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欧国家之外,薪酬透明化仍然面临激烈的抵制。即使不反感公开透明的人,对这么一件看似侵犯隐私的事情也会犹豫回避。这实为憾事。因为尽管可能带来不便,提高工资收入透明度还是利大于弊: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公平和正常运转。
公开薪酬信息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经济学依据:工资是一个人的劳动力价格,而价格公开时市场运作得最好。公开的薪酬数据应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决定该掌握哪些技能、该去哪里工作。然而,现实中关于薪酬透明化的实验更多是出于对不平等的担忧。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由于高管薪酬飙升引发了极大不满,才让美国监管机构要求企业披露更多有关CEO薪酬的信息。但这种公开透明并不总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高管报酬在90年代飙升,因为企业担心市场会把薪酬微薄解读为人选质量不佳。
尽管如此,企业老板们往往还是反对公开薪酬信息,原因也可以理解。如果企业比员工掌握的薪酬信息更多,在工资谈判中就会更占上风。另外,披露工资差距会让一些员工因得知自己比同事少赚许多而士气受损。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这会促使业内的高工资企业与其他企业区隔开来。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公司之间的薪酬差异是近几十年来美国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
然而,薪酬透明会加深不满,并不是因为它公开了以前无法得知的信息,而是因为纠正了误解。调查一再发现,员工往往会高估自己相对于同事的表现、以及应得的薪酬,在不同经济体和企业内部都是如此。2001年,挪威在网上公布税务记录,任何挪威人都能轻易看到其他国民的收入和纳税情况。据报道,富人的幸福指数因此显著上升,而收入较低的人群在得知自己在经济阶层中的真实地位后幸福指数有所下降。
并不是每个国家都会选择彻底的公开透明,即使是北欧国家的政府也在不断调整政策。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商论后即可阅读十一月刊《绝口不提》
互动有礼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每周获赞最多的三位读者将获赠礼品
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全新福利二选一!
免费开通学习社区“英语学习”专栏
或 获赠价值¥298的商论定制版2018财金阅读手账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后即可浏览《绝口不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