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纳米人
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纳米资源!
51好读  ›  专栏  ›  纳米人

破纪录!中科大将单原子催化剂的负载量提高到7.5%!

纳米人  · 公众号  ·  · 2018-03-20 09:31

正文


第一作者:Hongliang Li, LiangbingWang

通讯作者:曾杰、张文华

第一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单原子分散催化剂是连接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的桥梁,兼具了二者的优点:

1)具有多相催化剂稳定、易于与反应体系分离、方便反应体系表征的优点。

2)具有均相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均一、活性中心原子利用率百分之百、活性中心原子配位数低等优点,为催化机理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体系。

然而,单个原子比表面积大,活性高,非常容易团聚,尤其是在高温条件和恶劣的工业生产环境中,难以持续。因此,早期开发的单原子催化剂,往往都具有很低的负载量,普遍低于0.5%。譬如2011年,大量化物所张涛院士团队在Nature Chemistry上报到的Pt 1 /FeO x 单原子催化剂,Pt负载量仅有0.17 % 。


图1. Pt 1 /FeO x 单原子催化剂

Qiao B.; Wang A.; Yang X.; Allard LF.;Jiang Z.; Cui Y.; Liu J.; Li J. Zhang T. Single-atom catalysis of CO oxidationusing Pt1/FeOx. Nat. Chem. 2011, 3, 634-641.


低负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虽然较好地实现了单原子的稳定性,但是活性金属太少,显然难以满足实际工业应用。因此,开发高负载量、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成为了催化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

2016年,厦门大学郑南峰课题组在Science报道了一种光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出高负载量高达1.5 %的单原子Pd/TiO 2 催化剂,一时引起轰动。同年,张涛课题组制备出负载量3.6%的Co/N-C单原子催化剂,吴宇恩课题组和李亚栋课题组团队制备出负载量4.0 %的Co-N-C单原子催化剂。这些催化剂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为纳米催化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图2. Pt 1 /TiO 2 单原子催化剂

Pengxin Liu, Yun Zhao,Gang Fu, Nanfeng Zheng et al.Photochemical route for synthesizing atomically dispersed palladium catalysts.Science, 2016, 352, 797-780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和和张文华团队报道了一种负载量高达7.5%的Pt/MoS 2 单原子催化剂!


图3. Pt/MoS 2 单原子催化剂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出MoS 2 纳米片,然后通过注射泵注入K 2 PtCl 6 前驱体的常规合成方法,实现了0.2-7.5 wt%范围内Pt/MoS 2 单原子催化剂的控制合成。

研究发现,由于负载量的大幅提高,7.5%的 Pt/MoS 2 单原子催化剂中相邻的单个Pt原子之间会发生协同作用。相比于0.2% Pt/MoS 2 ,7.5%的 Pt/MoS 2 TOF提高了15倍,活化能明显降低,CO 2 催化加氢活性大幅提高。


图4. Pt/MoS 2 单原子催化剂催化CO 2 加氢

更重要的是,单原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改变了反应能垒,还改变了催化反应路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