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恬不知耻”地活着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1-26 18:44

正文

☝ 听说关注我们的人,都很有学识!



1



 有一种灵魂之痒,让我永远颜面扫地。


人生第一次体会到“面子”是什么意思,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是个“差生”,上课喜欢说小话,老师一怒之下,把剩下半节课都用在讥讽我学习不好,还不认真上课了。


那时候,我脸皮早就混厚了,正在心无旁骛地发呆,这时我身后忽然传来微微地哭泣声。隔壁的一个女生满脸通红地低着头抹眼泪,她是个好学生,老师批评的不是她,她怎么比我还激动?


不要误会,那个女生没有爱上我。




官方解释是:该女生面子薄,就算是老师批评了别人,她也会联系到自己,为此努力自责。老师更怒:你看看人家孔同学,我批评你了,她都开始反省自己,你呢?又在发呆不知道想什么呢!


那时我很震撼,深刻地体会到: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面子”的存在!


我真的很没脸没皮吗?事实证明,我一直都生活在小学悲惨生活的阴影之下。


终其一生,我都在努力学习,初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下变成全班第一,我忽然也变成了孔同学,会为考试没有满分而哭泣。


当初的不要脸,只是因为这张脸实在没得可要了,只好麻木着自己。


以至于到了高中,遇到过去的小学同学,我都不敢抬眼看对方,因为对方知道我所有的糗事。以后所有的同学会,你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痛苦,因为有比较的地方,就有自卑,男人比赚多少钱,女人比老公是谁。


高中同学们宣布同学会了,我当时还有小心动,结果发现是住在美国的高中同学在波士顿聚会,其中还有当年学习成绩怎么也不如我的,而我呢,只能在充满雾霾的北京,没有成为律师,没有成为会计师,成为老板,成为学者,只是一个尴尬的心理咨询师,妇女之友。



2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如有亲友相问:“你是哪个大学的啊?”第一关好过:“我是人民大学的。”对方会立刻声音高八度地说:“哇,好大学啊。”然后我就会立刻找机会把话题转移。


因为到了第二关,就是我最噩梦的时刻:“你在哪个系学习啊?”我能告诉对方:“我是档案系的吗?”对方的声音又会高八度:“什么系?”我心里已经把对方捅了十万下刀子地说:“档!案!系!”


对方要不是无脑,要不是就是恶意地说:档案系研究啥啊?或者虚情假意地给我找台阶下:“嗯,这是个很好的系,以后会不会做情报工作啊?”见过红太狼怎么打灰太狼的吗?在我心中,我已经往她脑袋上打穿了100个平底锅了。


最让人崩溃的是我初中班主任老师。她说:没关系,时传祥还是劳模呢。(普及一下,时传祥是掏粪工人。)这话让我恨她一辈子。


总结一下我的人生,简直就是一句话:“尴尬人常遇尴尬事。”




小学转学到北京,因为适应不良,从好学生变成了糊里糊涂的差生。初中的时候又变成了好学生,但却会因为一分之差而痛苦万分。到了高中更好的学校,又变成了差生,然后又开始尴尬人生。高考因为机读卡填错了一位,丢掉了本应拥有的40分,到了一所著名的大学的最低排名的院系。然后毕业后,到了《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全国妇联工作,这又成为我的噩梦来源,怎么跟别人解释我的工作呢?


然后到了《时尚先生》杂志工作,发现周围都是一群gay,很难和他们交往啊……然后开始做心理咨询,经常被各种直男癌们认为是神棍和骗子:“什么?跟聊聊天就能赚钱,你好厉害啊!”“你学心理咨询?来给我催个眠?”


为什么我会这么多尴尬事呢?因为两个字“面子”。

  



3




这个面子是怎么铸就的呢?


我记得幼年时,几乎所有孩子都在理发室大哭的时候,我却一声不吭,虽然我也很害怕,但我却没有出声,哪怕泪水夺眶而出。


因为我妈说的那句话对我很重要:“你真棒,看别的孩子都哭,你却不出声!真勇敢!”


出自书香门第,教师世家的孩子,从小就要面对各种比较,哪怕你的父母根本没有说什么。但他们不经意地说起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同事的孩子们,以及自己亲戚家的孩子们,你就在和全世界的孩子战斗。


战斗的是什么?父母对我的点赞。


不知不觉,我的内心认同了这样一条道路:最低标配是硕士以上的学历,有留洋背景,在世界前五百强企业工作或者著名大学做教授,公司高管,有别墅洋房和豪车,可以带父母周游世界,经常给父母买奢侈品,甚至给父母买房。


达不到这样的标配,你就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很早就从父母订制的流水线上掉下来了,作为半成品,在父母失望的眼神之中生活。


其实现在我活得也不错,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最擅长的事业,过上相对优越的生活,我应该满足了。可是这种灵魂之痒,让你似乎终生不得安宁。


直到前几年,我还在做着重新回炉高中,重新高考的梦,在梦中,我的年纪一年年的长大,但我却一直在蹲着“考试监”。


我的内心一直都在两条路线上斗争,一方面我无比认同这个普世的价值观,认同那条黄金的流水线。


另一条路线上,我认同的是追求真正自我的道路。


当我无法反抗第一条路线的时候,我就会用各种各样的偶然和巧合破坏着这条打入我骨髓深处的神经。


也许,尴尬,是我追求自我的代价。

 



4




想象的观众们:让我和你们谈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舞台,总是有一群想象的观众,坐在黑暗之中,他们用掌声和咒骂,决定着我们每个动作的成败。


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来访者内心,都有这么一群观众。有的观众相对克制,而有的观众则非常暴虐。


