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冯仑风马牛
“冯仑风马牛”是冯仑唯一官方公众号。首推全新公路脱口秀和独家专栏,冯仑用“浅入深出”、“似非而是”的方式,聊风马牛不相及之事,与你一起酒后听段子,行走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岳爱房子  ·  深圳有些房子再也涨不回去了 ·  2 天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广州,开始冲KPI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冯仑风马牛

陪聊天每小时赚 500 美金,艺伎凭的是什么?丨冷门

冯仑风马牛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4-05 06:30

正文



大家好,我是彼得潘的朋友彼得嘟,「风马牛」里的一只长鼻子象。冯叔负责带大家看世界,我呢就负责钻进犄角旮旯里,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视野。





李健有一句话说:所谓的名声,就是误解的总和。这话同样适合艺伎。艺伎张扬的妆容让它很容易成为猎奇的目标,但猎奇式的浅尝辄止又常常带来误解。


真实的艺伎,是深谙说话艺术的高手,仅靠陪聊每小时就能挣 500 美金;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一套服饰就抵得上一套房子;日本男人去找艺伎非但不用遮遮掩掩,反而脸上有光,妻子们也会鼓励他们去——抛开固有的误解,真实的艺伎,或许比猎奇还要猎奇。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近期最激动的事情莫过于《攻壳机动队》的上映。早前释出的预告片,一开场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在一栋机械感十足的建筑中,一个装扮华丽的艺伎缓步而行,强烈的视觉冲击一下子将观众带入那个危险迷人、又矛盾重重的科幻世界。



《攻壳机动队》翻拍自日本的科幻神作,而要保留原作的日本味道,艺伎毫无疑问是不二选择。不过即便抛开「日本文化象征」这个光环,艺伎自带的诡异气质和不接地气的美感,也很适合激发人们的想象。

 

这当然首先是源自于他们独特的妆容,惨白的粉底,猩红的双唇,神秘又引人遐想;而这一行的名字,艺伎、花柳界,又让人很容易产生旖旎式的误解——不过这只是大家想多了而已。


 

艺伎并非艺妓,他们是表演工作者,卖艺不卖身。他们周转于一些高端宴席,表演舞蹈、茶道、传统乐器,同时也会入席,帮客人倒酒、陪聊。


艺伎被日本人尊为艺术家,他们自成一个世界:花柳界。这是说每个艺伎都像花一样美丽、优雅,同时又像杨柳一样柔韧、坚强。这个花柳界是封闭的,他们的训练、生活都在一个叫「置屋」的地方。


置屋就类似于艺人的经纪公司,还是日本杰尼斯的那种类型:从娃娃抓起,负责训练、包装、出道,包办艺人的一切,并且在跟艺人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置屋是培养、运营艺伎的专门机构

 

立志成为艺伎的人加入置屋,在那里接受训练。训练过关之后,他们会先成为一个见习艺伎——即专事表演的舞伎出道。


置屋为舞伎举行隆重的出道仪式,置办昂贵的和服、头饰,一套下来的置装费就抵得上一座房子的价格。然后舞伎就穿着这么一套「房子」,挨家挨户地去拜访茶屋、料亭,意在告诉对方:我已经可以接单啦,以后可要记得找我。


 《京都祗园传说之艺伎·岩崎峰子》|岩崎是置屋的名字


作为日本的文化象征,艺伎这个行业就像个「小日本」,浓缩了这个国家和民族身上的许多特性:死抠细节、对外时刻保持体面、优雅。

 

一个艺伎甚至是睡觉时,都不能放松。而艺伎的妆容也都处处为这种气质而服务。比如和服,它的下摆很窄,使得艺伎们只能以内八走小碎步,想要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大踏步,基本上就只能摔个狗吃屎;和服的腰带可以支撑他们挺直腰背,随时保持良好的体态。


还有就是他们的发型,因为梳起来很麻烦,所以一周才会梳一次,平时就要睡在特殊的木头上,睡有睡相,才能保持发型不乱。


 艺伎的腰带有助于保持体态

 

在舞伎的岗位上磨练个五六年,差不多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艺伎,这个时候再出去工作,就不需要再进行舞蹈、茶道等才艺表演,主要就是入席,负责帮客人倒酒、陪聊。由等级更高的艺伎来干这些「粗活」而不是去表演,是因为这些「粗活」在艺伎这一行也是一门艺术。

