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有乾景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绘画技术培训。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销售工艺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镜头丨一线监督护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  昨天  
清廉蓉城  ·  濯锦风丨廉说三国——义薄云天关云长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扩围!2025四川家电和数码产品最新补贴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有乾景文化

北京名园文物首次集体出园公展

大有乾景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5-29 09:26

正文

体量庞大工艺复杂的缂丝图、巨幅慈禧油画、铜鎏金编钟、万春亭宝顶……1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的《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上,来自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香山公园等11家北京市属公园的190件文物集体亮相,讲述北京古典名园在京城变迁中的沧桑历史。不少“深藏闺中”的珍奇文物首次“走出”园门,与观众“亲密接触”。

此次展览是北京市属公园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园林文物及历史资料展品。展览以园林文物与历史资料结合,贯穿辽金时代至今,展出的精品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漆木器、书画、丝织品等,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9件,同时还展出戏单、拓片、历史照片、标本等50多件/套资料品,展览面积近1200平方米。

记者从颐和园管理处了解到,此次颐和园从园藏4万件文物中,精选了多件丝织品、家具、瓷器、玉器等从未对公众公开展览的珍贵文物参展。

例如,此次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文物,就是由颐和园送展的《无量寿尊佛像》缂丝图,此作品为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所制,“通经断纬”的缂丝织法工艺复杂繁琐,长7.5米、宽4.5米,是首次对公众展览。为向观众展现缂丝图全貌,展览方还根据文物尺寸,特别定制了展厅内最大的恒温恒湿展示箱,以保证展览期间的文物安全。

《无量寿尊佛像》缂丝图

有“清宫第一榻”之称的“紫檀嵌珐琅云龙纹七屏式罗汉床”也是首次“走出”颐和园。过去,这件珍贵文物一直在颐和园文昌院内进行展示,游客只能远观,这次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其精湛雕工。

紫檀嵌珐琅云龙纹七屏式罗汉床

曾在颐和园文昌院短暂展出的慈禧油画也首次“走出”园门,与公众见面。颐和园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幅由外国画家1905年绘制的油画自1950年重回颐和园后,一直在颐和园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中保存,仅在多年前短暂展出。此次观众可近距离欣赏这幅两米多高的巨幅油画。

慈禧油画

天坛公园此次共选送了100余件古代坛庙礼器,包括原陈列于天坛的国家一级文物铜鎏金编钟。景山公园山顶的万春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2006年的大修中,万春亭更换了新琉璃宝顶,老宝顶终于“退休”。这次展览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见证北京城中轴线历史的老宝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