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夏萌鳄鱼先生的摩托世界
认真原创内容的夏萌鳄鱼先生,美国摩托车专栏作者。关注我,帮你更懂摩托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超绝大风天,还得是这一碗! ·  昨天  
气象北京  ·  气象科普研学寒假班招生啦!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夏萌鳄鱼先生的摩托世界

天下摩友本一家,奈何混有“垃圾人”

夏萌鳄鱼先生的摩托世界  · 公众号  ·  · 2018-01-30 19:10

正文

本来准备把狗年的第一次更新留给最新一季《鳄鱼聊摩托》视频的,但压抑心口多年的那口气让我实在无法不出来发点负能量的东西。

电影《为什么我们骑摩托车》里有一句很知名的台词 “我在骑摩托车的时候,遇到了这辈子,我遇到过的最好的人,”这句话是对的,但 鳄鱼同时在骑摩托车的时候,遇到了这辈子,我遇到过的最坏的人。

这些最坏的人,所谓 “垃圾人”活跃在各大论坛和微信群里,因为对骑车不怎么感兴趣,收集传播八卦,编造谣言,出什么事都“键盘英雄”一把的时间特别多 ...... 有时竟莫名其妙的引导了吃瓜群众,成为了舆论的主流,靠着“哪都有他”,“话多”代表着中国骑士的形象。

总有个到哪都说摩托车知名人士坏话的:某知名老车手在国际上根本排不上号,某知名教练靠暴力训练压榨年轻人培养车手,某知名媒体人不懂摩托车。 所有人的努力在他嘴里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品格上谁都没有他一个 “嘴炮”行得正,坐得端。

只要是玩车的女孩,长得稍微漂亮一点,这流言蜚语就断不了。 狞姐不玩了,粉丝不要,微博关掉,和老公过着小日子;劳拉不再出来骑车,在投资业继续过着女强人的生活;千惠毕业之后开着和摩托车无关的策划公司,从来不参加任何摩托车相关的商业活动,依然成功。大部分摩托车圈子里出名的女车友都不是为了利益,她们真看不上这些。

每当看到成群结队骑士里,那个对摩托车充满向往,暂时没买车而坐后座的女孩,我都在心里替她们感到不值。 都是爹生娘养的姑娘,你们知道就因为 “坐后座”会被人在背后骂车 biao 么?

记得 15 年鳄鱼在重庆参加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当地车友邀请我和几个参加活动的车友去她开的机车酒吧小坐。拍了一张合照,照片里本有一群人,有男有女,最后有人把这张合照截到只有我和旁边一个女车友,然后去散布八卦说我在和北京某女车友约会。

“骑上摩托车,一切权势身份都不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被拉平,我总是在和骑士交谈后惊讶的发现他是某大公司的会计,我原以为他只是个骑本田截击机的人而已。”《为什么我们骑摩托车》里的描述美好的不行, 可现实中,国产车,合资车,进口车却被有些人划出了要靠身价地位才能逾越的鸿沟。

有些 “混社会的”参加个摩托车聚会就了不得了,借着喝酒装疯卖傻,吹牛 B ,占女车友和工作人员的便宜。

在摩托车行业里的人,都很自豪很爱说的一句话是: ‘摩托车真的不赚钱,现在还在坚持做的都是真爱。’ 那为什么不对和你同样挚爱摩托车的人好一点呢?

你说要一起骑车,我去了, 到了之后你一看就是对车没兴趣的人,你拿出手机非要合照发朋友圈,拉我喝酒谈生意,我说我不喝酒,对做生意没兴趣,走了你说我不会做人。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些赛车圈子里的人看不起其它任何人, 一方面说着赛车很艰难,没人参与,没人看,没赞助,没钱;一方面人为的给赛车运动加上许多的门槛,当新人想要上赛道玩车的时候,迎来的多是嘲笑,打击,被当做肥羊宰割。

中国摩托车媒体的现状是,除了老牌国营《摩托车杂志》以外,其它的基本都是民营媒体或者自媒体,有个在台湾混不下去的 “老资历”媒体人为了博眼球,显示自己的牛 B ,在去年把整个中国摩托车媒体圈骂了一遍,真的是一家一家的上去找茬。是的,中国的摩托车媒体人在行业不好的情况下,没有经过好的体系培养,从业之初对摩托车的了解不够是事实。但在过去几年,这些挚爱着摩托车的人一个都没停下来,都在努力学习奋斗着,一两个人自掏腰包维持着微信公众号一年几百篇内容的更新。中国摩托车媒体, 从当初 12 年,我论坛发点国外资讯,翻译点评测就是新鲜事情,发展到现在国内外摩托车资讯同步,几乎每台摩托车在百度上都能找到认真撰写中文介绍的今天, 不就是靠着这批你看不起的人做起来的么?

如果摩托车圈子是如此的暗无天日,鳄鱼是如何坚持下去的?是那些我遇到真正喜欢摩托车的人, 更是那些抱着对摩托车憧憬,排除万难也要骑车的新人们。 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看到有人给我留言 “我看了你的文章很多年,现在终于买车了,我特高兴!”

可令我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新人们要不就是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