 

就比如倒酒,端酒具时怎么起身怎么坐下、怎么拿酒瓶、怎么保证倒酒时一滴酒都不会洒出去、保持哪种姿势看起来比较让人赏心悦目……都要经过反复练习。


在《艺伎回忆录》中有一幕,章子怡饰演的小百合,第一次正式上岗,为客人倒酒,结果酒壶是空的,现场就因为这个一片尴尬。因为没有让「酒瓶时刻保持有酒」,对于艺伎来说就是不周到,失职。


 《艺伎回忆录》

 

至于陪聊,更是一项综合专业知识、心理学、面相学的高端服务。艺伎们事先会了解客人的喜好、职业,如果对方是哲学教授,艺伎们甚至 还要看些哲学书;聊天的过程中要学会察言观色,随时注意客人的面相、情绪,是不是不高兴了还是兴致很好;至于心理学嘛,就是地说到客人心坎上,让客人放松、解忧。

 

一个厉害的艺伎可以让客人感到舒适自在,如沐春风,让他们看表的时候会生出「咦,居然不知不觉就这么晚了」的惋惜感,只恨时间流逝太快。所以日本的家庭主妇们非但不会抱怨自己的老公去找艺伎,反而很乐意,因为这样一来,「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就不会冲我发脾气了。」


 BBC 纪录片《艺伎的真实生活》

 

光顾艺伎除了不会惹妻子不快,更不会让社会看不起,相反的还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是每小时 500 美金的起步价,能负担得起说明你很有钱;同时你还不乱花钱,因为你把钱用在了正确的地方:资助艺伎,使得他们可以继续「传承日本传统文化」这项光荣的事业。所以光顾艺伎简直就是在为国家为人民做好事。

 

事实上,能光顾艺伎的,也是非富即贵,在《攻壳机动队》的预告片里,艺伎现身的那个场合,显然也是一个云集要人的高端聚会。


而一些财力雄厚的大公司,也会专门邀请艺伎成为商务谈判的座上宾,因为艺伎们拥有的高明的说话艺术,总是轻易能让客户卸下心防,无比舒服的同时心甘情愿地就签下了合约。


 艺伎也常常出现在日本接待外国元首的重要场合

 

大公司放心让艺伎出席商业场合,还有一个原因:他们相信艺伎绝不会泄露自己的商业秘密。就像医生要保护病人的隐私、律师不允许泄露客户的秘密一样,艺伎这一行也有不成文的规矩:不要把客人的秘密带出房门。


曾经有一个艺伎坏了这个规矩,她是当时日本首相宇野宗佑的情妇,然后她把这个事情抖了出去,导致这位首相只在位短短 69 天就下台了。丑闻曝光之后,同行们谴责的不是这个艺伎卖了身做了情妇,而是她没有保守秘密,有失艺德。


这也很符合日本人一贯的信仰,因为在他们独特的耻感文化里,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可耻,往往不是依据事情本身,而是这件有失体面的事是不是被其他人知道了。


 外貌只是加分项,业务能力、艺德更为重要

 

宁愿私下遭罪也要立好对外的牌坊,在看不到的地方死抠细节又成就了日本式的品质——日本人如此钟爱艺伎,将它当成对外的文化符号,也许是因为他们能从中认识自己。


巧合的是,《攻壳机动队》也是一个关于如何界定自我的故事:在身体可以被替换、修补、重生的时代,人们怎么才能确定「我还是我自己」?

 

而日本人给出的一个答案,就是传承四百多年的艺伎。


封面图片丨《攻壳机动队》

编辑丨也想看《攻壳机动队》的彼得嘟

主编丨寿佳茵  总编丨喻潇潇   顾问丨王淑琪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 带你看世界更多角落

从神圣国技堕落成捞钱工具,相扑该怎么办?

最冷门的行当,也要有最专业的态度

挖掘出糙汉子的少女心,这才是高明的管理

断指、纹身、小西装,日本黑道洗白了?

如何管理一群亡命之徒?

-没了,别急,以后还会有的-


-商务联系-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