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和我一样好奇的,奥运会领奖台上这些运动员手里拿的长盒子到底是啥呀?
就是全红婵胳膊下面夹的这个:
巴黎奥运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后,中国选手全红婵接受采访,图片来源:香港中通社
要知道往年大多数奥运会上,选手们一般都是拿花束的,而且花束的设计一般都会呈现各国特色。
比如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上,花束里采用的是澳洲特有的瓦塔拉花;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花束选用了月桂叶,同时还有编织的月桂头冠,还原了古希腊时代的奥运传统装饰;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则是选了「中国红」主色调的红色月季……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颁奖现场,图片来源:搜狐体育频道
此前,只有里约奥运会上,奥组委出于环保考虑取消了花束,改送会徽的 3d 模型。
2016 年里约奥运会首日女子 10 米气步枪决赛的颁奖典礼,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这次巴黎奥运会,也考虑了环保因素,选择了一款可能比 3d 模型还趁手的伴手礼,据奥运官网说明,这是一张海报:
这个 40 公分长的盒子里面,装的是插画家加托尼(Ugo Gattoni)创作的「巴黎奥运特制海报」,这幅海报是他在 2023 年 9 月 19 日至 2024 年 1 月 19 日期间,耗时 2000 小时完成,里面不只有许多巴黎城市地标、比赛场地,更有许多运动员、巴黎居民。
插画家加托尼(Ugo Gattoni)创作的「巴黎奥运特制海报」,图片来源:美联社
还带着印刷标记的海报,图片来源:央视网
不知道为什么,初看这图的时候,一股摩点众筹赠品风扑面而来……
可是慢慢琢磨这图的细节之后就不禁感慨:真是千里送海报,礼轻情意重啊!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张小海报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海报共有两份,一张是奥运会用的,一张是残奥会使用,两张海报的图能拼出一张完整的场景。
两张拼在一起,图片来源:巴黎奥运会官网
巴黎奥运会设计总监乔亚希姆 · 朗辛最初对这张海报的期待是「想要讲述和巴黎2024 相关的故事……让体育走出赛场。」他希望「这张海报能够讲述无数故事,其中充满标志性符号。海报中有太多小细节,它们是存在在无数故事之中的小故事。」
几乎在定下这个方向之后,他就确定了插画师人选 ——乌戈 · 加托尼。
加托尼是法国著名插画师,与爱马仕、卡地亚、轩尼诗等高端奢侈品牌都有过合作,尤其擅长创作充满想象力、细节丰富、故事性极强的超现实主义插画。
与爱马仕合作的丝巾图案,
图片来源:
agentpekka.com
与轩尼诗合作的海报,图片来源:
agentpekka.com
而且这已经不是加托尼第一次参与奥运会创作了,早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他就参与了名为《自行车》的项目,绘制过三张画面繁复、细节满满的海报。
※ 你可以登录 https://agentpekka.com/ 网站,查看
Ugo Gattoni
的页面,能看到这幅图相对清晰的画面
伦敦奥运会自行车项目海报,图片来源:
agentpekka.com
在本次巴黎奥运会的海报里,加托尼几乎把巴黎拿得出手的元素都安排进画面里了,可以说是一整套巴黎奥运会满汉全席吧!
首先为了体现让体育走出赛场的理念,将比赛场地与整个巴黎的重要地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地铁、塞纳河等等,各类项目比赛呢,就在这些场地里突如其来的发生……
埃菲尔铁塔从法兰西体育场里穿堂而过,体育场的屋顶上,是一群小人在进行露天霹雳舞大赛,霹雳舞也是本次大赛新增的项目。
房檐上还有两位令人担心的吊环运动员正在努力支撑……
残奥会海报的角落里,是射击、盲人门球项目的比赛现场,还有一支正举旗进场的代表队。
图中还有本次奥运会的吉祥物(据说有 8 个)、标志物、金牌之类的:
加托尼甚至还在海报中加入了塔希提岛和马赛,查到的资料里没明写,但
我猜海报左上角那个船坞,就是马赛的老港口,你看像不像?
