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意外艺术
我们只做一件事,告诉你:艺术,其实没有那么难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艺术世界 ArtReview  ·  未来之星|孟倬司琪,由储云推荐 ·  1 周前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  ·  翰墨迎国庆 丹青展华姿 ·  4 天前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国庆推荐|跟随艺术的脚步,穿越时空和这些身影相逢 ·  1 周前  
康石石  ·  网易游戏25秋招设计岗位一览!附内推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意外艺术

打工人发疯,郑板桥还是太全面了

意外艺术  · 公众号  · 艺术  · 2024-10-08 18:30

正文



节后上班第一天,大家的精神状态还好吗?


从网友晒出的返工文案来看,好像“蛮好的”。


有实现医学奇迹的——人在工位,魂在床位。


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又上班了,真好。腰不疼了,腿不酸了,连心脏也不跳了。


有孝心真挚感人的——“我可以为祖国母亲再庆祝一次生日吗?


……


要说打工人的发疯,从来没有最疯,只有更疯。


而这里头,如果说有谁“疯”出了水平,“疯”出了风格,那还得是郑板桥。





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可以说是一生落魄,一生嘴欠。

他 21 岁中秀才,40 岁才中举人。

同为“扬州八怪”的李鱓,26 岁中举人,不到 30 岁便为宫廷画师,名噪四海。

复堂起家孝廉,以画事为内廷供奉,康熙朝,名噪京师及江淮湖海,无不望慕叹羡。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无所知名。
——郑板桥《板桥自叙》

那郑板桥在中秀才后的这 20 年,他在忙什么呢?

答案是——赚钱养家!

郑板桥 23 岁成家,为了维持生计,婚后没几年便去真州江村教书。

但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并不愉快——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因。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郑板桥《教馆诗》(节选)


功课少了家长嫌偷懒,功课多了学生又不满。工作确实挺清闲,可是钱确实也不多。

等到郑板桥终于熬到了当官,已经 50 多岁了,性子更是一点不收敛。

知潍县时,郑板桥要为重修文昌阁撰写碑记。

其他官员写碑记:谨遵 OKR 工作法,顺带吹嘘自己的功劳~

郑板桥写碑记——“拜此人须学此人,休得要混帐磕了头去也!”



郑板桥晚年重回扬州,卖画糊口。

天天画画,可把老头累坏了——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


▲ 郑板桥 《竹石兰花图轴》(乾隆二十九年) 
上海博物馆藏

好家伙,这不就是当代打工人的心声吗?!

有工作的时候烦工作,没工作的时候烦找不到工作……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清朝“打工人”郑板桥主打一个生气就骂,直言不讳。



郑板桥之所以这么爱骂人,也是因为—— 那些人确实该骂 他道德高尚、人品正直。


有一次,上司们在济南趵突泉设宴,请郑板桥赋诗。

泉水清冽、景色宜人,可郑板桥提笔写道——


原原本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
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识清泉。

——郑板桥 引自曾衍东《小豆棚》

这水啊流到海边就像卤水一样浑浊了,谁还能看出这是清泉。

就是说官场浑浊,即使是清官也难以辨别,暗讽在座各位都是贪官。

上司:当面蛐蛐我是几个意思??

据说知府大人当时就拂袖而去。



但郑板桥并不是无缘无故骂人,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潍县正闹旱灾。

郑板桥原本想借此机会请上司赈灾,却没想到这群官员正云淡风轻地享受山珍海味,他怎么能忍得了?


这会儿的郑板桥已然变身职场“讨伐型人格”,但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还得从他44岁中进士后说起。

在当时,考上进士之后并不能立即授官,还需要人脉为自己引荐。

于是“大龄进士”郑板桥便开始四处拜访达官贵人。

▲ 郑板桥 《石畔竹兰图》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诗作就能赢得青睐,但现实让他意识到没那么简单。

他效仿过韩愈的《上宰相书》,给当权者或知名长者呈过诗作,可最后都是“惭予引对又空还”——白干!

常怪昌黎命世雄,功名之际太匆匆。

也应不肯他途进,惟有修书谒相公。
——郑板桥《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

当时官场求进的窍门,要么是家有靠山,要么是投其所好。

而郑板桥,一个出生于水乡的穷书生,哪里懂这些,因此也没能如愿谋得官职。

不过在京城的这段经历也算让他长了世面,看到当时大多数文官的选择——

趋炎附势、粉饰太平,亦或是两眼一闭、不闻世事。

可是,别人能这样,郑板桥却做不到。

虽然说郑板桥家世不富裕,但祖上三代都是读书人,书生的清高还是在的。

▲ 郑板桥 《清供图》

再加上他也过了不少苦日子,自己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把伞。


乞食山僧庙,缝衣歌妓家,年年江上客,只是为看花。

——郑板桥《落拓》


在给堂弟郑墨的家书中,郑板桥写道:“可以终岁不作,不可以一字苟吟”——


要看到民间疾苦,要为百姓说话。


确实像他所写的那样,郑板桥一直在作品中针砭时弊,体察民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



郑板桥的“疯”,不过是在做自己。

就像他一生画过那么多幅竹石图,其实也是在画自己。

▲ 郑板桥 《竹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一枝清瘦竹,萧萧两袖寒。

板桥的竹,多生长于岩石蹊径之中,用笔瘦而不弱。

岩壁越是高峻艰险,竹竿越是挺拔坚劲。

正如他自己,历经坎坷、看透炎凉,却依然刚正不阿、保持风骨。



回看郑板桥的经历,我们会发现他的大半生其实都在“轨道”上运行——


为了改善家境,幼年时的他便发奋读书,希望将来能找个好工作;


“名校毕业”之后被迫 gap 了六年,只为等一份合适的 offer;


在体制内安稳度过了十多年,最后因为得罪上面被炒鱿鱼,被迫脱轨,开始人生新副本“独立画师”……




郑板桥曾认为自己的仕途大有可为——“分明一匹鸳鸯锦,玉剪金刀请自裁”,


到最后成为扬州卖画人,认为自己以笔墨糊口是“可羞可贱”之事。


挣扎于“轨道”之间的落差与酸涩,他懂得。


愚兄少而无业,长而无成,老而穷窘,不得已亦借此笔墨为糊口觅食之资,其实可羞可贱。


——郑板桥《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可即便如此,郑板桥也没有在“轨道”中磨灭自己的个性。


一生落拓、宦海浮沉,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


为官时关心民间痛痒,创作时抒发现实感怀。



同为“扬州八怪”的高翔,虽然天赋极高,但却终身未仕,一生安于陋巷。


对于自己的随性,他自言道“吾自乐吾真”。


我自用我法,难与古人量。宇宙俯仰间,画出真清狂。
——高翔 题《画马》

而郑板桥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跌宕、再跌宕,可不论是在“轨道”上,还是“脱轨”后,他都从没垮下过。


就像他广为流传的那首《竹石》所写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板桥 《竹石图》(咬定青山) 南京博物院藏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这是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


可是“旷野”是什么呢?


是简单的辞职、旅行、不工作吗?我想并不是。


“旷野”这个词太抽象,而我们对它的想象也过于贫瘠。


实际上,人生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尽管世界划定了种种规则,但如何在有限的规则中活出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它可以是“旷野”
也可以是“轨道”
重要的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方式


*本文参考资料:

[1]《清史列传》王钟翰

[2]《扬州八怪传》丁家桐 朱福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