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圈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一种心态!懂点健康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圈

这种糖,吃多了竟然会致癌?你可能也吃过……

健康圈  · 公众号  · 养生  · 2016-12-06 1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黑糖,就是颜色比较深的红糖,在台湾和大陆南方某些地区,把它称为黑糖。它在女性心中一直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生理期疼痛难忍的时候,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冲一杯红糖或者黑糖水再加一些生姜,来缓解疼痛、暖和身子。



自然而然地,黑糖和红糖也成为了微商的“金牌产品”。他们每天不断地刷爆朋友圈,夸张点地说它在朋友圈里占据着女性补血产品的“半壁江山”,下面的图片,你们肯定是再熟悉不过的:




很多女性都喜欢买来自台湾或者日本的传统手工制作的黑糖。包装精美很适合做礼物,到这些地方旅行肯定会入手一些,回来后七大姑八大姨嫂子姐妹每人一份。 而很多微商售卖的黑糖,也大多来自这些地方。



然而,问题来了。台湾某杂志测试了19个黑糖相关产品,发现均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其中7个样品超过了1000微克/千克,最高的一款传统工艺制作的黑糖,丙烯酰胺达到了2740微克/千克。



纳尼,真是亮瞎了我们广大又无辜的女性同胞们漂亮的双眼!难不成我们每天用心期盼可以补血又变美(像广告词里说的一样)还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传统手工黑糖,竟然有致癌风险!真想哭死在厕所!

黑糖大多用传统工艺制作,不添加任何物质,一向被视为健康食品,这致癌物到底从何而来?丙烯酰胺就是背后的黑手!

风险来自这里


恰恰是传统制作工艺,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传统方法制作,是要将甘蔗榨汁去除杂质后,用小火熬煮几个小时,不断搅拌使糖的浓度逐渐增高,冷却后即凝固成块状的红糖砖。黑糖颜色更深,是因为熬煮时间比红糖更长。




而丙烯酰胺的产生,皆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糖)或脂肪与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它能赋予食物香气与深浓色泽。我们肉眼所见的效果,就是颜色变深。


这也意味着,食物颜色越深,说明美拉德反应越厉害,产生的丙烯酰胺也越多。


一些古法炮制的黑糖往往有颜色黑、味道香的特点,就是这个原因,但同时也意味着伴随该反应出现的副产品——丙烯酰胺的含量更多。

放心吃,但不能放开吃





动物试验证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但尚无研究确认丙烯酰胺摄入量与人类癌症风险的明确关系,目前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可能致癌物。所以,还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人类的致癌风险。


但吃起来仍要控制每天摄入量。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忠告,每天摄入的添加糖(包括红糖、白糖)量,也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最多不能超过50克。


自制黑糖生姜茶


黑糖生姜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我们自己在家里短时间内就可以熬制出来。首先,选购优质的散装黑糖和生姜。下面两种最普遍的熬制方法,可以按个人习惯选择:


1
火上熬煮



  • 老姜洗净拍破备用

  • 水烧滚,放入黑糖和老姜,小火煲到黑糖完全溶化即可,大约2分钟。


2
保温壶中焖焗



  • 准备一个保温壶,或者焖烧锅,以及足够的沸水,沸水倒入保温壶中备用

  • 老姜切一片,连同黑糖放入保温壶,搅匀后盖盖焖上1个小时即可。


说明:

  • 姜切片或丝都可以,以个人的习惯为准;

  • 此种做法更专业,因为黑糖姜茶应该是“焗”出来的,火上熬煮不正宗。


本文来源自微信公众号:家庭医生(ID:jtys198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