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医人,一名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者,禤国维行医五十余载,将一个“和”字融入了自己的整个人生长河。
通过反复的对比学习与实践,他发现中医在皮肤病诊疗上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
他参透《黄帝内经》,以中医阴阳理论为基础,提出“阴阳之要,古今脉承;平调阴阳,治病之宗”“以和思辨”的治病思维,并发展了截根疗法、划痕疗法等皮肤科的特色疗法。
皮肤顽疾,久病及肾
皮肤与肾有什么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皮毛生肾”在这里则有“皮毛生于肾”的意思,可谓皮肤与肾关系密切。
肾在内,为“先天之本”,系“阴阳之根”,又有“肾阴”与“肾阳”之分。
肾阴肾阳通过脏腑、经络、血气为皮肤提供营养成分,使皮肤温暖而富有光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皮肤在外,通过毛窍的开阖起到呼吸、调节水液代谢、平衡体温,以及抵御外邪的作用。
于肾而言,皮肤既能防止肾阴肾阳能量的外泄,又能抵御外邪入侵。
而肾阴肾阳的虚衰不仅会使皮肤失去原有的光泽,变得冰凉、萎缩、硬化、干燥、色素沉着等,还会使皮肤的开阖作用丧失,导致外邪长驱直入,继而又使肾阴肾阳受到更深的损伤。
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的肾与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有关,一旦这些功能受损,必然导致皮肤功能失常;反之,一些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往往也导致中医“肾”的病变。
阴阳调和,以平为期
皮肤有疾,肾有虚衰,便需补肾。补肾的重点,在于平调肾之阴阳,而平调阴阳的根本,又在于恢复“阴平阳秘”。
何为“阴平阳秘”?万物皆有阴阳,任何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都是对立统一、相互生化、相互为用的,这一动态的平衡状态,即为阴平阳秘。
当受到外邪入侵时,人体可自我修复,即自主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此为“自和”能力。但是,当“外邪”的影响程度超过“自和”能力时,“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便会被打破,表现为疾病状态。
于肾和皮肤而言,严重的外邪入侵会导致肾的阴阳失衡,继而出现肾阳虚衰、肾阴虚亏(俗合称“肾虚”)的状况。
而肾虚往往通过经络的运行表现在皮肤上,呈现出皮肤的相关病变,如皮肌炎、冻疮、脱发等。此时,就需要以“相平衡、共和谐”为原则,调和肾中阴阳,通过合理的辨证与用药,以达治疗效果。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调和过程中,应如何防止“温阳过度而伤阴,补阴过量而损阳”呢?
要义就在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以日常现象为例。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中医调养,但是他们并没去找专业医师,而是通过简单自我判断,便将体质归为阴虚或阳虚,继而采购大堆食材、药材,一味地滋阴或扶阳。
当发现“疗效”不显著时,又迅速掉头,推翻之前的辨证,改变滋补方向。最终,钱花了不少,身体却没调养好。
而这,便是没有遵循“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带来的结果。
实际上,临床如需调节肾中阴阳——
中医讲究从整体看问题,阴与阳有一个平衡的度,只滋阴会使阴盛阳衰,只扶阳则会使阳盛阴衰。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如今,禤老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行动顺畅。为将自身的余热发挥到极致,他甚至一周中有六天都在医院坐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不老松”。
当记者问及其养生之道时,禤老说:“《黄帝内经》早已说过,‘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换位思考,从容恬淡
在门诊,禤老会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遇到温顺平和的人,问诊过程自然顺利。但当遇上粗暴焦躁的病人,哪怕他们的态度常令人感到不悦,禤老也不会计较,而是依旧报以笑容。
一方面,禤老认为病人身有病痛,自然会恐慌、急躁,医生理应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不安,辅以耐心的疏导,这也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倘若真与病人怄气,不但影响坐诊效果,还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自己,心生烦闷,不利于身体健康。
“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宽容点,大度点,生活便总是美好的。有时候,即便我出门坐公交坐错了车,我也会乐呵呵地再转车,就当在车上看看风景,散散心了。”禤老笑言。
工作与生活,最需要的是包容理解、将心比心,当你拿起鲜花送给别人时,最先闻到香味的便是自己。
养颜美容,药膳调理
禤老素有“岭南皮肤圣手”之名,记者也问了不少人关心的问题:“养颜护肤,具体该怎么做呢?”
禤老眯眼一笑,道:“要想颜如玉,只用清水洗。在我眼中最好的护肤品就是清水。”当然,除了清水,禤老也诚挚推荐了以下几款药膳:
●养肤美颜汤
材料:
玉竹、沙参、麦冬各15克,陈皮5克,猪皮200克,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
1.将中药材料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浸泡20分钟左右;
2.再将猪皮洗净,切成大块后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捞出洗净后将猪皮倒入浸泡中药的锅中;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个小时,关火前下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效:
滋阴润燥,理气养胃,养肤美颜。
●脂溢性脱发调理汤
材料:
松针、桑叶、芫荽、薄盖灵芝、公英、女贞子、昆布、土茯苓各15克,猪肺200克,盐少许。
做法:
1.将中药汤料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浸泡20分钟左右;
2.猪肺洗净,切成大块后放入沸水里煮至起大量泡沫,捞出洗净倒入浸泡中药的锅中;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个小时,关火前下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效:
疏风清热袪湿,补肝肾、袪脂生发。
●斑秃生发汤
材料:
松针、薄盖灵芝、生北芪、枸杞子、女贞子、昆布各15克,乌鸡肉200克,盐少许。
做法:
1.将中药汤料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浸泡20分钟左右;
2.乌鸡肉洗净后切成大块,放入沸水里煮3分钟,捞出洗净后将乌鸡肉倒入浸泡中药的锅中;
3.大火煮开后小火煮一个小时,关火前下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效:
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生发。
感谢广东省中医院吴远团、刘炽对本文的帮助
原文刊于《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