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元宝博古
线上推荐与交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元宝博古

宣统年造大清银币——一个王朝最后的挣扎

元宝博古  · 公众号  ·  · 2019-04-09 11:27

正文

清光绪末年,清政府为整治各地分散铸币而引起的币制混乱,便致力于币制的整顿与改革。除明定铸币权统一归中央外,还详细制定了铸币的样式、单位、分量和成色。大清银币是由清政府统一管理的清户部天津造币总厂生产此系列币,体制完备,制作精美,实属中国货币史上之空前。

对于广大的收藏家来说,大清时期的银币是很好的收藏选择。因为银币图案特殊,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在收藏市场十分热门。而且经过近年来人们对银币的热爱,市场上的收藏价值日益高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清时期的银币十分稀有。清政府最早铸造的大清银币面值的种类并不多,主要是以圆、角为主,最重要的货币面值为壹元。

银币是机制币收藏的大类,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不同版别的银币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藏家深品。由于这些钱币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收藏价值无法估量。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兽。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龙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的重要题材,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建筑、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为财富象征的钱币上寻觅到龙的踪迹,这是藏家们喜爱大清银币的原因之一。

收藏市场的价格一般由供求量决定的,尤其是对于存世较少,又赋有一定的历史的银币,更是受到热捧。而顶级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在拍卖场上,已经高达数百万了,如2004年,私人收藏中仅见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拍出176万元,而同年北京华辰春拍曾以118.8万元拍出一枚短须龙样币,迄今仍是内地成交价最高的清代银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