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道无形我有型  ·  恭喜麦克罗伊赢下比赛!-2025020411 ... ·  2 天前  
爱平度  ·  大涨!金价再创新高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中金研究院实习生招聘启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美联储提前开闸——美联储3月紧急降息50BP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3-04 10:35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研究团队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8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当前,各个经济体尚未呈现经济危机状态,但政策已在按危机情况演进。美联储是全球流动性总闸口,或将带动全球降息。我们认为,中国3月会出现系统性的降息降准,并且中国逆周期政策工具也将加码扩围,基建地产方面或出现放松。2020年作为放水之年,做大波动率是择优选择,短期中国股债双牛,中期经济反转和政策反转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资产价格波动。

>> 美联储提前降息50BP超市场预期

3月3日联储突然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BP,至1.00-1.25%,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BP至1.1%,降息幅度和时间点略超出预期。 联储采取紧急降息引发市场不安情绪,大类资产价格出现波动。 消息公布后,美股小幅跳涨,后转而下跌,标普500、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收跌2.81%、2.94%、2.99%。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1.13%的位置一度下跌至0.935%,后小幅反弹至1%附近震荡。 美元指数迅速出现下跌,而后在97.12附近震荡。 黄金出现跳涨,伦敦现货黄金上涨3.18%。

>> 预计中国三月可能会系统性降息降准

疫情威胁全球经济前景,美联储意外降息后,我们预计我国央行3月会系统性降息降准,托底前期因停工停产受损的内需,并预防疫情全球蔓延可能对外需的冲击。 预计降息既会采取降低逆回购、MLF等政策利率进而引导LPR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有望降低存款基准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促进信用释放。 降准除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有年度动态调整外,我们预计3月中旬宏观数据发布时仍有定向降准窗口。 另外,央行宽货币+宽信用的组合将继续加大PSL和专项再贷款投放,近期国常会已部署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和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额度3500亿。

>> 美联储是全球流动性总闸口,我们认为会带动全球降息

3月3日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央行先后降息25BP,其后美联储也降息50BP。我们认为目前疫情已是全球性的风险,G7召开应对疫情的紧急会议,主要央行政策可能存在协同性。美联储是全球流动性总闸口,联储降息有望带动全球跟随降息,酝酿为应对疫情的新一轮普遍宽松;各国可能跟随降息,一是出于维持利差、维护金融市场和汇率稳定的角度,二是联储对疫情影响经济的判断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国央行的预期,促使政策协同。

>>经济尚未呈现危机状态,但政策已在按危机演进

紧急降息并非历史首次,一般危机时期才用,1998年10月,2001年1月、4月和9月,2007年8月,2008年1月和10月先后动用“紧急降息”,对应着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和911,以及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我们认为当前各个经济体尚未呈现经济危机状态,但政策已在按危机情况演进,2日晚G7联合声明承诺将会使用所有适当工具来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增长,防范经济下行。 综合考虑疫情导致的经济冲击,我们认为中国逆周期政策工具也将加码扩围,基建地产方面或出现政策放松。

>> 放水之年,做大波动率

我们认为,全球疫情本身预测复杂决定了经济反转点的预测难度。 鲍威尔也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疫情的持续时间,没有人能够确定。 短期来看中国股债将迎来双牛,中国利率债在3月系统性降准降息的影响下可能会迎来更强的利率下行空间。 而A股在中国抗疫效果好叠加逆周期政策发力的作用下,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中期经济反转和政策反转都会带来较大资产价格波动,做大波动率是择优选择。 另外,我们继续看好黄金,受益于美元指数趋弱、实际利率下行以及疫情发酵、美国大选等不确定性事件催化。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加速蔓延;我国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2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3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六)——中美第一阶段握手言和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七)——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应关注什么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风起通胀”系列(三)——油价会是明年通胀的风险因素吗?

“风起通胀”系列(四)——价格体制改革:回顾历史、聚焦未来

“风起通胀”系列(五)——国内油价应该参考哪个基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