视管理的意义。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视光部倪海龙主任
《近视管理白皮书》列出了近视管理工作流程与方法,其实也是对从业者的硬性要求,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许军教授
近视防控的工作重点,就在“防”和“控”上,防是
让没有近视的孩子不近视、晚近视;控就是控制已经近视的孩子近慢一点,白皮书就是对控制孩子近视进展起到了很好的管理作用。
——北京同仁医学科技开发公司吕燕云副总经理
没有
规矩不成方圆,白皮书就是一个规范标准,近视管理工作在中国起步晚,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白皮书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路上的一块基石,会让之后的每一步走得更好。
——依视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主席何毅先生
《近视管理白皮书》后续会发布其他版本,也将面对更多的群体:包括眼镜零售店、儿童青少年等等,将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近视管理内容,提高国民的护眼知识。
——依视路中国镜片事业部首席商务官陈路怡女士
依视路CRT一直秉持“教育先行,规范准入,安全第一,精准验配”的理念,并将持续加大对培训教育的投入,将力图打造更加全面的近视防控产品服务体系,为视光行业及广大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依视路近视管理部门商务总监李笑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