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职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所有互联网人必备的,做互联网的人不能不懂产品,关注产品,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节课  ·  小红书笔记没数据?自查这3点!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又是被客户DISS的一天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球球 Keep 整点儿刺激的课程吧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疯狂加班半个月,我从前辈那里偷来一本职场高能宝典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06-25 19:30

正文


作者:郑明明

全文共 3051 字,阅读需要 6 分钟


—— BEGIN ——


在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接触到了很多之前不太熟悉的职场前辈。


他们有的从事美术展览行业近20年,或是曾在大型国企中担任高管,也有的开始不过是职场中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兢兢业业直到成为行业翘楚。


在跟他们的合作和相处中,我触目惊心地意识到自己在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上有多少欠缺。


最焦灼的地方在于,他们比我优秀很多,身上有着长年累月积累的深厚经验与气质,而且他们孜孜不倦,始终保持高能。


简直不给年轻人一丝活路啊!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真的能学到超多实用的职场方法论。


憋了大半个月,今天和大家聊聊我从这些前辈那儿偷来的高能宝典里,几个让我觉得有必要分享的职场方法论。


01 和上班前15分钟一样重要的,还有下班后的30分钟


曾经看过有人写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上班前15分钟内可以做的事情:


清理电脑桌面、清理办公桌面、建立待办事项、水杯倒满、手机静音、查看邮件(不回复)、确定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


不得不说,这些对于提高一天的工作效率直接有效,可以说决定了一天的工作质量。


经过和几位职场前辈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来说,除了上班前的15分钟,还有——


下 班 后 的 30 分 钟。


曾国企中担任高管的职场前辈A有一个坚持了很久的习惯: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拿出30分钟的时间一个人安静地坐在书房里,他用这30分钟重来点关注目前即将着手的工作。


前辈A喜欢列时间轴,以此来量化工作计划中的每一步。


他把固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项目分区成几个线段,为每个分区命名、书写重点关注对象、责任人和预期目标。


另一个职场前辈B同样在下班后拥有神秘的30分钟,他坚持每天晚饭后丢下手机和家人出门去散步。


有时候他围着大明湖绕上两圈,心里也默默回顾完了一天的工作。


有时候他也会在散步时头脑风暴,在头脑中运用想象链接一切工作所需要的资源,虚拟着按部就班地解决棘手的问题。


越有想象力的人,越不怕没资源。


散完30分钟的步,前辈B就会飞奔回家记下那些散步时想起的资源,在第二天一上班的时候疯狂联系,直至问题解决。


下班后的30分钟,是回顾和计划的30分钟。


更重要的是,这30分钟可以倒空内心对工作难题的焦虑感和未完成工作的负罪感,让每个塞满了会议、分析、决策的大脑缓冲减速,跳出高速运转的职场生活。


这是一天中最后的“仪式感”,经过30分钟的安排、思考、处理,我们终于可以安心放下一天的工作,舒服地洗个澡,抱着被子香甜地入睡了。


上班前15分钟,决定了一天的工作质量;下班后的30分钟,决定了一生工作质量啊。


02 高效的工作和生活,也许从早起叠被子开始


半个月前我出差青岛,和一位50多岁的会计阿姨被分配到了同一件房间。


在这之前我们仅仅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过联系,第一次见面就住在一起,让我觉得有些尴尬——


年轻女生的出差物品清单可以绕地球一圈,我带了满满一旅行包的洗化用品和换洗衣物,瓶瓶罐罐几乎摆满了卫生间里的整个洗手台。


我怪不好意思,跟会计阿姨说抱歉。她却大方地说没事,把旅行箱里简单的旅行洗漱套装拿出来放到只剩一点小空间的洗手台上。


她东西极少,但都很精致。头晚睡觉前摘下眼镜会仔细用眼镜布擦干净,换洗的衣物脱下来整整齐齐叠好放回箱子原处。


可是第二天一早,当我被她5点钟的闹钟唤醒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逼了。


她在10秒钟内起床穿衣,下床打开观景阳台的门,让清晨的阳光和海风一起涌入室内,然后就麻利地铺好酒店的床铺,让整张床恢复成了睡之前的样子。


我睡眼朦胧地看着她做完这一切,不敢置信地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还是极不情愿地起床加入了她的行列:


穿衣、铺床、洗澡、整理公文包、准备一天的物品、打开电脑……


讲真,这是我第一次手动铺酒店的床。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5点钟起床成就了我们一天的高工作效率,虽然当下很困,但起床后洗个澡,到阳台上吹吹风,大脑瞬间像吃了炫迈。


最难能可贵的是,5点钟起床人为地拉长了一日工作时间,让我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当天所有待准备的物品和事项准备得井井有条。


去年一篇爆文《每天5点起床的人生,我真的赚翻了》让很多人纷纷加入了晨型人设养成的大军,可是这位会计阿姨却是实实在在的数十年如一日:


五点钟准时睁开眼睛,十秒钟内离开被窝,开启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她赚翻了吗?


