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
朗读音频
意思是,生活中有些人,像“黑洞”一样,不停散发暗黑能量,将周围的人吞噬于深不见底的泥沼之中。
他们往往有着易燃易爆炸的脾气,对一切事物态度消极。
与他们相处久了便会觉得万物阴暗,身心萎靡,甚至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你不快乐,是因为你没有好好爱自己,且常常因为别人而消耗自己。”
人立于世,已属不易,余生,一定要远离那个黑洞体质的人。
这个小组,由女士们自发成立,本意为解决婚姻中的问题。
女士们围在一起,抱怨各种不如意,发泄心中积攒的怨气,结果每次开完会,她们会比平常更愤怒。
一位新婚女士参加进来,听完大伙的哭诉后,竟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她对威尔·鲍温说,来之前只是遇到了点小麻烦,没想到开完会之后,内心竟充满了怨怼,恨不能赶快逃离家庭。
威尔安慰她说:不要被别人的情绪影响,否则,你就是在为她们的负能量买单。
和负面情绪的人在一起,他们身上堆积的情绪垃圾,会汇聚成一个情绪黑洞,吞噬掉我们的正能量。
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或成为他们的宣泄对象,或成为他们的伤害目标。
不仅会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而且会因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负能量爆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悲观又消极。”
公司要求两人一组拜访客户,作为新人,和他搭档的是一名老员工,算是他的入门师傅。
但是几天下来,这位师傅非但没有给他传授任何技巧和经验,反而一直在抱怨。
或抱怨加班时间长,或抱怨无故被客户投诉,或抱怨被领导批评。
有一次,他们一起乘公交,上车前他抱怨公交车太少,城市交通管理不到位,上车后则抱怨司机开车太慢。
这位师傅总是喋喋不休,没几天,答主的斗志就被消磨殆尽。
答主一开始还试着安慰他,时间长了自己也变得郁郁寡欢,甚至想要离职。
正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般,负能量的人总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惹人厌而不自知。
我们可以适当同情别人的遭遇,但长期浸泡在悲观消极的环境中,自身也会变得疲惫和颓唐。
“
一个人身边只要有超过一个负能量的朋友,还天天待在一起,生活基本就荒废了。
”
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需主动靠近乐观积极的人。
和他说好的分工协作,结果自己的部分做完了,对方却毫无进展。
和他约定好的交差时间,结果时间临近,对方却杳无音讯。
这类人,就是典型的“反馈黑洞”,他们事事无反馈、无交代。
她之前在报刊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到了截稿时间发刊在即,却有一篇约稿迟迟没有收到。
当时整本杂志的发行工作都已基本完成,而因为等这一篇稿子,整个团队的工作陷入停滞状态。
最后,是主编熬了一个通宵,亲自写一篇稿子顶了上去。
而主编却做出决定,撤下该作者专栏,今后不再采用他任何稿件。
他们往往对于被分配的任务,件件无着落,事事无回音。
绝大多数工作在他们那里得不到闭环,最终只能由同事背锅。
轻者为我们带来不便,事倍功半,重则可能招来祸端,避之不及。
与之相处越久,越会惶恐不安、患得患失,让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与其让反馈黑洞者打乱生活节奏,不如及时止损,拒绝与之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