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根据初步统计结果,法国新总统马克龙的前进党在法国议会获得了绝对多数(355席),这一讯息令政界和媒体普遍感到振奋。法国总理爱德华 菲利普认为,这一结果意味着“马克龙代表了信任、意愿和勇气。”而《金融时报》则热情洋溢的赞美道,马克龙的议会多数将为他的改革“扫清道路”。
不过,这并非舆论第一次对赢得议会绝对多数的法国改革家们抱有信心了。2007年6月18日,当法国议会选举结果揭晓时,当时新课的总统萨科齐总统也获得了绝对多数的选票(314席),当时国内某著名媒体对此评价道“再次说明广大选民对萨科齐执政纲领的拥护。改革之舟即将起航”;2012年6月18日,刚刚就任总统的奥朗德统领之“中间偏左联盟”获得了议会绝对多数(331席),观察家们也普遍认为这一选举结果将为“奥朗德改革打开绿灯”。
2007年5月的调查显示,萨科齐就任最初的满意度为65%;奥朗德在2012年5月的调查中收获61%的满意度;而马克龙在2017年5月的调查中的满意度为62%(伊弗普(Ifop)民调)
但是,事态的后续发展果如预期吗?
2012年,曾经意气风发的萨科齐总统被无休止的街头运动敲碎了政治脊梁,沦为法国31年来不能连任的总统;而曾经支持率高达61%的奥朗德总统,在其去职之前,支持率仅仅只剩4%,被迫放弃了连任,沦为法国历史上罕见的不谋求连任的总统。
著名政治家俾斯麦曾经在给他恩师格拉赫尔将军的信中,这样描述他对政治问题的理解:“(对我来说)但凡对政治事务的判断,首要问题在于对最具决定性因素之把握”。所以,要想真正理解马克龙改革能否成功,就要抛开舆论的纷扰,认识到那些阻挡萨科齐、奥朗德改革的障碍何在?
2009年1月29日,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意志坚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不为所动,声称将坚持自己的改革方案;2010年10月25日,面对如火如荼之反对改革的街头民众,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表示,仅工人罢工造成的损失每天就达2亿至4亿欧元,极大地影响了法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就这样,改革家萨科齐的政治寿命与日俱减。
2007年,萨科齐就任总统之后,为了重振法国经济,开始实行了一整套旨在恢复法国产业竞争力的改革方案。由于萨科齐所属政团取得了议会绝对多数优势,他的改革推进很快,从2008年到2010年,萨科齐推动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重新修改了税制,使之有利于提升法国的竞争力;对表现不佳教育界进行改革;甚至一举修改了折磨法国企业界的35小时工作制。
然而,这些改革很快遭到了真正的抵抗。2009年1月29日,法国八大工会号召法国民众反击萨科齐的改革,250万民众走上街头,一些中小城市几乎半数人口出动(克莱蒙费朗市只有13万人口,参加游行人数达到约6万);2010年10月,萨科齐强行推动养老金改革并凭借多数使之在参议院通过,却遭到了法国全国超过350万民众的街头抗议,其支持率迅速下跌至不足三成,成为当时法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这一记录很快就被后继改革者奥朗德突破)。
2012年,社会党领袖奥朗德击败萨科奇上台后,面对令人发指的财政赤字,不但无法兑现废除萨科齐改革的承诺,反而不得不继续推进那些曾经被他抨击的改革。然而,2016年3月开始的《劳动法》改革,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骚乱,直接使得总统奥朗德的支持率锐减到不足4%。
2016年的劳动法改革,引发了法国全国范围内的骚乱
事实表明,从2005年拉法兰改革、2006年德维尔潘改革的失败,到2012年萨科齐改革、2017年奥朗德改革的失败,这些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阻力从来不是国会里装模作样的反对派议员,而是街头随时可能吞没一切的群众洪流。
2010年10月25日,面对风起云涌的反萨科齐改革示威,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表示,仅工人罢工带给法国的损失每天就高达2亿至4亿欧元;2016年6月,据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估计,由于反对奥朗德《劳动法》改革的罢工,法国普通列车仅能维持70%的运力,另据法航估计,其五分之一的航班受到影响,经济损失超过4000万欧元。
