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
学习文件和指示精神,主要是找方向、找依据。上级指示精神关系到讲话的站立点问题,有的讲话起点不高,层次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上级指示精神不够。
二是围绕主题深入研究。
领导讲话一般都有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这是领导讲话的灵魂和统帅。
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
要把有用的初步挑选出来,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能找得到、用得上。
四是发挥好“边角料”的作用。
有时一些有亮点的思想和语言在领导讲话中就会派上用场,有的典型例子就会给某篇文章增添色彩,真正使“边角料”实现增值。
点此加群
一是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
机关干部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时要注意用心记录,并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
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基本思想,用以指导领导讲话起草
,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
二是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深化发展下去。
应该注意的是,领导有些思想只是“火花一闪”,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沿着领导的思路深入研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
因此,作为讲话稿的起草者,不但要有敏锐的思想触角,更要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感知力。
三是善于“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
领导交代讲话任务一般都说明意图,起草者要认真领会其主旨。
可以先列出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以进一步探明意图,确定大框架。
这种“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办法,往往更能体现和把握领导意图。
点此加群
提炼思想观点,是写讲话材料过程中比较难过的关口,应该把握这样几条:
一是着眼大局。
什么是全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求,是最大的全局。
着眼单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大背景,也是全局。
按照党委、领导的决策意图开展本单位工作。同样是全局,就一篇讲话材料来说,涉及的范围可能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但放在全局中分析才能很好地给它定位。
二是探寻本质。
特别是撰写思想性比较强的讲话时,只有抓住要害,才能说服人。探寻事物本质,关键在于分析,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堆素材或现象上。
三是反复比较。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把最好的思想观点选出来,同时可以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丰富认识。
四是“瞻前顾后”。
讲一个问题,要看看这方面的情况以前讲到什么程度,现在再讲,
既要避免重复,又不能自相矛盾。
在一个材料中,前后的观点、提法也要互相照应,不能“打架”。
点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