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同事的儿子读的商科,听说刚毕业年薪就八九十万了!”
“当初叫你换专业你非不听,现在毕业了好找工作伐?”
👆以上是我在饭桌上听爸妈说得最多的话,在家网课这一年,我也就听了10086遍吧
爸妈亲自上阵给我贩卖焦虑,也是没谁了。其实我知道,他们是一边希望我开心,一边又担心我的前途,我也在想
当初选专业(我读的艺术)是不是太任性了?
我自己也经常在微信上刷到这样的文章,什么“哈佛毕业回国养猪”“花百万留学,月薪才7K”……
这个时代贩卖焦虑的人太多,虽然心里明白要屏蔽掉这些,心平气和专注当下,但还是会忍不住思考人生。
因为实话实说,
这个专业出来确实不太好找工作
,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我现在还打算申请研究生,并且想申请人文艺术类的,但总有一天不得不面对求职的难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在网络上讨论热度超高的“鸡娃”,就是我本人。
从小到大,爸妈都帮我铺好了路
,哪个阶段该学什么,上什么补习班,包括出国的时候申请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我都没操心过。
有一说一我妈真的厉害,出国是她DIY的,没找中介,我拿到的offer都算是名校的。当时觉得被鸡虽然痛苦,但好歹苦尽甘来了,出国了就可以放飞了。
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出国后一切靠自己,我慌了。很多东西我都不懂,结果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上实习经历一片空白,GPA在大神云集的学校里也不算特别拔尖,最后被残忍刷掉……
后来跟爸妈一合计,我打算gap一年,申请2023的研究生,在这段时间好好努力一下。
他们当然是支持我读研的,都说“不读研有什么出息,隔壁小孩都在985读研”,申请什么项目也帮我想好了。
可是
研究生在国外找工作,行情究竟怎么样
,我也是一片空白。
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我也没有更好的打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本科法学,原本是打算在国内读研,可是经历一次考研失败后,我没有勇气二战,于是选择出国。
申请学校还是比较顺利,最后拿到英国一个比较好的大学的offer,只不过爸妈为了我卖掉了一套房。
所以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加上是一年硕项目,课程紧,平时赶due要疯掉。这一年一个人在国外,冷暖自知。
目前正在写论文阶段,可还没怎么开始呢,前两天我发现自己的
近视度数已经涨了200
……
我的大学同学要么在工作,国内读研的今年都毕业了,工作也敲定了,而
我要7月底才能回去,和招聘季完美错过。
每次打电话回家爸妈都安慰我,不用焦虑,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任务,好好毕业再说,他们会支持我的。越是这样我越难过,嘴上不说,但他们对我期望很高,好怕让他们失望。
不能细想,有点致郁……继续肝论文吧。
别人都是被鸡,
我是自己鸡自己
。爸妈很通情达理,可能因为他们大学都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所以希望我学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被现实支配。
从小到大,他们也都不会给我额外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上补习班、出国留学这些都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蛮独立的,虽然爹妈很佛系,但我很早就开始考虑找工作的问题,当初选了商科,也是为了之后毕业后更好找工作。
上了大学,有关求职该做的功课我都做了,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做networking、制作简历、申请实习,原本一切都挺顺利的,
但疫情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我的计划。
当时我已经收到了一家local的实习offer,结果
公司直接宣布取消实习,还撤回部分全职offer。除了宅家网课,我没有别的事可做。
Final考完了,下学期就要返校上课了,但是已经大四的我,还能找到工作吗?
以上4位同学的故事,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呢?
而教育内卷化,家长们的内心也总是纠结不已👇
内卷时代,每个人试错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无论是
择校选专业,还是到求职跳槽,每一个选择都要深思熟虑。而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过来人”分享专业建议。
今夏,WST特别推出
来自沃顿、哥大、UCLA、
LSE
等名校毕业的15位学长学姐
线下分享1小时的学前求职干货
如果你目前正在纠结选什么专业
或是有转学的想法
担心会跟不上学业
如果你有读研的想法
害怕自己的学历会贬值
如果你对于自己想去的行业和公司
还没有清楚的认知
……
以上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答
还有机会和学长学姐们约1对1咨询
私人订制专属学前求职规划
拉开和同龄人的差距
一直以来,WST通过学前求职一对一活动,帮助来自沃顿、布兰迪斯、多大等多所大学的同学解决了求职问题,来看看他们的好评↓
来自
Brandeis China Connection的主席Sissel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