她自己说没有:


  • 我习惯了每天早起,早上把一切事情安排好,我就开车去公司上班。结果我带的财务实习生,都养成这个坏毛病。我们做事效率特高,人家做不完的工作我们只好帮着分担。

  • 我父亲90多岁了,女儿也很快要结婚生子,去年我要辞职,公司却宁愿给我加薪也不放我走。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鸟儿飞的路也多呀。平时早上我有时给父亲送早饭,有时候去盯女儿女婿新房的装修,出差真好,我可以早早去海边散步了!


诶,我怎么觉得她真的赚翻了呢。


03 报刊杂志怎么读?撕下有用的内容收集起来


从高中开始我就很喜欢读杂志,记得那时候经常看的有《国家地理杂志》《萌芽》《Vista看天下》和《环球》等等。


因为那时候学习课本挤占了大多数的时间,对我来说,拿来做阅读的时间不是课间,就是数学课。


这些零零散散的时间无法支撑我们看完一本逻辑完整的书,只能从杂志和报纸里获得一些阅读的快感。


也是从高中时候养成的习惯,看杂志要配马克笔。


重要的内容随手醒目地圈出来,我不感兴趣也没用的内容拿起笔来画上一个大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下一次翻看的时候能最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而好笑的是,我再也没有翻开过他们。


工作后看书的时间更是被压缩的少得可怜,平时工作间隙最好的娱乐就是拿出本行业领域内的杂志和报刊,浏览业内同行的创新思路,学习不同的公益事业发展模式,了解当下国家相关的政策。


配上我的马克笔,一本本纸质手感超好,墨迹色彩鲜艳,排版精美的杂志不出五分钟就画成一个大花脸。


但自从跟一位整个人散发着艺术家气息的姐姐共事了一段时间,我就彻底改掉了用笔乱画的坏习惯。


撕啊,别压抑你的天性,动手撕啊。


没错,这就是她教给我的颠覆性方法论。


当你的报刊杂志越堆越多的时候,撕下那些有用的内容粘贴到一本空白的大本子上吧,超爽的。


我也问过那位姐姐,为什么不用剪子剪呢?


  1. 一来,我们不一定无时无刻都随身携带剪子;

  2. 二来,快速更新是我们建立管理知识库的基本原则,没有必要剪得齐齐整整,方方正正,然后用胶水毕恭毕敬地粘到本子上。


说不准哪一天,随着知识的内化或淘汰,本子里的某一页也会被直接撕掉的。


现在,我每天早都会大略地翻看当日报刊和未读完的杂志,快速浏览,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只是一个标题,直接上手撕下来,夹到随身的笔记本中,放到包里,等到坐车的时候再慢慢地阅读。


实践证明,这种撕杂志的阅读方式超高效。


那些可以反复阅读、充实进知识库的碎片会被统一收入一个特定的风琴包或文件袋,无用、过期或内化的知识则直接扔掉。


从中我也得出一条心得:阅读中获取知识很重要,舍弃另外的知识同样重要。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真的很舒服。


这句被MM马老师带红的爆款金句,让我整个人瞬间不好了起来。


喂,我这么努力,还不是为了过得舒服?


转念一想,就算努力没有结果,我也不愿意享受不努力带来的所谓“舒服”呢。


知识决定广度,体验却决定深度。每个职场优秀前辈的经验,都必定是他亲身经历过、踏实努力过的结果。


每一种好学好用的方法论,窥其内核,往往都来源于他们对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奋斗。


我喜欢和这些出身草根,人生道路却辉煌灿烂的前辈们在一起共事,他们让我看到无限的希望,也时刻提醒着我,这世上有太多比我优秀还比我努力的人。


在开始决定写公众号的时候,我在关注的自动回复里写:


每个人的职业,都有无限的可能。


但前提是,你要确认你是否愿意努力为自己的职业创造可能。


以上。

 

—— END ——


作者:郑明明,公众号:野生派职场人

来源:http://www.jianshu.com/p/f2e4bb28c2eb

本文由 @野生派职场人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