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地铁一起有偿占位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涉事者为了博人眼球和推广账号,虚构了地铁有偿占座交易,引发不良社会影响。警方介入调查后,涉事者承认编造虚假信息,被警方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上海地铁强调,地铁座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不应被独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涉事者虚构地铁有偿占座交易
涉事者为了博人眼球和推广账号,声称有偿转让地铁座位,事后承认虚构交易事实并对此事引发的不良社会影响道歉。
关键观点2: 上海地铁运营方坚决反对该行为
上海地铁运营方表示地铁座位是公共服务设施,不应被个人独占或用于谋取私利,对于此事件表示坚决反对。
关键观点3: 警方介入调查并作出处理
上海警方关注此事并展开调查,找到涉事男子周某某并发现其为了博取关注而编造虚假信息。目前,警方已对周某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
关键观点4: 上海地铁呼吁乘客正确反映问题
上海地铁强调,如遇到类似事件,乘客可向工作人员及时反映或拨打服务热线告知。同时呼吁广大乘客正确使用公共资源,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
正文
1月3日,上海地铁“5元卖座”涉事者在其账号发布澄清文章,承认自己为了博人眼球、推广账号,
虚构了以5元价格“出让”地铁16号线早高峰时段座位的交易,
并为此事引发的不良社会影响致歉。
记者注意到,目前该账号仍可查看和关注,但其主页显示
“因违反相关社区规则,已被禁言”
。
相关账号被禁言。
2024年12月,涉事者曾在社交平台账号发文,“出让”上海地铁16号线早高峰时段从滴水湖开往龙阳路方向的区间座位,还附上了大致的到站时刻。据其自称,“有偿占座”收费5元,已有交易,随后在网上发酵成为热门话题。
今年1月2日深夜,上海地铁运营方发布回应称,对此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地铁座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不应被独占,更不应成为个别人变相谋利的工具。”
令广大网友没想到的是,此事竟是“自导自演”。1月3日上午,涉事者在原账号发布澄清文章,承认自己
为了博人眼球、推广账号,虚构了两单交易的事实,自制虚假的交易记录截屏,引发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记者注意到,目前该账号仍可查看和关注,但其主页显示“因违反相关社区规则,已被禁言”。
另据上海警方透露,警方关注到此事后迅速展开调查,并找到涉事男子周某某。经查,周某某为提高其在某社交平台账号的知名度,在没有实施相关“占座”行为的情况下,于12月19日发布“有偿占座”帖文。12月31日,周某某为让“有偿占座”帖文保持热度,达到博取更多关注的目的,向某外省媒体提供自制的虚假交易记录,谎称已成功转让2次,致使该不实信息在网络扩散传播。到案后,周某某对其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目前,警方对违法行为人周某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据悉,上海地铁16号线是连接市郊的浦东临港片区与主城区的一条“通勤线”。据上海地铁运营方发布的“1月3日早高峰乘坐舒适度预告”,该线路往龙阳路方向的周浦东站到罗山路站区间,满载率达到80%至90%,属于“较拥挤”范畴。
上海地铁强调,地铁座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不应被独占。如有乘客遇到类似事件,可向工作人员及时反映或拨打服务热线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