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上看,四季度市场首先关注是新作定产以及收割压力,目前美豆、加菜籽、俄罗斯葵花籽、乌克兰油料等均处于收割阶段,10月是主要收割期,收割压力增大。受到天气差异表现,欧盟油料、俄罗斯葵花籽、乌克兰油料等确定性减产,加菜籽产量不及预期,美豆产量存在分歧。在美豆丰产、南美大豆丰产预期支撑下,全球油料供应宽松格局不变,油脂去库预期在强化。印尼棕榈油产量有望自8月开始恢复,马来10月产量高峰期,11月后两国均进入减产周期。所以四季度油脂油料供应压力是先增后减,压力从产地国向需求国转移。其次,关注政策变动。我国的油菜籽和大豆的进口贸易顺畅情况,印尼棕榈油出口关税,俄罗斯的油脂出口关税,印度的进口关税等等。还有美豆油生柴政策、印尼棕榈油生柴政策,考虑到原油价格低迷,油脂的生柴消费扩张有限。
再者,关注买家承接情况。我国政策向好,宏观预期增加,囤货需求和盘面采购需求增加,提振市场。盘面需求传导至实体需求需要时间。国际贸易方面,中国仍是大豆、油菜籽进口大国,唯一不确定性在于政策。印度油脂进口放缓,库存有望下降。欧盟因自身油料减产,进口需求较大,青睐于豆油、菜籽油。从价差看,国内外豆类、国际油菜籽性价比偏高,国内外棕榈油、国内菜籽系性价比偏差。从船期采购看,国内四季度棕榈油库存维持低位,豆系相对宽松,菜籽系充足但明年存在供应短缺的问题。
策略上,预计价格先跌后涨,买油卖粕套利可长期持有,菜籽系15、35、59等月间正套参与,豆棕择机做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