这还不包括由此引发的治安环境恶化和基础设施瘫痪。在2010年反萨科齐改革的示威罢工高峰期,法国1.2万个加油站中,至少4500个断油;在2016年反奥朗德的罢工示威游行中,法国银行业超过300个分理处遭到洗劫,5月26日,法国甚至出现“无报纸”的情况。在这种横扫一切的街头运动面前,大小企业的运营、普通民众的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牵连,并由此形成了对决策者巨大的政治压力。
2010年10月,萨科齐的财政部长拉加德,面对反改革示威所造成的灾难,以极为婉转的口吻转述了原本支持萨科齐改革的法国企业界之恳求,称“如今,我们不应该采取一些让法国经济受损,一定数量中小型企业倍感艰难的行动(改革)”,言下之意,就是萨科齐的改革支持者开始乞求总统暂缓改革。
而这种变幻莫测的政治氛围,实际上也将使得决策者阵营不可避免地陷入分裂甚至崩溃。2005年德维尔潘的就业改革,让这位红极一时的政治明星身陷众叛亲离的绝境;2010年反对萨科齐改革的示威,一度使萨科齐的人民运动联盟陷入分裂危机,而2016年的反奥朗德改革示威,则直接使得奥朗德的社会党分崩离析。
平心而论,法国的传统政治家,无论是前总理德维尔潘和菲永,还是前总统萨科齐和奥朗德,绝非一无是处的庸人。德维尔潘的精明强干人所共知,菲永和萨科齐的勇于担当令人钦佩,奥朗德的品格即便他最顽固的政敌也必须承认,然而他们的政治生命却犹如最绚丽的流星,在短暂的璀璨之后无一例外地滑向了永恒的湮没,沦为法国人民眼里的腐败无能之辈。
事实上,法国改革家们的失败绝非他们个人的原因,而在于濒临崩溃的财政迫使他们必须承担起一个前人积累过错的责任,在极度僵化软弱的体制内,挑战一个拥有无穷能量、不受任何指责且永远正义的政治巨兽——身为既得利益者却心安理得的法国民众。
2007年,法国前总理菲永被萨科齐提名为总理之后不久,以一种极其悲凉的语气描述法国的处境,并表达了自己的改革决心:“我管理着一个财政上处于破产境地的国家,我管理着一个15年来赤字不断的国家,我管理着一个25年来预算从未平衡过的国家。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了。”
2010年10月,街头抗议让前总统萨科齐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他的好友、内政部长奥尔特弗这样劝诫坚强的法国改革家,“(从政治得失来看)你的改革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与历史的决裂。”
2016年5月,面对改革引发的政治崩盘,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接受欧洲第一电台访问时表示:“我绝不会让步,(改革的失败,就是)因为有太多(前)政府(被迫)放弃原本主张。”言辞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勇气,更有对自身政治生命的绝望。
这些智勇兼具的改革家,身处福利民主的夕阳晚霞,却试图仅凭演说、勇气和道义的力量,击碎不可理喻、贪得无厌的强敌,这是何等的不幸。须知道,杜伊勒宫的主人之中,不仅仅有“慷国家财政之慨”收买选民的密特朗,也有以大炮轰击街垒并恢复秩序的卡芬雅克;而再造国家的非凡改革家中,不仅仅要包括笑容满目的罗纳德 里根,也应该有以骑兵马蹄扫荡街头的朴正熙和皮诺切特。
伟大的政治家梅特涅说过,“历史事实是政治家最好的探照灯”,如果这句话所言非虚,那么近25年的法国政治史仅仅阐述了一个道理,“不能扫荡法国街头者,就不可能真正推进法国的改革。”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现实,也是一个必须被正视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法国的前景将无从好转。
只是此刻,春风得意的新锐改革家马克龙总统,在童话般梦幻的赞美声中,即将穿越烟幕重重的政治迷雾,迎接任何一个改革家都无可逃避的宿命。
2006年,民望极高、被时任总统的希拉克誉为治国奇才的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因为试图推动恢复法国产业竞争力的《首次雇佣合同法》,而遭到100多万法国民众的街头抗议,最终在2007年5月被迫辞职,并缺席当年的总统选举,沦为政治笑柄——德维尔潘的悲剧命运实际上预示着,任何不能碾碎街头运动的法国政治家,都谈不上重振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