我们人生都会摔跤,这不会真的伤害我们。我们怕的是在要爬起来的时候,有人在我们背后踢上的那一脚。就是那一脚的伤上加伤,让我们陷入了绝望。有一种绝望叫做高处不胜寒,有一种绝望叫做低处不胜苦。


最近一个英剧《黑镜》其中一集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在一个点赞和你的个人信用甚至利益挂钩的未来,如果你的人品点数在4分以上,你可以获得买房的8折优惠,可以有权进入一些高级场所,可以获得他人的笑脸相迎和处处帮助。因为所有的人的人品点数都可以在手机上显示。


这么说吧,如果你的人品点数低于3,就不要想搭车,因为没有人会想和低人品点数的人为伍。在一个点赞和人品点数主宰的世界里,你就必须要处处表现得绝对美好,让所有人都开心,否则,你就会被高人品社会边缘化。


每个人的点赞数,都决定了你的人生的起伏。



女主就是一个在努力向上流社会进发的女性,她减着永远都减不完的肥,对所有人都笑脸相迎,曲意奉承,但她的点赞数一直都没有达到4.5,这意味着她梦寐以求的房子不能用8折买到。


她甚至找了点赞咨询师咨询,咨询师给她指出明路:不要让中等人品数的人给你点赞,最好让高人品点数的人给你点赞,这样你就可以短期飙升到期待的分数了。


此时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她的发小邀请她做伴娘,这个上流社会的芭比娃娃人品点数在4.5份以上。


这是绝佳的机会,她一定要把握住!


但她却不知道这恰恰是噩梦的开始:机场的飞机延误了,她的点赞分数因为刚刚和弟弟吵架以及和出租车司机的交恶而低于了4.2分,这意味着她不能获得即时转机的服务,她一时激动爆粗口了,机场保安对她的惩罚是暂时把她降低到3分档——关低分监——24小时后,她的点数可以恢复到原始分值,但如果在此期间她获得了低点评也都会计算在内。


为了赶上婚礼,她一路上上遇到了很多事情,最后,她的分数降到2份以下。


昔日闺蜜看到她分数如此之低,就拒绝她参加婚礼了。


最终,崩溃的她浑身泥泞地偷偷翻墙来到婚礼现场,大作了一场后,被带到监狱,现在她成了没有分数之人。


终于,她可以和另外一个囚犯对飚脏话,那一刻,她是如此的放松。




5




如果未来是如此,我宁可死去。


我们可以为“面子”如此疲于奔命,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观众的“票房”决定了我们的生死。就像是在理发的时候,妈妈的肯定对我来说,决定了我对自己的定义:我是最棒的孩子。事实上,我一直背着这个枷锁活着,哪怕看上去多自由。


我们不敢回头看一下,不敢问自己这样一句话:妈妈,如果我不是你最棒的孩子呢?

如果我卸下了那些脂粉,停止了那些台词,放弃了那些动作以后,迎接我的,是怎样的世界?


那样的世界,留着三个字:“不相信”。


我不相信如果我不再扮演了,我会幸存,会有人爱我,会有人支持我,鼓励我,安抚我。


这个世界就是一场交易,我说你喜欢听的话,你不离开我,如果我说我想说的话,我就会死亡。一个人会因为死亡而死亡。前面那个死亡是心死,后面的死亡是身死。


有人跟我说,你知道吗?这个世界,我只能跟你说真话。除此以外,我不相信任何人。因为你是付费的。


在内心深处的我,泪如泉涌。一个人要经历多少失望和痛苦,才能不再相信这个世界?


可是,不断为点赞和人品奔忙的世界,还值得活吗?一个只有面子,没有里子的人生,还值得活吗?这世界上徘徊着多少无脚鸟,无枝头可栖?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小心伺候着内心的那群观众,无论那样的声音多么暴虐,但起码要比人去楼空更好一些吧。




有人说,心理咨询到底可以做什么?我说,卸妆室。洗尽铅华,照见自己。


事业上大厦将倾?婚姻中情感崩溃?三观尽毁?五内俱焚?太好了。你终于演不下去了!


很多人都哭哭啼啼地找我,告诉我世界毁灭了多可怕。然后又高高兴兴地跟我告别,告诉我,拥有自己,真!的!是!太!爽!了!


这中间就是要熬着,然后听着另外一种声音,不断包裹着我们的创伤。这是什么样的声音?


是我在理发的时候,有另一个妈妈说:没关系,孩子,你可以哭,害怕是自然的,正常的。儿子告诉我,你什么感觉?


是的,这样的声音,在我们身边积攒多了,你就可以从那个理发室走出来了,发现这个大街真的很大,这个世界真的好大,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有可能爱你,也可能恨你。


但你的人生,绝对不缺粉丝。不信,你看我,不是也成了一个小小的“时传祥”了吗?


欢迎来到半成品的世界,我没有你那么幸运,可以成为一个流水线的成品,一直运行到今天。我早早地就从流水线上被下架,出口转内销,让我告诉你在流水线外的人生是什么样吧。


要么你被那些观众作死,要么我们一起在江湖流浪,找到属于自己的剧场,那些真正识货的人,爱我们,给我们点赞,我不再需要全世界给我点赞了,我要的是真正懂我的人,给我的掌声。


真的,现在我终于喜欢上半成品的我自己了。这个过程花了20年。


从希望全世界都喜欢我,到开始自己喜欢自己,真的是他妈的太难的一场旅程了。悟空,该上路了。




作者,卢悦,本文经授权转自公号“心之助”




关注我的人

运气都不会太差

胡慎之 微信ID:hushenzhixl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

向日葵心理创始人

微博:@胡慎之心理

电话:020-382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