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美城镇
华易研究院立足“智慧社会,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秉承“创新、发展、智能、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中国智美城镇建设与运营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联盟体,主营业务涵盖新型智慧城市、特色小镇和产业新区三大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2025年春节假期小米汽车出行报告:小米汽车 ... ·  17 小时前  
蔚来  ·  2025顺意开年,满电出发 ·  3 天前  
蔚来  ·  下一个目的地,你设定好了吗? ·  2 天前  
理想汽车  ·  拼手速!理想商城开年秒杀倒计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美城镇

【行业分享】数字赋能 城市治理更智慧

智美城镇  · 公众号  ·  · 2024-12-04 17:24

正文

数字赋能 城市治理更智慧

工作人员在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操业集控中心对生产现场进行远程控制。鄂钢是湖北省钢铁行业首家全流程超低排A级企业。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数智”城市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并要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湖北在“国之大者”中明责任、找位置、强担当,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纵深推进省市两级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以解决民生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01 共建一朵云,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必须抓住全球信息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省委对标对表,找准路径。


算力稳居中部第一、数字基建实力雄厚、科创能力硬核突出……以信息化为牵引,湖北资源丰富,为四化同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改革向新而行,破壁共建一朵云。


湖北成立由省公安厅牵头、18个省直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维”总要求,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融合、服务统一发布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一朵云有多重?作为底座,力达万钧。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是数字孪生城市公共性、集约性的基础设施,其中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是核心。它是以城市数字模型为基座,对水域、地貌、建筑物等进行统一编码,赋予各类管理对象数字‘身份证’,集成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数据。”专班工作人员张达福介绍,万物赋码支撑万物标识互联,让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


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湖北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承载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消除制约各类要素扩张的因素。


建平台。 以城市数字模型为基座,对建筑物进行编码赋码,集成“一标三实”数据,依托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公共数字底座。首批试点武汉、襄阳、宜昌完成一期评估,全省其他市州、直管市和林区迅速跟进完成建设。


建机制。 推进数据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建筑物白模精准定位、标准地址治理对齐、“三实”数据关联上图。


建标准。 发布《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创新建立21位数的统一识别代码,赋予各类管理对象数字“身份证”,支撑万物互联。


认识统一深化,推进势如破竹。通过探索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湖北持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如今,湖北各地政务大厅、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商超社区等陆续进入“读屏”时代,屏幕背后看不见的“一张网”一朵云,将城市里纷繁复杂的运行数据汇集起来,助力城市管理更精细。



02 共用一朵云,行业应用遍地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强调,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治理,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各项工作。


怎样提高治理能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省委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统筹协同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小地区差异。


当万物都有了统一编码的“身份证”,城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房屋、道路、河流都在监控屏上三维真实还原;轻点鼠标,房屋的标准地址等基本属性信息一目了然。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场景的融合应用是关键。借助建设成果,各地重点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城乡安全、公共服务等领域,带动各类智慧化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在武汉,城市数字模型、“一标三实”和编码赋码实现融合,城市级数据全量汇聚、实时共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用于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导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分析和无人机产业链航线规划,让无人驾驶汽车畅行江城、无人机无忧飞行,招商引资更精准。


在襄阳,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形成各类服务接口582个,赋能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备案企业监管、基层社会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市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车联网等应用场景,助力经济、社会、政府数字化转型,各部门已调用服务35万次。


在宜昌,利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提供的行政区划、化工企业标准地址等基本数据,长江大保护带来的成效变化可看、未来趋势可判;通过规划体系、重点项目、评价考核、协同执法实现可控可管;二维码门牌链接25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群众办事更方便。

一座座新型智慧城市,在荆楚大地上书写着数字答卷。


信息化新动能,以秒为计传递,为湖北发展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新细胞”,提供了一种又一种“新思路”。


武钢大规模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将炼钢工序融合为人机一体、操维一体的高效智能化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流程。工人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一键炼钢”,点点鼠标就能远程控制微米级精轧。


“柑橘大县”秭归对柑橘种植地块编码,通过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土壤、小气候、品种以及产品价格等数据,及时优化调整早熟、晚熟、中熟柑橘的种植面积,让柑橘错峰上市卖出好价。


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奔涌而来,为湖北发展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03 共享一朵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