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车迷对阿普利亚RSV4的了解只存在于外观像狮头,
WSBK
赛车,或者当年粉小狞那台星空蓝
RSV4
,它似乎离我们相当遥远
......
但事实上,
RSV4
离我们的距离比你想象中要近得多:
如今可以合法在国内买到
/
上牌,并得到
4S
店售后服务的超级运动型摩托车仅有四台,阿普利亚
RSV4
就是其中一台。
前段时间,鳄鱼有幸先在新开放的宁波赛道试驾了
15
款的
RSV4
,之后在杭州龙井山进行了长达三天的街道
/
山路试驾。如此深度的试驾机会在国内是少有的,说实话,我玩得相当开心。
2009
年发布的初代
RSV4
无论竞赛还是民用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阿普利亚竞赛重心从
WSBK
转移到
MOTOGP
前,
RSV4
以统治级的表现赢得了三次
WSBK
的冠军;在民用市场,它占了多次欧美老牌摩托车媒体《年度公升级运动型摩托车斗车测试》榜首。鳄鱼几乎没有听到过谁说不喜欢
RSV4
的,全是夸不够,爱它似乎成为了媒体人展示自身对运动型摩托车品味的一种方式。
那么,
RSV4
到底为何如此招专业媒体喜爱呢?
独一无二的
V4
引擎:
当我们聊起
RSV4
,它标志性的
V4
引擎是不得不提的。在
2008
年,阿普利亚决定放弃
RSV1000
上的
V
双引擎,转而使用当时仅作为
MOTOGP
技术存在的
V4
引擎。事实上,阿普利亚这台
V4
引擎是第一台民用
V4
引擎,至今仍是唯一一台“量产”民用
V4
引擎:过去十年间,唯二同样使用
V4
引擎的
杜卡迪
Desmosedici RR
和本田
RC213V-S
都是极度限量的
MOTOGP
赛车民用复刻版,售价更是高达
6
万
5
千美金和
12
万美金。
通常我们认为
V4
引擎的优势是转速上得非常快,却同时拥有着
V
双引擎一般不具有的顺滑动力输出;
但
V4
引擎更大的优势在于其结构的先进性,
它可以造得比直列四缸引擎更窄更方:不仅帮助整车造得更窄,其在车架中所处位置的选择也很灵活。你可以把
V4
引擎放到更利于集中车辆重心的地方,从根本上提升操控。
V4
引擎先进性带来的直接弊端是过于复杂,研发难度高,生产成本昂贵。本田和雅马哈都在
MOTOGP
赛车上使用
V4
引擎,却因为成本过高迟迟没有将其民用化。杜卡迪明年即将上市的
V4 Superbike
是
V4
引擎民用的又一伟大尝试,但可以肯定的是,
V4 Superbike
会比如今已经非常昂贵的
V2 Panigale
还要贵不少。
相比较而言,普版(
RR
版本)售价比
15
款雅马哈
R1
还便宜几百美金的阿普利亚
RSV4 RR
真是近距离体验
V4
引擎的好方式。
实际骑行过程中,
RSV4
这台
V4
引擎给鳄鱼带来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油门之轻,动力输出之顺滑。
如同裸手抚摸过一匹绸缎,你觉得还没发力,大直道末端的刹车点就已经到了;
另一个让我觉得很不错的地方是,相较于其它民用运动型摩托车故意把
Race
(竞赛),
Slick
(光头胎)模式下的油门响应做得非常激进,模拟“暴力”的感觉,
RSV4
始终重视油门的易用程度,以便骑士能在弯中精准控油。
RSV4 Race
模式的油门响应比
Sport
模式还要温和,你敢信么?
对了,我跟你
“安利”
V4
引擎的声浪了么?你一定要听,
V4
引擎的声浪秒杀其它一切引擎。
极限操控的铝合金车架:
RSV4
的操控优秀到让媒体们觉得
15
年改款前其相较于同级别竞争车型缺乏的
20
几匹最大动力输出“不叫个事儿”,当然,
15
款的
RSV4
最大动力输出达到了
201
马力,极限动力输出缺乏早就不是它的短板了。
骑上
RSV4
,你马上就会有那种“人车合一,尽在掌握”的感觉。宁波赛道对于鳄鱼来说是一条新赛道,而我在试驾
RSV4
的第一节第一圈就磨到了膝盖。要知道很多车手赛道日骑自己的车第一节都磨不到膝盖的,因为身子还没“热起来”,没法那么信任车子,那么敢往下压。
RSV4
能让我刚骑就信任,其上手难度之低,操控之亲民可见一斑。
在尝试前,你真的很难想象那个绝美的抛光铝合金车架里究竟隐藏了多么恐怖的操控能力。它很灵活,连续弯道翻身非常快,高速弯时却又有着不错的稳定性。在鳄鱼骑过的运动型摩托车中,
RSV4
的操控稳居前三,它的极限或许没有如今同级评价最好的
R1
那么高,但上手的难度要低不知道多少。
这种
“简单易得”的“人车合一”感或许就是
RSV4
受到诸多媒体喜爱的最大原因:
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像罗西那样快,但我们都喜欢感觉自己像罗西那样快。
既然
RSV4
如此叫好,为什么没有像日本四大厂厂车或者宝马
S1000RR
那样真正流行起来呢?
除了因为阿普利亚是小厂,知名度和宣传能力不如竞争对手外,老款
RSV4
的一些特性也影响了它在市场上的推广:
1
老款
RSV4
的骑行姿势非常累人,街道骑行舒适度很低。
2 APRC
电子系统过于复杂,很难用明白。
3
价格相较于同级车型较高。
庆幸的是,以上几个问题都在
2015
年
RSV4
改款和之后陆续的小改中解决了。
上一代
RSV4
在注重赛道性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运动型摩托车最大消费群体:街道骑士的需要。老
RSV4
帅爆了,车身比当年所有同级车型都要窄小,但骑行姿势也比当年所有车型要战斗,街道骑行时间长了,手和腰都很累。
在
15
年改款时,阿普利亚刻意的提高和加宽了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