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到以上的新闻,小编也是跟众多吃瓜群众一样,刷着微信看到满朋友圈资生堂召回的新闻,随意的咕哝一句“化妆品闹到要召回也挺少见的哈” 然后吃着西瓜唱着歌,这事儿应该就这么过去了。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了一声惨叫……
原来是隔壁办公室的小哥正在使用的防晒霜刚好就是在要召回的批次里,但是他已经基本用完了,只剩一具尸体…
▲尸体各角度遗照
既然问题产品都在边上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查个究竟吧!
首先上手涂一下,感受一下肤感…
好吧,新闻报道里说 “产品里有沉淀物,使用时皮肤有异样感”。
——这岂止是一点异样感,这简直是让小编素来引以为豪的光滑多肉的皮肤表面好像瞬间变成了指压板~
好吧,第二步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沉淀的庐山真面目吧。
这时候我要请出今天的第一样法宝了。
当当当当~在淘宝上花了几百大洋买来的小学生专业科学实验用高倍显微镜。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一幕:
如此纯净而完美的立方体结晶,简直堪称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话说大家有没有觉得左边的照片看起来好像一只眼睛…
因为你们要知道这个照片是这样拍出来的…
虽然晶体是如此的美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美丽背后的危险——作为这次召回事件的元凶,这些完美立方体结晶、那闪着迷人光芒的锋利棱角,在涂抹过程中随时会冷酷的划破你的皮肤。
虽然因为颗粒很小,即使划伤皮肤也只会在表皮层,所以你不会有什么感觉(不会伤及有血管和神经的皮肤深层),但是这些划伤意味着皮肤屏障受损,刺激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皮肤。
另外,这些小伤口可能成为孕育脂肪粒的温床。如果这些颗粒进入眼睛,就更加危险了。
既然已经看到真凶的样貌,根据这个结晶来看,应该是单个纯物质结晶(你要想怀疑是混合物那几个学化工的都不答应好吗——“有见过结晶结的这么好看的混合物嘛?!”) 下一步就是各种查户口了。
出事产品是分属Sunmedic 和Anessa的两款配方(安耐晒银管是40g和15g两个包装),事发时正处于新老配方交替的时期,所以首先得确定召回产品是新配方还是老配方:
在各种查批号查备案时间比对包装细节信息之后,基本可以确认,两款配方应该都是升级后的新配方。
而根据之前观察的结果,凶手应该具备两个特征:
常温下应该是固体(否则不会有结晶啊);
含量应该比较高(料体里结晶的量很大)。
而我们把两个配方成分表上靠前的原料都列出来。
(两款配方主要成分一模一样,基本可以确定是用同一个配方换了香精和几个所谓的“活性成分”搞出来的两个配方,难怪要死一起死...好在两款配方价格基本没差,买哪个都不算吃亏~)
除去液体原料,基本可以锁定嫌疑人就在三个固体粉末原料之中了:
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有没有很激动~~~
范围已经缩小到这个地步,就可以祭出各种测试仪器来测一测。
首先我们得收集到足够多量的结晶以供测试。
考虑到料体里还有水、各种水溶性多元醇和油脂,怎么能够快速分离出结晶呢。
这时候小编就要祭出第二样法宝了:
人肉过滤器——自己的爪子…
挤出点剩余的料体,涂在“过滤器”上,各种液体可以很好的在皮肤表面铺展和吸收,把颗粒状的结晶暴露在外层。
完美收集到一堆结晶晶体
顺便把剩余料体测了个pH值。
鉴于药典上提到5%氨甲环酸水溶液的pH值在7~8,基本可以排除氨甲环酸因为pH原因析出的可能。
而收集的结晶的水溶性很差,所以差不多可以把氨甲环酸从嫌疑人列表上划掉了。
氨甲环酸(传明酸)
乙基己基三嗪酮(Uvinul T150)
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Tinasorb S)
就像我们人类用指纹做身份验证一样,最后剩下的嫌疑人二选一,我们决定用红外图谱来做最后的鉴定。
打了一张结晶的红外图谱…再看看乙基己基三嗪酮(Uvinul T150)的标准红外图谱
各种特征峰完美契合…
还用再多说什么吗?
资生堂这次的防晒霜召回事件,极有可能是主要的防晒剂乙基己基三嗪酮析出产生的结晶沉淀,对于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几点:
防晒能力的大幅削弱,影响皮肤防晒效果
结晶可能会划伤皮肤,引起相应的皮肤问题(屏障受损,脂肪粒等等)
注意防止产品使用的时候入眼,结晶可能会划伤眼球
防晒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肤感和防晒能力之间的平衡始终是配方师头疼的地方:
一方面强效的防晒剂多数是固体,需要配合低效的液体防晒剂来溶解;另一方面液体防晒剂粘腻的性质直接会影响防晒霜的最终肤感。
对于出事的这几款产品(其实就是一个配方)来说,几乎把这个平衡做到了极致——高含量的Uvinul T150和Tinasorb S,还有少量的Uvinul A plus 和二苯酮-3(都是固体),都只能靠一个液体油脂癸二酸二异丙酯来溶解(其他液体油脂对防晒剂的溶解度都很差)。
也许在常温下还看起来没有问题,一旦在仓储或者运输过程中遇到低温,很可能导致固体防晒剂因为溶解度下降而析出。
对于追求极致肤感的日式防晒来说,配方设计基本就像是在走钢丝,游走在稳定和不稳定的边缘。
现在看来,估计是大师玩砸了的可能性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