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北卫视
河北卫视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卫视  ·  了不起的我们 | ... ·  3 天前  
河北卫视  ·  把青春献给祖国——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北卫视

河北卫视六集文博纪录片《大汉中山》|《这般女子》

河北卫视  · 公众号  · 河北  · 2024-10-03 19:09

正文


河北卫视今天21点34分

播出六集文博纪录片

《大汉中山》•这般女子

 穿越时空 邂逅大汉女子



在做纪录片《大汉中山》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只听说过满城汉墓的女主人——中山靖王刘胜的王后窦绾,但对她却知之甚少。关于她史料鲜有记载,也没有任何传说故事。


她是谁?长相如何?出身怎样?经历过什么?与刘胜关系如何?平时是怎么生活的?那时汉朝女子都如她这般吗?


在毫无思绪的情况下,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开始尝试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去打通一条隐藏的时空隧道,开启一段与窦绾及其所处时代汉朝女子们的邂逅之旅。



一场特殊的婚礼


走近窦绾,最直观的方式是从珍藏在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展厅中她留下的文物入手。比如,一枚印章,让世人知道了她名窦绾、字君须;她的金缕玉衣全长172厘米,勾勒出窦绾高挑的身形;长信宫灯雕刻的“长信尚浴”铭文,将她与权倾一时的窦太后联系起来;朱雀衔环杯上残留的胭脂,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爱美的窦绾;一套做工精巧的书刀(相当于现代的橡皮擦),又让我们对她的才学浮想联翩……



然而,这些都只是关于窦绾的一个个片段,如何将它们串成一条线,并搭建出一个完整的架构,却迟迟没有找到答案。


“为什么不从窦绾和刘胜的大婚开始呢?”


在经过多次开会碰撞后,思想的火花终于出现。


古往今来,婚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知道窦绾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王后,这样的身份正是婚姻赋予她的,而我们关于窦绾的种种猜想也可以围绕她的婚姻状况展开。于是,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婚复原中,第二集《这般女子》的故事开始了。



为了复原这样一场大婚,我们深入研究了汉代的婚礼风俗,最终发现了一个很浪漫的仪式,就是结发礼。结发礼,即夫妻双方各剪下一绺头发,并用红缨绾在一起,寓意“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一礼节形成于西周,盛于西汉。因为古人坚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结发礼便成为婚姻中最为郑重的承诺,结发妻也就成了原配妻子的代名词。而这样的仪式在当今越来越流行的新中式婚礼中仍然存在。所以古今的勾连就通过这样一个结发礼实现了。



然而,在寻找现代中式婚礼部分时,我们遇到了种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材了一个婚博会,一场新中式婚礼。最终在节目中播出的是定州塔下,26对新人举办集体汉式婚礼这样一个活动。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让大家有兴趣跟随着跨越千年的婚礼,更近一步走近窦绾。


一位将想象诉诸笔端的画家


当我跟黄君辉教授提出需要一位画家绘制出他想象中的窦绾时,黄教授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推荐了他的妻子范家美。范家美,一位擅长用水墨勾勒女子形象的画家,在她看来,所处时代的不同会给予女子不同的形象,窦绾也是如此,被她所处的时代影响着、塑造着。



于是,跟随着范家美夫妻俩的脚步,我们从河北博物院出来,又去到了图书馆、汉服店等,去研究汉朝女子的服饰、发型、妆容等等细节,也惊喜地发现了汉朝女子与我们当下女人的相通之处:她们当时不仅广泛活跃于桑园市井、田间地头,还凭借着勤劳和智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汉代君主秉持“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育为先”的治国理念,将发展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官学和私学迅速发展,为汉代女子的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她们的学习内容不仅涵盖诗书礼乐,还有诸子百家、天文历算、辞赋等。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许多汉代女子学有所成,将书刀作为心爱之物随身携带的窦绾,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良好的教育,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等,也让西汉女子在婚姻中享受到了较大的自由。比如我们熟知的,与窦绾处于同一时期的西汉才女卓文君。



当时的司马相如没房没车,待业家中,就是凭借一首《凤求凰》,打动了刚刚守寡的卓文君,于是卓文君这个邛崃首富家的大家闺秀,与司马相如连夜私奔,并勇敢地再婚。在汉代,上到诸侯之家,下到平民百姓,妇女离异、再婚是很平常的事情。


身处这样舒阔包围的氛围中,窦绾的婚姻状况让人联想翩翩。从墓葬规模到王后所穿的金缕玉衣,及其他各种陪葬品都不难看出,在这场婚姻中窦绾和她的丈夫刘胜享受了近乎相等的权利。



种种发现,打破了范家美的认知,却也为她勾勒出心中的窦绾,构筑了无限的想象与敬意。最终在范家美笔下诞生了一个知性、自信、尊贵、典雅的窦绾,那是一个时代赋予她的绰约风姿。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窦绾则如同一张反光的彩纸,每个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色彩。


一位舒展长袖舞出

汉代女子风采的舞者


在窦绾的棺椁之内,发现了一串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珠串之中的玉舞人挥舞长袖,翩翩而动,所作舞姿为西汉著名的翘袖舞。


翘袖舞,也叫长袖舞,它曾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主导风尚的舞蹈,西汉时期则发展到几乎“无舞不舞袖”的乐舞盛况,王族贵妇不乏能歌善舞之人,以“翘袖折腰”玉舞人珠串为陪葬的窦绾或许也是个中高手。



对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舞蹈演员王璟来说,舞蹈是更能表达感情,走近以窦绾为代表的西汉女子的一种方式。


第一次见到王璟的时候,她正在带着队员们排练《七盘舞》。


这一舞蹈来自于南阳汉画馆的汉画砖,砖上一位舞者轻甩长袖,在象征着日月与北斗七星的盘与鼓之间进行着表演。因为被汉画砖上的舞姿和形象深深震撼,王璟开始尝试和队员们一起完成《七盘舞》的复原。


《七盘舞》中最重要的一个舞蹈动作就是翘袖,为了突出这个动作,王璟和音乐老师反复排练了整整一个下午。


接受采访时,王璟说她在跳舞的过程中会想象自己是一位汉代女子,而袖子抛出去的瞬间,能让她直接感受到西汉女子的飒爽英姿,自由自信。



当我们在舞台下,拍摄王璟正式演出《七盘舞》时,我好像看到了以窦绾为代表的那些西汉女子正在向我们款款而来,而王璟长袖舒卷,舒的是那时汉朝的奔放,卷的是这般女子的洒脱。


在纪录片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尝试用当代人的视角,审视遥远的汉代社会,从宫阙到市井,从饰物到舞乐,我们完成与大汉女子的一次次邂逅。


那时汉朝,这般女子,她们遥远又清晰的光芒,今天依然闪亮。


河北广播电视台

河北省广播电视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联合出品

河北卫视

文博纪录片

《大汉中山》•这般女子

今天21点34分暖心播映



编辑: 时鹤   主管: 王冉 杨小蕾   监制: 杨素强 李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