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娃一回家就问,明天能不写作业么,嗯,正好,我也不想陪写作业了。
冬至,太阳将直射南回归线,身居北半球的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然后呢,
然后物极必反,回归了。
归来吧,太阳;归来吧,白昼;
归来吧,
我们努力学习积极生活的心气儿。
归程自今日始,但切不可操之过急。
此刻,
希望和动力,还都应该缩在暖暖的被窝里;
旧年,就在这个仿佛所有精气神都耗光了的,冷冷的冬至里,一阳复始,新春的种子在深沉的梦中,跳了跳眼皮……
冬至不适合写作业,哈哈,
这是太阳和月亮一起举手赞成的!
中国人用的农历,有人也叫它阴历,但农历并不是阴历,农历是“阴阳合历”,中国人不仅关心太阳的脚步,也没忘记月亮的运行。
冬至是24节气之一,这24节气,是老祖宗咨询了太阳月亮和大地,才挑出来的好日子——
中国人是热爱劳动,积极进取,但中国更会挑日子,挑适合劳动的日子劳动,更挑适合休息的日子休息。
作为中国母亲,我要在冬至,烧热了茶(点杯奶茶也没毛病
),陪着娃,打开李子柒的视频:
不久前,李子柒带着她的“手作衣帽间、紫漆衣柜、蜀锦绒花”回来了,消失了3年的她,偷偷整活,把小众非遗再次带上热搜。看得我和小D热泪盈眶!
在接受采访时,李子柒有一句话,让我特别特别感动。她说:
传统文化像极了一位垂暮的老人,如今那位老人真的有在不断被看见和被喜欢。
冬至,我要忘掉作业,带娃一起走进充满智慧与魅力的非遗世界。
养出中国娃的精气神,共同守护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保存下来的记忆。
“我就是要让你们看到,哇,她做非遗好挣钱!”
——这句“凡尔赛”,是95后非遗传播者江寻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
今年年初的时候,这条出现在吉林长春的30米巨型冰龙,就是她的作品。👇🏻
同事家的娃娃已经刷了20几遍
九月本来是个游戏原画师,辞职后以“非遗传播人”的身份行走江湖。
因为“小时候的一些东西不见了,比如在学校门口摆摊卖糖画的老爷爷,我就想找到这些人,记录和学习他们的手艺。”
于是我们看到了,她拜师学打铁花、成了千年来第一个会打铁花的女孩👇🏻
复原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皮影戏,看得小娃娃们眼睛都直了。
她的每个视频都是赏心悦目,讲故事的方式也很吸引人。累了拿来刷一刷,看着这些美美的东西
比喝人参汤都提精气神。
收看地址👇🏻(抖音、b站、小红书同名)
我第一次看到割漆树,用贝壳接住流淌的树汁这一幕,不是在李子柒的漆艺视频里,而是在山白的第一个爆款——古法徽墨制作的视频中。
和李子柒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不同,山白更专注于用古法技艺复活古人的生活器用,纯朴自然,让我有点在围观古人生活的味道。
湘西的马儿板凳,东汉的手工麻纸,红楼梦的花露胭脂……我常常拉着小D一起看,连连惊叹于老祖宗的智慧。
每次他一投入手作,就无比专注,不疾不徐地,一个动作从天亮重复到天黑,没有一句对白,和宁谧的山野就好像融在了一起。
任何时候,打开他的视频真的能让人突然静下来,慢下来,沉浸在非遗手作的魅力中。
“慢”也是他的作品给我最大的震撼。
这条5分58秒的古法徽墨制作,从割漆开始,历经炼烟、取烟、洗烟、阴干、和胶、打墨……花费了500多个日夜。
织一匹夏布,更是经过了十余道工序,仅其中脱胶——“让苎麻接露水,露干后重复洒水”这一个步骤,就重复了5-6天。
我打心底里佩服,像这样的“笨功夫”,没有一腔热爱,真的很难坚持下来吧。
感谢山白,透过他这双粗糙的手,也让我们看到了,
古人生活智慧中,匠心又极具浪漫的一面。
收看地址👇🏻(抖音、小红书同名。b站ID是归乡人山白)
这个是我收藏夹里最好哭的非遗博主了,每到作品展示环节,我都激动得眼泪汪汪的。
南翔最早是个“中华小当家”,热衷于复刻各种失传名菜,从宫廷料理、到古籍美食,甚至《红楼梦》中的冷香丸,《西游记》中的乌金丹,他都严谨地考据,严丝合缝地复刻了出来,被网友们称为全网最野路子的美食博主。
像这样有专研精神的人,干啥不成啊!
