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招标公告,正式开展广深之间新高铁的建设研究。
虽然还不知道这是第二高铁,还是第三高铁,怎么走,怎么定位,时速多少也在研究中,但报告中释放的信号有两点相对明确:
第一,拟建的这条高铁,将采用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技术。
公告内文明确指引投标方,广深两地原有的广深铁路速度较低,应当
研究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的可行性方案。
公告中明确提出,广深港高铁接入的是广州南站,距离市中心距离较远,无法满足广深之间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所以有必要增建一条深圳至广州中心区的高速铁路通道,实现广深同城化,提高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水平。
总结起来就是,广深之间原有的交通担当广深铁路和广深港高铁,前者速度太慢,后者没有连接市中心,为满足广深之间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需要一条时速更快、且连接两城市中心的高铁出炉。
这意味着,未来广深之间的距离将通过交通工具进一步缩短,两个超级城市的市中心将实现直线连通。
虽然深圳市发改委的这份招标公告只字未提“广深第二高铁”,但众多媒体认为,这应该就是广深第二高铁。
今年10月印发的《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建设世界级高铁枢纽,谋划建设广深第二高铁。
按照这份方案,线路经过广州知识城、东莞中心区、深圳南山前海地区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核心节点,北接湘粤第二通道,南延联系香港东大屿新中心,一条线路串联起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四个城市的中心。
02
用超高速铁路,把两个、多个中心城市的CBD连接起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趋势。
这将改变中国的城市、经济版图,以及楼市。
以往,高铁站一般都是放在郊区,
两城市之间的连接,都是郊区的连接。比如南昌西站、苏州北站、长沙南站等。
当时管理层欲通过高铁站打造一批高铁新城,加速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城市一个个高铁新城诞生了。地方政府,也
希望通过“高铁新城”的带动,实现城市的快速扩张,做大城市半径。
但后来的发展情况是,除了几个超大城市郊区高铁带动了产业发展,
壮大了高铁新城外(
比如深圳北站、广州南站
),多数地级市变成了一个负担。
它们既没有带动高铁新城发展,实现城市版图扩张,也没能让市民乘坐高铁便利化。每次出行乘坐高铁,都得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市区与郊区的来回,可谓是两头落空。
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这种模式不改变,还将浪费下去,耽误城市的产业发展与版图扩张。
深圳发布的这份招标公告,开了个好头,明确要求高铁对接城市市中心。
这意味着,过去将高铁站放在郊区的模式,已经被逐渐否定,在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打造的背景下,更多的市中心直接对接将会上演。
事实上
,除了广深之间提出建设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对接市中心计划外,西南地区的成渝双子星也提出了。
今年7月,一则成都和重庆间规划预留时速600—800公里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的消息,也在成渝两地民众的朋友圈刷屏。
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均为官方钦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且都是打包给到,广深是一个组合,成渝是一个组合。
广深之间、成渝之间的磁悬浮提上日程,也是在加快落实管理层规划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