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如果洗发水没有了,能用沐浴露洗头吗? ·  17 小时前  
科学网  ·  广东多所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  2 天前  
宇宙解码  ·  拉尼娜确定来了,地球将出现短暂降温!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9人接连确诊,紧急送医!千万警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身先健脑

MINDS丨5x5计划详解,「瘦肉精」人体研究?什么油最健康?

健身先健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9-10-15 23:41

正文

健身这么久,不知道你是不是产生过以下困惑:

在运动科学领域,每个月都有几十、数百篇新研究发表,但是不仅没有条件接触,就算接触了也读不懂科学文献,那又该怎么获取最前沿的信息呢?

很多博主都会引用科学文献,但是这些实验到底是怎么做的、研究靠不靠谱、解读偏不偏颇,读完还是一头雾水……

要是有一种期刊,能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且客观中立地分析这些研究到底可不可靠、对实践有哪些意义就好了!

这就是《MINDS》杂志的创刊目的。


我们专注于推送各项关于健身的前沿研究,比起公众号的「科普」性质,更适合想深入研究营养、训练、补剂、健康生活方式等健身相关话题的爱好者。


我们的作者和译者,包括了:


运动医学和营养领域的科研人员、PhD、经验丰富的教练、运动员等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签约更多优质作者,争取给你最好的阅读体验。 以下,就是《MINDS》杂志2019年9月的推送内容。

内容总览


食用油,哪种最健康?


用「瘦肉精」减肥?小心得不偿失!


频繁换训练法,并不能帮你更好增肌


复合动作,并非永远强于孤立动作


一氧化氮补剂:全面科普


假期怕掉肌肉?试试这一招


训练计划详解:5x5训练法


长按二维码,联系客服查看全文


内容摘要

食用油,哪种最健康?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全方位地从成分、加工储存过程、烹饪方式的角度,加上大量的科学文献、荟萃分析数据,给市场上大部分的食用油排了名:从常见的黄油、酥油,到新兴的牛肉果油、椰子油,一样不少。

别被上图迷惑了。我们在文中讲解的是:光看发烟点,远远不能决定该食用油的健康程度。图:《MINDS》杂志


用「瘦肉精」减肥? 小心得不偿失! 包括类固醇在内的一些违禁物质之所以风险大,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甚至完全没有)相关的人体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有效剂量、安全剂量很难确定,它在健康人身上的长期副作用也会不明确。


不过,最近有1项基于年轻、健康、有运动习惯的男性的关于 beta-受体激动剂(「瘦肉精」所属的大类)的人体研究,则提供了相关数据。


频繁换训练法,并不能帮你更好增肌 我们都知道,偶尔变化一下训练刺激,避免身体太适应当下的训练刺激,能够更好地让肌肉增长。很多人的做法是,周一时做每组8-10次,周三每组6-8次,周五每组10-12次。但这样的变化方式,真的比一成不变的训练安排更有利于增肌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