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户是城市发展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词,可是,仅仅一字之差的“钉子树”却像是被神秘力量加持一样,让众多城建人员都拜倒在它茂密的树荫下,心甘情愿地为其让路改建。
| 把“天空之城”搬到车站 |
在京都和大阪之间的京阪本线上,萱岛站有点特别。它从高架站台到顶棚之间开了个大洞,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700年的古树。
▲萱岛站的远观
从远处看萱岛站,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天空之城的拉普达
1910年,萱岛站首次投入运营,这棵大樟树就在车站旁边,两者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可是到了1972年,车站被迫需要扩建,在这次的扩建计划中,大树将被砍伐。
▲1968年,大树与萱岛站还互不干扰。
一直以来,这棵樟树就被当作本地的神社,受人供奉,因此这个计划一提出,就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考虑到民意,最终站台官方同意留下大树,并且还在大树底部专门设置了一个小小的神社,成就了萱岛站今天这样“天空之城”一样的景观。
▲萱岛站大树的小神社。
| 树和房子一起跳个舞吧 |
比起萱岛站,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中村拓志更是致力于让房子给大树让路的典范。
坐落在东京惠比寿的Bird Park是一块“市区桃源”,这里的树木都高达20多米。开发商的原计划是将整个树林夷为平地后进行重新建设,但是中村拓志的“保护性建设”方案在竞标中获得青睐。
他最终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区建造了名为“林舞鸟鸣”(Dancingtrees, Singing birds)的住宅,让大树和房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林舞鸟鸣”的模型图
▲“林舞鸟鸣”树木与房屋“共生”的关系图
中村拓志先请人用镭射弄明白在地下树根到底盘根是如何生长的,同时还要精准地测量出每根树枝的走势和位置,最终制作成3D图。
确定了树根的位置,打造地基的时候就要后退避开树根,但是为了尽可能地令地板面积最大化,最终中村拓志让自己设计的房子交替地“长”在大树的枝干缝隙当中,营造出了一种房屋与树共舞的美感。
▲“林舞鸟鸣”最终完成的样子
| 惹不起树,那就赶紧让路 |
在河南郑州航海路与桐柏路向南300米的马路中间有这样一种景观,主干道给一棵树发了“通行证”。得到特许的这个“钉子树”是一棵拥有300年历史的古皂角树,它是附近的河芦村村民心中的“村宝”。
▲现在桐柏南路上的古皂角树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前几年,桐柏南路计划实施施工,根据规划这棵古树应该被砍伐,可是村民们觉得这棵古树就这样被砍伐或者移走活不成的话就十分可惜。几经热议,郑州市政建设投资公司决定,对这株古树就地保护。现在,这棵古皂角树已经被细心呵护了起来。
桐柏南路作为一条市政主干道,在路面上保留一棵古树成为了郑州修筑城区道路交史上的第一次。
| 让树教会孩子感受自然 |
甘地亚儿童大学是由甘地亚政府的一个试验性提议。
这所儿童大学的布局十分尊重场地中央的6棵白桑树。整体建筑的教室都是围绕着这6棵树,形成了一个分叶状的中央庭院,从顶端看,仿佛是6棵大树穿过一片大叶子。
中央庭院是甘地亚儿童大学的中心部分,连接着敞开区、覆盖区和里面的教室。在这种和自然充分融合的儿童大学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可以被无限的激发出来。
看完了这么多“钉子树”,保护树木你想先从哪里下手?
●●●
新媒体编辑 /新星、叶欣瑶(实习生)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 精选文章 |
《胶水粘不上的邮票》
《花吃了那少女》
想阅读完整的文章,了解更多内容,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世界遗产地理》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