海报的细节还有很多,不过网上搜不到更清晰的图了,如果你也对这张海报感兴趣,可以登录巴黎奥运会官网购买这份伴手礼。
是的,人家巴黎奥组委除了给运动员做了特装编号纪念版,还制作了大批普通版海报,供我等民众一睹风采,仅需 58 欧,你就能拥有奥运冠军
(几乎)
同款海报了。(
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有众筹风了……
)
加托尼还在自己的 ins 上发布了海报的夜间效果,也是相当惊艳,可惜还没有看到纸质版。
好的,那接下来让我们压力给到 XX……?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细节控」
不得不说,奥组委官方选用加托尼的策略还是相当成功的,虽然作为纸质印刷品,感觉这礼物有点儿轻了,但海报里丰富的画面和细节,让这张海报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直线上升,成为值得反复拿出来赏玩的艺术品。
尤其是你再进一下巴黎奥运会的官方商店,对比一下另外的海报款式……
虽然少了一半多的价钱,但我想它最大的价值,就是映衬得旁边那幅海报更有价值了。
这种
在
画面里呈现丰富人物形象和环境风景细节的绘画方式,能够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并不稀奇,在世界艺术的历史上也有相当多的艺术家前辈擅长此类画法,算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材料组织方式吧。
比如这部巴黎奥运会
《塞纳上河图》的老祖宗《清明上河图》,宽 24.8cm,全长约 528cm,记录了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的繁华市景。
作品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就不用多说了,光是看着细节中的人物和情节,都觉得好玩儿极了。这也是此类作品最有赏玩价值的一面,真的是看画就觉得有趣。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wikicommons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wikicommons
这五个社会闲散人等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看得这么热闹……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wikicommons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wikicommons
《清明上河图》用的是相当写实的手法,还原了北宋时期市民们的生活日常,也有一些艺术家更擅长超现实主义群像创作的,比如 15 世纪的尼德兰艺术家,耶罗尼米斯 · 博斯(Hieronymus Bosch)。
《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图片来源:wikicommons
这是博斯最著名的画作《人间乐园》三联画,搭眼一看这奇形怪状的建筑就不像人间是不是?
《人间乐园》局部,图片来源:wikicommons
画面里的人物行为和试图表达的故事,自然也是妙趣横生,不说是让人百看不厌吧,至少也可以说是让人哑口无言。
《人间乐园》局部,图片来源:wikicommons
相比博斯太过放飞自我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他的后继者,另一位 16 世纪的尼德兰艺术家彼得 · 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则相对更保守一些。但和博斯一样,勃鲁盖尔也超爱群体大狂欢的
大场面制作。
勃鲁盖尔的作品大都在记录那个时代尼德兰的风俗民情,一生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来创作,也被称为「农民画家」。
不过怎么说呢,勃鲁盖尔的画作整体感觉很现实,不像博斯的画作有那么多非人间的地方,但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比如你看《清明上河图》,你会感觉整个画幅里的场景它都特别合理,就是现实中能发生的一个场面。
但回头去看勃鲁盖尔,比如他这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儿童游戏》。
你实在有点难以相信真的会有这么多孩子这么集中地聚集在一个地方玩这么多种游戏…… 这样莫名其妙的大型集会现场就非常博斯!
《儿童游戏》Children’s Games,图片来源:wikicommons
再看细节,就会发现,原来 16 世纪尼德兰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玩得差不多啊!!
《儿童游戏》局部,图片来源:
wikicommons
东北孩子小时候的最爱,抛接嘎拉哈。嘎拉哈据说是满语,就是羊关节的意思,也有叫羊拐的。
《儿童游戏》局部,图片来源:
wikicommons
就问哪个男孩子没玩过滚铁圈!你说都谁想出来的呢……
《儿童游戏》局部,图片来源:
wikicommons
小时候,经常抽冰尜儿,后来来了北京才发现,这边还有旱地抽尜儿,听见过一个特别可爱的名字,叫打尜尜。
《儿童游戏》局部,图片来源:
wikicommons
最后这个有人玩过吗?把红砖上磨下来的红面面假装成调料或者药材,然后假装自己在做饭或者卖药……
不只画作里画了好多游戏,你会发现这幅画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游戏,它像是一个沉默的谜面,等待观赏者从里面发现有趣的细节。
你还可以自己设计玩法,比如找找里面到底有多少种游戏,哪个游戏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哪些是女孩的游戏,哪些是男孩的?哪些游戏需要特殊的道具,哪些不需要?……
自己看完了,还能坑朋友…… 当然,所有此类作品,包括奥运会那张大海报都能这么玩儿~
怎么样?是不是越来越觉得这张海报值了!?这不只是张纸质海报啊,这还是一款低碳环保的单机游戏啊!
