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全网都在找的帅气列车员,是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荐读】 戳心!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全场潸然泪下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7 13:35

正文

来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


当董卿问她,最近哭是什么时候,她说:没有。观众笑了。


当她读完 《写给母亲》这篇散文,她哭了,董卿哭了,观众也都哭了。



最新一期的《朗读者》主题是“眼泪”,斯琴高娃朗读了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写给母亲》。


母亲,似乎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么这根心弦是如何被拨动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斯琴高娃的这段朗读吧。



关于“母亲”的角色


从雍容大气的西北老太太、底层小人物的党员二楞妈、到康熙皇帝背后贤德的孝庄,无数身份地位迥异的母亲角色,被斯琴高娃演绎出“一人千面”的境界。


董卿问:你在演母亲的角色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吗?


斯琴高娃: “戏中我演了这么多母亲的眼泪,其实都来源于戏外我母亲的眼泪,所以我演绎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我妈妈的影子。”



小老太太的眼泪


小老太太,斯琴高娃用这个词来称呼母亲。而关于母亲的形容词,斯琴高娃用得最多的是坚强。


1950年,斯琴高娃出生。1954年,斯琴高娃父亲去世。加上随之而来的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可以说,斯琴高娃童年时期的生活并不轻松。面对种种艰辛,斯琴高娃说她母亲那时候很少哭泣。


“小老太太特别特别坚强” 斯琴高娃多次提及母亲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影响她和她的兄弟姐妹。然而,有一次,她的母亲却流泪了……


有一回,在《康熙王朝》的拍摄现场,母亲看到了斯琴高娃扮演的80多岁的孝庄皇太后,结果,母亲一看女儿的装扮就哭了。



“看见女儿变得这么老,比我还老这么多,我心里接受不了,我知道这是假的,可是还是难过,不忍心看。”


想到筷子兄弟的那句歌词: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生换你岁月长流。” 一直以为是自己在担心父母变老,没想到,渐渐长大、变老的我们,同样让他们难过。


我妈一定还在牵挂着我


为何选择贾平凹的这篇《写给母亲》,斯琴高娃回答说:人虽然是去了,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阴阳相隔,但是互相的那种牵挂,是永生永世的。


文章里,作家贾平凹写到:


我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对于这种阴阳相隔的相互牵挂,斯琴高娃自己也说到:


“我常常会听到我妈妈在唱歌呀,真的,我妈妈的喜怒哀乐,那些表情历历在目,好像都是忘不了的。”


所以,当她读到最后这几句的时候, “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她哭了,董卿哭了,全场观众也都哭了……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那样: 她读得很慢,但读着读着,我眼泪就下来了。


@你好牵牛:

听着斯琴高娃老师的朗读,我潸然泪下。望着坐在我旁边的母亲我又欣然的笑了,庆幸我的妈妈还依然在我的身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