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 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能够带动数十亿美金的产业。也正是这个原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的 Broad 研究所展开了 CRISPR 专利大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N7S9NTpmPL9z93YkibAsmYPolfTowg1Zhj97tJKVTdYLOrY5uMscAiam0aMn7yEgdkzszebBqYRicNjqy0yhGo1lQ/0?wx_fmt=jpeg)
(左:Jennifer Doudna(詹妮弗·杜德娜);右:张锋)
今年 2 月份,CRISPR 专利大战第一回合结束,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裁决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 Broad 研究所申请的 CRISPR 基因编辑系统在真核细胞中的应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研究者 Dougna 和欧洲合作者 Charpentier 描述的如何利用 CRISPR-Cas9 来对分离的 DNA 进行精确切割,并不存在冲突,因此继续保留。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而CRISPR技术的专利权归属引发了激烈的竞争。詹妮弗·杜德娜所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张锋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就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互不相让。
2012年6月28日,杜德娜和她的合作者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原核生物的CRISPR系统在体外编辑试管中的DNA的论文。张峰团队则在哺乳动物细胞上展开研究,同年10月5日,他们把论文投给《科学》杂志,文章于2013年1月3日在线发表。
专利申请方面,2012年5月25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交了与CRISPR相关的专利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于同年12月12日提起有关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上进行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专利申请。但后者花了70美元走了快速审核通道,比前者更早通过专利审核。张锋团队提交了实验室的记录本以证明他们比杜德娜的团队先做出实验。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于2014年4月15日将CRISPR第一个专利授予了博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张锋。对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不认可,他们将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实杜德娜团队的原创性。
2016年1月11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宣布将重新评估CRISPR专利归属的决定。
2017年2月,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宣布,隶属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德研究所于2014年获批的CRISPR-Cas9应用专利,并不干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维也纳大学的相关专利。这意味着,以张峰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取得了这场专利纠纷的胜利。
而 UC 方面对这一裁决提出上诉,并转战到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7 月 25 日,UC 方面对联邦巡回法院提交的起诉书中,主张 PTAB 忽略了重要证据,并且犯了很多错误,裁决错误。
毫无争论余地的是,UC 在 2012 年第一次描述了 CRISPR 可以对简单生物体 DNA 进行编辑,并且之后很快就此申请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只不过,他们认为 Broad 研究所是学习了他们公开的相关信息,并将 CRISPR 应用到真核细胞中而已。
其实,诉讼的核心法律问题在于 Broad 研究所申请的专利是否属于一个创新的可享专利的发明。还是说该专利只是 CRISPR 系统的一个应用结果,只要经过训练的分子生物学家都可以利用 CRISPR 系统编辑真核细胞中的基因并且取得成功。
他们重申长期坚持的说法,认为将 CRISPR 应用到真核细胞是显而易见的结果,因为有 6 个不同的实验室同时在做这件事,而 PTAB 却误认为这是不相干的事实。另外,他们的上诉书还提到,专利审查员驳回了 Sigma-Aldrich 和 ToolGen 类似的 CRISPR 真核细胞中应用的专利申请,而且是在 Broad 专利申请之前,驳回理由是没有创新性或者是明显借鉴了 UC 的公开信息。
纽约法学院的一名知识产权方面的律师 Jacob Sherkow,密切跟踪了这场激战中的每个回合。他表示,UC 方面夸大了他们所提及的 PTAB 裁决中的错误。他提到,PTAB 的决定是周密的,并且推翻这一决定的难度较大。 并且,他还指出 UC 的诉书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地方,比如,UC 指出 PTAB 忽略了 Broad研究所的专利申请时一些重要的其他在申专利。但,他认为这并不足以使 UC 胜诉。
Broad 研究所表示 UC 是不会获胜的,他们发表声明称:“UC 一直坚持的关键论点,就是尽管 UC 的成果只涉及基于试管实验的 DNA 切割酶(CRISPR-Cas9),但是他们认为基于此的基因编辑在哺乳动物活体细胞中奏效是显而易见的。意思就 Broad 研究所的专利并不是创新性发明。但是,就如 PTAB 在裁决中反复强调的那样,这一论点是不准确的。”
来源:深科技,转载自:知识产权界
![](http://mmbiz.qpic.cn/mmbiz/N7S9NTpmPLibt7ibwiatKxowdnYNFAqjsQNiaib3YCphT7QIf58QIibJGURBGAVUJicgoNXSd7vW0BOlnoJIUyeWUhDA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