于是,我看到他从美食背后的独家绝活开始,走上了实地探访,跟随手艺人学习遗落在各地的非遗艺术之路。
跑到大山里做老师父的关门弟子,一手炭花舞,甩起来宛如游龙在夜中腾空,穿透云层,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跟着一群平均年龄76岁的老手艺人,一起制作了一个重现各时期中国元素的盒子灯,让这个古老的艺术在大众面前重新焕发生命力。
羽毛风筝的非遗传承人张志刚老师离世后,这项技艺面临失传。他又四处拜访见过这门失传手艺的老人,花了6个月时间复刻了“羽毛风筝”,希望喜欢它的人能继续研究和发展这项技艺。
南翔的视频之所以总让人热泪盈眶,不仅仅是因为他让那些“面临消失”的小众非遗重新焕发活力,更是因为
他细细地讲述了每一个遗落在民间的中华非遗背后的故事,也唤起了大家对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非常值得带娃一看。
收看地址👇🏻(抖音、小红书同名,b站ID:南翔不爱吃饭)
“我真的没有要伪造文物啊。”这是95后小哥,在做完黄金面具时对网友说的话。
他自称才疏学浅、手法笨拙,曾花费20万,用一块500克的黄金仿制了5号坑出土的金面具。
(不禁要插播一句,他这都叫才浅,那我叫什么?)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这剩下半张脸的文物。
在重复了上万次的锤打,把金子锤成厚度仅为0.3-0.4毫米的薄片时,他说
“我仿佛真的能感受到3000年前那位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
可以想象,孩子们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也对“千锤百炼”这个成语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这就完了吗?没有,几个月后,他又花费了25万,仿制了1986年1号坑发掘的1.4米的“三星堆金杖”。
《黑神话》火了之后,他又用真金做了孙悟空的金箍。真砸锅卖铁啊,咱普通人可看不了这个啊?
没关系,其实他还有许多“没那么费钱”但同样炫酷的系列。他复刻了很多游戏和动画里的工具,比如小朋友们肯定会喜欢的虹猫蓝兔七侠传里的长虹剑。
其中,复刻“魔刀千刃”这支视频,最能体现他的用心。
魔刀千刃,来自动画《刺客伍六七》刀刃,由几百块碎片拼接而成;
这里面的碎片可不是画上去的,是他一块一块打磨黏上去的。
才浅并非考古专业出身,只是单纯的手工爱好者。小时候被古装剧里的机关盒子吸引,(就是那种一打开,会嗖地射出一支箭的那种),他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
后来,大学期间他又在网上自学木工、PS、PR,从做一把梳子,一双筷子,一个吊坠开始,变成了如今的百万up主。
做视频7年多,从一开始做着玩,做到了自己的手工作品黄金面具和金杖还被请到上海博物馆东馆参展。
年轻一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在才浅这里,是全心投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手工耿——人称“发明界的泥石流”,“保定爱迪生”,最初是一位乡村焊工,几年前他看到网上有一个拿废旧零件做的钢铁小机枪要卖2000元一个。于是,他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去开一个小作坊。
做什么呢?发明一些极具现实需求(但同时没有什么用)的东西。
比如,他说,自己最讨厌吃泡面的时候地震,汤和面撒出来要做卫生还影响泡面口感,真烦啊,那就设计了一个可以承受10级地震的吃面架子。
净是些“看起来好神奇,但又没什么用的东西”,连妈妈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忍不住“吐露心声”:
“我是觉得,不是说没用啊,那是真没用啊!”
他的作品有多离谱呢,比如,用心做了这个纯手工的菜刀梳子:
“倒立洗头机”、“户外麻将车”、“钢琴烤串车”,让人惊叹他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还有这个炫酷的水枪摩托车,同事们家里的小男孩瞬间被圈粉!
但他说,“不管有没有用,只想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感谢耿老师带给我们的快乐!
手工达人的赛道,怎么能少了给娃做手工作业的家长们呢!!
又又Elf就是一位专带孩子手工cos各种影视角色的全职妈妈。
看,她家娃每年的文艺汇演不用愁了!
材料竟都不是啥高大上的东西,真就是“手工作业用材”的级别,但创意和手艺真让人意想不到。
比如把榴莲壳做成肩甲
网友看了直说,我的儿要让我做这个,我只能让他换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