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宣传和推广珊瑚实验小学的亲亲教育理念,加强和促进大家对亲亲教育的认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交易实战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系列报道(六)信息技术:Scratch趣味教学!培养孩子计算思维 不做“码农”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 公众号  ·  · 2019-04-10 09:34

正文

点击"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关注我们




华龙网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那么新形势下,学校应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珊瑚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品牌学校,以现代化的办学理念“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为指引,植根于课堂实践境脉,成功构建了“亲亲课堂”。学校通过系列课程,为学生打好现代化的小公民素养基础,并启动芬兰培训计划,将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亲亲教育”。

在校长谭劲看来,要做好教育现代化,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由“爱”出发,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教师要不停叩问内心“我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吗?” 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需求,用科学方法启迪孩子们的智慧。

本学年,华龙网记者团队一行,走进了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切身体验在“亲亲教育”理念影响下,“珊瑚娃”们最真实的成长与发展。


段亚老师执教的信息技术“亲亲课堂”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并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随着新教材的改版,以 Scratch 为代表的图形化编程教学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课堂。

在珊瑚实验小学段亚老师执教的《认识次数循环》一课中,我们看到,信息技术学科老师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将纷繁的程序知识概念化、结构化,并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由浅入深的编程任务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使得程序教学不再局限于指令教学,而是真正聚焦到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顺序、选择、循环是程序设计中的三大结构,据段亚老师介绍, 本课梳理了重大第八版教材中“次数循环”的有关内容, 将知识以概念“次数循环”为中心进行了整合。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准确理解“次数循环”的概念呢?课堂伊始,段老师以“围着操场跑2圈,将重要的事情说3遍,英语单词抄写5遍”这些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重复”概念入手,引入“次数循环”,通过亲近学生认知,为接下来理解程序世界里的次数循环做好了铺垫。

随后,孩子们最期待的实战开始了!段老师告诉记者,用Scratch编程软件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只有当程序在语法上合规合理时,积木的接口才能对上。现场,段老师以贴近生活、难度渐进的两个编程问题“重要的话说三遍”“模拟四季更替”为载体,通过对循环体、循环次数的分析及对程序的反复调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次数循环。

在“模拟四季更替”这一编程任务中,记者看到,在段亚老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大家思维活跃,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学生或以一个季节的更替为循环体,或以一年四季的完整更替为循环体,少数同学还运用到“嵌套”编程思想……课堂俨然呈现“百花齐放”的氛围,孩子们的编程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强化。

“小小的指令却能实现精准的重复,你想知道计算机是如何思考的吗?”有趣的实践操作后,段老师抛出了疑问,活跃的课堂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非常好奇指令背后的秘密。于是,段老师以“重要的话说三遍”为例,通过图示的认读引导学生了解次数循环的原理,当学生初步了解过后,段老师再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自己运用语言将另一个编程任务“四季更替”的原理表述出来,安静的课堂立刻变得“沸腾”,同桌小伙伴间相互“PK”口才,还争相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思路,现场好不热闹。

“编程重在实操,为何要让孩子们认读流程图呢?”对此,段老师表示,编程思维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算法,而流程图是隐性思维的可视化载体之一,对流程图进行语言描述,也是培养他们计算思维的良好途径。各种程序语言的代码呈现方式不同,但它们背后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当学生今后接触到更为高级的代码式程序语言中的“次数循环”时,他们也能够灵活运用。

同桌小伙伴间互为 “小老师”,互助学习


段老师走入学生中间指导教学

段老师的课堂设计,紧紧围绕“理解编程思想,培养编程思维”,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主动思考。“以前看到过长辈们‘编程’,感觉非常‘高大上’,但现在只需要使用鼠标拖动里边的积木块就可以编出好玩的动画效果,就跟玩积木一样简单有趣!”杨雅雯开心地说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沉浸在Scratch编程软件的无限趣味里,在自主探究中还摸索出不同的程序表达方法,并跟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分享交流,在大家的努力下,构建出次数循环的编程模型,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编程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回到家后还想继续玩编程。

“小学生学习编程,并不是让他们成为程序员,而是通过基础编程概念和技巧的学习,充分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 创造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计算思维。”段老师表示。

学生勇敢上台分享自己的思路


亲亲观点:


“珊瑚娃”谈收获:

高紫涵:今天的信息技术课,让我知道原来生活和我们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可以联系得这么紧密,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体育课在操场跑圈”等都与次数循环知识相关,启发我今后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知识无处不在。

张轩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更多Scratch相关知识,如怎样操控Scratch的人物重复说话,怎样让背景按照季节顺序变换。我也深刻体会到大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只有聪明灵活的头脑才能掌控各种程序,实现我们需要的指令。

何字举:在段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不仅学习到Scratch中有趣的程序指令,还了解到了指令背后计算机的“思考”方式,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亲爱之师”评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