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读书会
一个新鲜有态度的平台,不定期开展各种大牛干货、小咖风暴、阅读+(策划、演讲、游玩)等活动,让我们一起把阅读变成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16 小时前  
深圳发布  ·  返程高峰来了!深圳这些路段易拥堵→ ·  3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大年初五,吉星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读书会

拥抱不完美——认同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 回顾

深圳读书会  · 公众号  · 深圳  · 2018-09-30 20:00

正文

深圳读书会
为每个阅读者创造舞台
关注



我们以为了解自己,甚至做了那么多测试,但还是在各类人际关系中很痛苦;为什么我们碰到不愉快 时,一直以为是别人的问题,甚至想到命运?9月2日,深圳读书会邀请了 邹文波 老师与读者分享 《拥抱不完美——认回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探讨 童年模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引导读者觉察自己,更好的接纳和包容身边的人。


▲邹老师


活动开始前,幽默风趣的邹老师与现场读者一起做了小试验,要求读者在10秒内环顾四周,找出红色的物品。大家积极分享了自己看到的物品,邹老师却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人注意到左边墙上那幅对联的内容?大家沉默,几乎没人留意到。紧接着,邹老师分享了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例如:当你穿着一双新的白鞋,总觉得那天有人老踩到你的白鞋,慢慢就脏的一塌糊涂;当你太太怀孕了,你会发现那一年深圳怀孕的女性特别多;等你小孩2-3岁了,你又发现那年深圳2-3岁的小孩特别多......大家纷纷点头,感同身受。邹老师说,如果你的注意力不在这块,你是不会意识到的。


接着,邹老师又带领大家尝试一个心理学投射实验,用5个词分别描述自己的父母、最好的朋友、最崇拜的人和一般朋友。待现场完成实验后, 邹老师给出了分析:你描述父母的词语,几乎都在你身上体现,每个人的性格大多有着父母的痕迹;你与最好的朋友大多是互补的性格;最崇拜的人就是你的理想自我;一般朋友的特质就是你最近正在关注的一些事。


就像赫尔曼·黑塞说的, “如果你憎恨某人,你必定憎恨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某部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部分,不会烦扰我们。所以,要慢慢去接纳我们讨厌的人,因为他身上必定存在着你的一些特质。”


我们常常想通过学习心理学,去治疗一些心理疾病或解决问题,而后才知道先和自己和解,才会和他人和解;最终意识到,心理学是探索人性的,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是一门生命实践的学科。


活动现场



一、内心状态的投射(屋外无人)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邹老师说,其实就是,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就像上面那个心理投射实验所呈现的,与你产生链接的人,他们身上必定有你的某些特质。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旦与人发生冲突,不要觉得百分之百是别人的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谁痛苦谁改变”,我们总觉得改变别人是对的,而那只是别人的行为模式,只有通过觉察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去接纳身边的人。


活动现场


二、童年模式影响成长


为什么跟有些人讲一句话便暴跳如雷?为什么与另一半沟通时,她常常摔门而去?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是童年模式,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还影响他日后做事的动机以及与人相处的模式。


童年早期人际互动的途径和基调早已奠定了爱的基本范式: 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邹老师说,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陪伴,特别是孩子3岁以前, 他在爬行的过程中,会经常回过头来望你,这时候要给与他眼神的关注,给与足够的安全感; 慢慢地,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会没有过多的 分离焦虑症 ,因为他坚定的知道,父母会一直在家里等着他。


儿童会对早期照料者与他们的那些互动方式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以这种互动为核心来建立日后的情绪生活。依恋模式一般分为四种: 一是安全型 。这是最好的模式,对亲密关系信赖度高,积极乐观,好交际。 二是回避型 。一般出自一方强势,一方弱势的家庭;情感上表现为不信任别人,信任自己;自立、冷漠,不担心被拒绝,但不喜欢亲密接触。 三是焦虑型 。一般出自父母对孩子关注较少的家庭;害怕被抛弃,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猜忌多疑,希望别人关注自己。 四是恐惧型 。一般出自高压家庭;对亲密关系的任何威胁都不安和警惕,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例如在职场上常遇到的,只谈事情不谈感情的苛刻高管。


书友互动


三、刺激-行为的本质


邹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解析出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长大后的行为模式。例如,曾经的流行天王 迈克杰克逊 ,成长于高压型的家庭,由于童年积压于内心的种种不安全感,后来,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梦幻的城堡,供许多小孩子游玩,圆了自己儿时的美好想象。再如,从小离开母亲跟着奶奶生活的男孩,长大后偏向于喜欢冷漠型的女孩,因为他的母亲一直没有给与他足够的关注,他的潜意识中一直想要改变这种冷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恋爱其实是一场疗愈,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一切都是潜意识的有意识化。


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对方产生你所不理解的行为,如果不了解自身和他人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便常会疑惑、迷惘、甚至愤怒。


本书作者周志建从小被母亲苛责,成长于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环境里,有次他怒斥母亲,你能不能爱我多一点?母亲竟回他,那谁来爱护我?那瞬间,他似乎理解了母亲,她出生于动荡的大时代里,从小颠沛流离,被剥夺了爱和安全感。 而就像张爱玲所说的,当一个人理解了一个人的过去,就会接纳她的现在。


少不了的活动合照



邹老师说,他出生于被指责型的家庭,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喜欢争强好胜,但在职场上往往事与愿违;从早年间的苦恼,到如今的觉察自己,这一切的行为模式,都源于自身的某种需求; 所有来自人际关系的痛苦都是因为对别人有期待,但别人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所以,谁痛苦谁改变,如果渴望得到关注,那么就多关注别人; 如果察觉对方缺乏安全感,那便多支持对方,为他创造安全感,要相信吸引力法则,当我们自己改变了,对方终会因你而改变。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的,人生有大三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每个人都要学会“课题分离”。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始终跟童年模式有关,因为一句话而暴跳如雷时,要冷静思考,这是自身内在的欠缺,与对方无关,要觉察自己内心渴望的是什么,与自己和解。要尊重人与人的差异,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接纳和包容身边的人。



活动花絮


美美的义工主持素心

美美的义工文案婉玲

书友互动




主题: 拥抱不完美——认同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地点: 深圳图书馆南书房

时间: 2018年9月2日 周日16:30-18:30

嘉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