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天都在使用人民币,但你真的了解“她”么?小编来梳理了一下这5套人民币“最”有趣的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魅力吧!
人民币最大面额不是一百元么?
当然不是,只能说:朋友,你还太年轻……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面额的纸币是第一套人民币中的五万元。这套五万元面额的纸币有两种,一枚正面图案为新华门,另一枚为收割机,所以一般称呼这俩为“五万元收割机”“五万元新华门”。
五万元新华门。
北京印钞厂承印,印刷于1950年,发行于1953年,流通时间仅1年3个月,存世量不用多说,十分十分十分稀少。
五万元收割机:
印刷于1950年,发行于1953年,流通时间仅1年4个月。
咦?怎么会有两个不一样的五万元大钞?两版五万元算什么,你要是了解了第一套人民币的整个大家族,才叫震撼呢!那可是由62个版别构成的,
一百元竟然有10个版,还有很多你听都没听说过的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一万元
……
每一个面额都不少于2个版。为啥同一面额、同一发行年代,有的甚至是同一年印刷还会有这么多不同版本?的确,通常一个票种一般只由一家企业生产,但第一套人民币面世初期带有“战时货币”的性质。战争进行异常迅速,形势变化很快,因此,出现了同一种面额的钞票分别由几家企业设计、生产的现象。
尽管62个版别“参差不齐”,但有的钞票设计之漂亮、雕刻之精美、制作之优良,即使在今天,都能堪称人民币中的“战斗机”!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儿歌耳熟能详,但有没有人想过,捡到的这一分钱到底是纸币还是硬币?如果捡到的是纸币,那必然是第二套人民币里的!
1953版的一分纸币,发行于1955年,正面图案汽车,停止流通时间2007年。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着手设计,从1955年3月开始陆续发行,当时正值新中国全面经济建设时期。
除了一分钱纸币,这套人民币还同时发行了一分、二分、五分的金属硬币,结束了近代没有统一流通硬币的历史。第二套人民币硬币首次采用国徽造型,体现了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可别小瞧了这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一分硬币,人家可是“常青树”,一直流通至今!
不光“一分钱”纸币是之后发行的几套人民币里没有的,你见没见过
“
三元钱
”
?
三元券钞票,发行时间是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它的正面是井冈山的龙源口石桥图景,
是我国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纸币
,目前存世量极少。
第二套人民币里最大面额是十元券,也被老百姓俗称“大黑拾”。截至目前,
它是已发行人民币中票幅最大的一张
。
大黑拾,尺寸为210毫米×85毫米。该币基色为黑色,正面为一男一女的典型工农形象。
第三套人民币上,最大面额十元券上采用了固定水印作为防伪技术。1964年我国第一张固定水印钞票纸研制成功,“天安门放光芒”就是用在十元券上。
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很多票面都是由苏联代印。第三套人民币经过数次修改和各单位人员通力合作,突破了工艺美术绘制的难关、印制设备的技术难关,同时造出了中国自己的水印钞票纸,第三套人民币的诞生从此结束了我国货币生产依赖外国技术的历史。
此外,第三套人民币还发行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四种面额的硬币,其中一元硬币的背面采用长城图案,因此这套硬币也被称为“长城币”。特别之处在于,这套硬币有所有发行硬币中唯一一枚二角面额的硬币。
最早出现伟人头像的钞票——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大钞”
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第四套人民币增加了五十元券、一百元券两个大面额钞票。特别在最大面额一百元券上,四位伟人的浮雕头像首次成为票面主景。
在第四套人民币设计之初,提出了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伟人头像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分别设计在一百元券和五十元券票面上,这样做既符合了第四套人民币民族大团结的主题思想,也保持了钞票人物系列风格的一致性。
同时,第四套人民币还发行了一角、五角、一元三种面额的金属硬币,背面图案分别采用菊花、梅花和牡丹。这是首次将花卉图案使用在了硬币的图案上,采用的是国家十大名花评选的前三甲。
其实,在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上,一角、五角、一元三种面额的硬币也同样对应三种花卉,你们知道是哪三种么?分别是兰花、荷花和菊花哟。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字样首次出现在这套人民币硬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