03
看着这么养眼的艺术作品,还能同时玩着创造性的小游戏,这大概就是
靠人眼去寻找复杂画面细节的乐趣吧。
十二年前有一款风靡大江南北的小游戏,名叫「找你妹」,不知道你还有印象吗?粗糙的画面,简单的逻辑,明明是让人嗤之以鼻的组合,结果却在上市三个月就达成日活跃用户 600w,月收入 500w 的奇迹。
可见人们对于在复杂画面里「找找看」游戏的热衷和喜爱。
找你妹游戏截图,图片来源:bilibili.com 视频截图
早在 20世纪 50 年代,插画师就会在杂志、报纸或书籍中绘制复杂插画,制作「找找看」游戏,著名的美国儿童杂志
Highlights
就以其中的益智游戏设计著称。
图片来源:Highlights 杂志官网
这个系列杂志共分幼儿(0-2)、学前(2-6)、儿童(6-12+)三个年龄层,还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全脑力游戏杂志
Highlights brainPLAY
。这个系列已经在美国销售超过 70 年,几乎美国家庭人手一册,全球销量更是超过 10 亿册。
图片来源:dealmoon.com
1983 年,也许是受到
Highlights
杂志的启发,今晚传媒集团、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创刊了国内唯一一本以智力训练为主的综合科普杂志《智力》。这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杂志,里面的找找看游戏特别复杂,而且很有设计感。
除了找找看还有各种各样的益智游戏,迷宫、填字游戏、火柴棍、数学题,插画也是充满科技感和想象力的,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人正在操作一个特别复杂的机器,机器结构细致到每一个轴承和连接处,每期里面还有一页能剪下来做手工。
「找找看」游戏因其广大的受众,甚至独立成为一类益智类游戏书的代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著名的视觉挑战游戏书《寻找威利》(
WHERE'S WALLY?
)系列。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两位主角玩寻找威利的游戏书,图片来自搜狐
威利的玩法也很简单。这个穿红白条T恤,瘦瘦高高的小哥是威利:
图片来源:潮流志
你只要在下面的画面里找到威利就算赢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
经典珠玉在前,新时代的「找找看」游戏书,也纷纷在情节设计和画面风格上大作文章,开拓自己的特色。
要是你喜欢前文巴黎奥运会的海报风格,那千万别错过这本
《恐龙大营救》
,它的作者
索菲 · 盖利夫是
与加托尼风格一脉相承的
法国插画师。
这本书直接带着一些情节帮孩子进入游戏。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开着小飞机四处救援的小恐龙,每天勤勤恳恳地上班。
《恐龙大营救》内页图,图片来源:读小库
小猫、青蛙、兔子和爷爷……全都迷了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很着急,需要小朋友和搜救员——恐龙一起完成营救行动。
营救行动的地点呢,包括岩洞、游乐场、博物馆和外太空等十一个场所。接着,根据左侧文字部分为小朋友提供的线索,就可以在稠密的细部图中寻找那些迷路的家伙啦。
《恐龙大营救》内页图,图片来源:读小库
比起一些「找找看」游戏书为了增加难度,试图
用狂轰滥炸式狂塞人的方式来制造头昏眼花的效果,《恐龙大营救》更注重画面的协调和观赏性。
干净的线条平涂,柔和的色彩,
与加托尼在巴黎奥运会海报中的法式色调非常相似。
尤其是书里面还有一幅奥运村题材的画面,画中这位垂头丧气的运动员……假装他是运动员吧,丢掉的是他的兔子…… 辛苦您把它找回来了……
《恐龙大营救》内页图,图片来源:读小库
可以说,画面中的无厘头场景和本次巴黎奥运会的表现那是相得益彰啊!!
看来法国人的精神状态真是一脉相承。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 眼看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让我们祝接下来的参赛选手好运,当然要是把金牌给马(还是牛…?)我也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